愛伊米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20世紀80年代,一首《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主題曲傳遍了大江南北,經久不衰。

昏睡百年 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 小心看吧,哪個願臣虜自認,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開口叫吧 高聲叫吧,這裡是全國皆兵,歷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 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個個負起使命,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鋒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衝開血路 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漸已醒。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這首鏗鏘有力,氣勢非凡的歌曲是香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當年引進大陸播出後,盛況空前,萬人空巷。

霍元甲在影視編劇筆下一直是武藝高超,戰無不勝的大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際,在炎黃子孫受盡洋人嘲諷蔑視的時候,霍元甲站了出來,一次次在擂臺上痛打洋人,把“東亞病夫”的牌匾砸的稀碎……

作為國人,看到這樣的畫面,屬實是熱血沸騰,振奮人心。這種快感是骨子裡的沸騰,是久經積弱,受盡壓迫後的咆哮。

霍元甲身上便寄予著炎黃子孫揚眉吐氣地厚望,也成為了“東亞病夫”牌匾的最佳粉碎者。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那麼霍元甲是否真的一次次將洋力士打敗在擂臺之上,又是如何成為威震武林的津門大俠,而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年僅42歲的霍元甲正值人生巔峰之時,卻離奇死亡,是天妒英才還是……?我們暫且不提熒幕中的藝術手法,一起回顧探究一下歷史,瞭解一下真實的霍元甲,我首先宣告:這並不是對一位民族英雄的褻瀆,還歷史以真相,才是對英雄最大的敬畏。

霍元甲生命中的貴人:農勁蓀

霍元甲在27歲以前基本一直生活在家鄉,直到結婚後,面臨著養家餬口的他才來到了天津衛進入了腳行,做了一名搬運工,之後憑藉自己的本事在腳行當了管事。但最後因為一些原因,霍元甲還是離開了腳行,來到了“懷慶藥棧”,在這裡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農勁蓀,這個在日後成功把霍元甲捧上神壇的幕後英雄。

農勁蓀本名許農,在日本留學期間,接觸了許多尋求救國道路的革命志士,其中就有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所以他很快便加入到了革命秘密組織。留學歸國後,許農負責在天津設立據點(懷慶藥棧),聯絡愛國志士、武林英豪,為革命積蓄力量。

鑑於革命尚處於秘密階段,十分危險,一旦敗露,就是殺頭之罪,還會株連全族。所以許農從此改名為農勁蓀,對外宣稱祖籍是安徽宣城,祖上一直是做藥材生意的。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霍元甲生性剛直不阿,經常好打抱不平、見義勇為,且之前就接觸過大刀王五這類壯士,也算是有一定的革命覺悟基礎的。再加上他身懷絕技,在當地還算小有名氣,這所有的特點都非常符合農勁蓀網羅革命人才的標準,故將藥棧大掌櫃一職交與霍元甲,不問賠賺,只為留住霍元甲。

而霍元甲自從接觸了農勁蓀以後,他們彼此交流時也不止一次談天談地,談救國談革命,農勁蓀的學識和見識要遠勝於大刀王五,所以對霍元甲的薰陶自然也更深一些,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救國思想逐漸根深蒂固。

在霍元甲遇到農勁蓀之前,你若問他習武的目的,他大體會告訴你:爭做武林第一,打敗所有的高手,把霍家拳發揚光大。但在遇到農勁蓀之後,霍元甲才逐漸從一名武痴,轉變成了具有愛國情懷的武俠。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一“戰”成名

強種強國的救國理想還在遠方,實現理想前,還有一些事情等著霍元甲去完成。

1901年的時候一名來自俄國的雜耍藝人斯其凡洛夫,在天津戲園賣藝,你說你一個賣藝的,不好好賣藝偏偏要吹牛,還登上報紙的吹,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病夫之國”無人敢攖其鋒。

斯其凡洛夫言行之囂張,態度之惡劣,真是痛扁他一萬次也不足以解恨。但是氣歸氣,恨歸恨,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麼,我不提大家都明白,清廷末年,世風日下,國人吸食鴉片成癮,積弱不堪,各國列強侵入,如入無人之境,被人家稱呼為“病夫”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再加上斯其凡洛夫本就身形高大,屬於典型的壯漢,雖然沒什麼真本事,但是他所表演的舉啞鈴、卷鐵板、斷鐵鏈這些節目,就足以唬到大部分國人。

面對斯其凡洛夫的叫囂,霍元甲出現了,他跳上臺後,只說了一句話:“我乃病夫國中一病夫,前來討教。”

斯其凡洛夫當時就懵了,他只是吹個牛博個眼球,誰曾想招惹來一頭猛牛,當時的霍元甲在天津一地已經小有名氣,管事的介紹完霍元甲的來歷以後,斯其凡洛夫立即就慫了。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這洋力士不僅不敢打,還在霍元甲的強硬態度下,登報收回了之前說的話。

一時間,霍元甲嚇跑俄國大力士的事蹟就傳遍了全城,乃至全國。霍元甲的威名也由此被國人所熟知,而霍元甲的那句話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無獨有偶的是,在事隔八年後的1909年,上海又出現了一位洋力士:奧皮音,事件始末大致與之前相似,前來中國撈金的奧皮音在表演時口出狂言,號稱要打敗中國所有的武師。

這事在上海各界人士商議推舉之後,決定還是由霍元甲應戰,結果還是那麼的戲劇性,洋力士奧皮音,因為種種原因爽約了,具體原因有多種說法,例如雙方的比武規則差異太大,定不下來等等。

但是不管真相如何,霍元甲面對異國力士的挑釁,勇敢地站了出來,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世人敬仰,讓久受欺凌的國人為之一振,洋人不是神,他們是紙老虎。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是誰把霍元甲捧上了神壇?

這是霍元甲兩次與洋力士的“交鋒”,雖然都沒有打,但是霍元甲的名聲卻大噪,一時間成為了民族英雄,也由此走上了人生巔峰,為何?

時代背景固然有很大的關係,天天被洋人叫做病夫,身為國人誰不憤恨,霍元甲能挺身而出,不出一招一式就嚇跑洋人,試問,焉能不大快人心。

但最直接的原因,還是霍元甲背後的農勁蓀,以及農勁蓀背後的神秘團隊: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霍元甲本是天津一武夫,為維持生計由腳伕進入農勁蓀的藥棧後,才逐漸被農勁蓀挖掘出來,如果說霍元甲是一匹千里馬,那麼農勁蓀就是他的伯樂。用當下的話來說,霍元甲是一個大紅大紫的明星的話,農勁蓀就是他的經紀人,背後的大佬公司就是“同盟會”。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這一點我們從之後成立的上海“精武體育會”來看,就足以證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民間組織,更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官或者武林幫派。在霍元甲兩次嚇走洋力士之後,農勁蓀藉著這股勢頭,聯合陳公哲、陳鐵生等一系列社會各界名人,發起並組織集資成立了“精武體育會”,並聘請各方武林人士任教,總教頭則推舉霍元甲擔任。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當然,也有說法是霍元甲發起組織成立的“精武體育會”,但是不管誰是發起者,背後的推手一定是農勁蓀為首的一眾人物。之所以“精武體育會”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力,並不是霍元甲一人之力,號稱“精武三傑”的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以及陳其美(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等人,這些人不是商業巨頭就是同盟會要員,甚至還有一些青幫頭目。這些人的加入,所引起的宣傳力以及影響力,單憑霍元甲一人之力是無法企及的。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甚至目前較為流行的說法就是:創立“精武體育會”的目的,就是其背後的政治意義。同盟會創立之初,屢屢受挫,如何擴大影響力,以及組建一支有力的武裝力量已然是迫在眉睫。這一點,從日後孫中山先生親筆為“精武體育會”題詞(尚武精神),似乎也說得過去,而且孫中山還擔任了“精武體育會”的第一任名譽會長。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所以霍元甲是否被過度神話,是否有宣傳成分,不言而喻。之前在一書中看到過這樣一種觀點:

“霍元甲的名望只是借勢公關,是為了宣傳精武體操會所打造的品牌,換言之,霍元甲是政治宣傳的棋子,是被架上神壇的。”

這一說法曾經一度引起譁然,於是無數人開始大加批判國民劣根性,認為國人意淫精神太過,喜歡透過塑造民族英雄打敗外國侵略者的高大形象,來滿足自己的虛榮與快意。

但是我們不能矯枉過正,不能揪著政治家的真面目不放,而忽略了他們真實的目的:救國救民。更不能因此就忽略了霍元甲的歷史功績,在異邦狂徒每次發起的挑戰中,他總是能第一個站出來,敢於應戰,在強身強國的道路上,他不吝將霍家拳對外傾囊相授,他的大無畏,他的滿腔正氣,是任何說辭都掩蓋不掉的。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樹大招風,英雄離世,死因成迷

無論政治家們的“企圖”是什麼,都毫不影響霍元甲的一腔熱血與愛國情操,“精武體育會”成立後,他依舊收徒授藝,堅定的走著自己“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的救國救民之路。

常言道,樹大招風,走在風口浪尖的霍元甲,終究還是被異邦的賊人惦記上了。在上海僑居的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連挫俄、英兩國大力士之後,又創辦了“精武體育會”,一時間名聲大噪,引得民眾士氣高漲。日本人坐不住了,由國內柔道會長親自帶隊來華,以切磋交流武藝為名,向霍元甲發出了挑戰。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霍元甲接下了這場挑戰。

於是乎,舉世聞名的“霍四爺打鬼子”的故事就誕生了。比賽當天是在日本人的武道館舉行的(有說是虹口道場),比賽過程我就不在多說了,因為這場打鬥的版本實在太多,大體結論是:霍元甲贏了。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但離奇的是什麼,比賽結束後沒多久,霍元甲就死了,年僅42歲,以至於死因眾說風雲。所有說法中,最為接近的是兩個說法:

第一種是病死說,這種說法的依據是霍元甲從小就體弱多病,雖然後來經過習武強身,但是病根依舊未除,經常咯血。經過與日本人的比武后,舊病復發,不治而亡。

第二種說法是中毒說,說是比武前被日本人下藥(又有一說法是比武之後,日本醫生秋田以給霍元甲看病為由,在所開藥物中產摻毒),這一說法的依據是1989年重修霍元甲的陵園時,相關人員對他的遺骨進行化驗後發現:其骨發黑,系中毒症狀。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但筆者認為,無論這兩種說法誰真誰假,都有一個共同點:與這場和日本人的擂臺賽有關。我們可以從時間上分析一下,1910年六七月份的時候“精武體育會”創立,霍元甲任總教,在這段時間內,足以說明霍元甲身體還是很好的,不然何來精力去籌備“精武體育會”?又如何去收徒授藝?可就是兩三個月之後,他接受了日本人的挑戰,打了這場擂臺賽,之後便於9月14日離奇死亡。

好好的一個武師,正值壯年,怎麼就和你日本人打完之後人就沒了?所以筆者大膽地認為:死因雖然至今是謎,但一定與這場比武有關,中毒說的可能性更大。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後記:神壇依舊

霍元甲逝世一年後,轟轟烈烈的武昌起義打響,破爛壯闊的辛亥革命讓腐朽的清政府走向了末日。“精武體育會”雖然沒能成為革命武裝的中堅力量,雖然再強大的武術也抵擋不住列強的槍炮,但那股“尚武精神”的浪潮卻始終在國家危難之際潛流暗湧,終成為堅韌的民族氣節。

武從來都不是無堅不摧的利器,只有俠才是無往不勝的精神。津門大俠霍元甲雖然是被一股救國之浪潮捧上神壇的,但他從未跌落神壇,從古至今,依舊在神壇之上,受後人敬仰。

霍元甲,被捧上神壇的津門大俠,是如何從一介武夫變成民族英雄

文章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亦不是對民族英雄的褻瀆,還是那句話,還歷史以真相,才是對英雄最大的敬畏。如果您有不同觀點或者另類史料佐證,還請在評論區寫出,供大家一起探討。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