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封建時代最講究的是“名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不管是皇帝即位還是皇后冊封,如果名不正則必受質疑。像順治帝的寵妃董鄂氏,雖然有皇后之名,但她死後不升袝太廟,也不繫順治帝諡,因此被稱為是名分不正的皇后。同樣,清代還有一位名不正的皇太后,她就是恭親王奕訢的生母博爾濟吉特氏。一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博爾濟吉特氏是道光帝的靜皇貴妃,遙居宮中妃嬪之首,孝全皇后死後,她攝行六宮整整十年,她雖為道光帝生育了皇六子奕訢,而且還養育了皇四子奕詝,功不可沒,但卻未得到皇后的封號。她生前待奕詝如同己出,而奕詝對她也如同慈母。故而,她自持撫育奕詝如親子,以為能得到皇太后的封號,無奈已是咸豐皇帝的奕詝卻不願意給她這個封號,其間緣由竟全是因為她自己的一句話。博爾濟吉特氏,父親是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她生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小道光三十歲。她初入宮時為靜貴人,後來晉封為靜嬪。時常得幸侍奉皇上。道光帝的皇二子奕綱、皇三子奕繼,都是她的骨肉,可惜一個兩歲,一個三歲先後夭亡。幸運的是,她在道光十二年又生下一子,就是皇六子奕訢。三二生下奕訢後不久,博爾濟吉特氏被晉封為靜貴妃。孝全皇后鈕鈷祿氏死後,道光帝不願再立中宮,晉封她為皇貴妃,在後宮妃嬪中名位最高,故攝行六宮之事。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孝全皇后的遺子奕詝即由靜貴妃撫養,她視奕詝如親子,非常疼愛,母子相依無間。奕詝與奕訢不僅同在靜貴妃的照撫之下,且兄弟二人年齡只差一歲,同在書房讀書,感情很是親密。史料記載:“奕訢與文宗(咸豐帝)同在書房,肄武事,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道光帝)賜以名,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這話無非是希望兄弟二人將來同心協力,共揚大清之威,確保祖宗帝業長清。道光晚年,內憂外患,家事又禍不單行。皇太后一病去世,道光帝悲傷過度,皇四子奕詝的福晉薩克達氏又不幸病故。種種不如意事雲集皇家,道光帝憂悲交加,至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病勢加重,自知不起,諭令諸大臣取下正大光明殿後的密匣,宣示遺詔。儘管道光帝決定傳位給皇四子,但又不能委屈了另一個寵兒奕訢,因而同時決定封奕訢為親王。這充分表現了道光帝的矛盾心情。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奕詝繼位,改元咸豐,是為文宗。遵照先帝遺旨,封六弟奕訢為恭親王。咸豐三年恭親王奕訢受任軍機大臣,雖為新進,但以親王身份爵位最高,成為軍機處領班軍機大臣,咸豐帝也經常召見奕訢議事。咸豐帝受靜皇貴妃撫養,視其為生母,因此尊她為“康慈皇貴太妃”。而且咸豐帝也經常到她的住處問安視膳,對她格外尊敬。正如清史書記載:“一切禮秩,悉視母后,孝養特隆。”清代祖制:“皇子既受封,即須出宮,別居府邸,非奉諭旨,不得輒入。至皇兄弟亦不能輕入宮禁。”咸豐帝卻命“恭親王得朝夕入宮問安。”奕訢既已分府,還能享受這種特殊待遇,是和咸豐帝不忘靜貴妃撫育之恩有關。靜皇貴妃主持後宮十年之久,只因道光帝痛失孝全皇后,不願另立中宮,所以靜貴妃始終沒有皇后的封號。現今咸豐當朝,一心想得太后封號。而奕訢也想透過生母晉封皇太后,以擴充套件自己的權勢。但此事遲遲未決,於是兄弟倆漸有芥蒂。以靜皇貴妃的封號一事為導火索,積嫌至咸豐五年,終於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一天,靜皇貴妃剛醒起床,咸豐帝問安即到,太監準備稟告太妃,咸豐帝示意不必驚擾太妃。太妃見床前有人影閃動,以為是趕來問安的親子奕訢還未離開。甚有怨氣地說:“你為什麼還在這裡?我所知道的都告訴你了!他這個人性情不易知,不要生了嫌疑了。”咸豐帝一聽是對他有怨,怕再說下去雙方都下不了臺,立即喊了一聲“額娘”。太妃一聽是皇上,立馬翻身朝內臥,也沒理睬皇上。自此咸豐帝猜疑更大。那麼,咸豐帝為何遲遲不給靜皇貴妃加封皇太后封號呢?他有自己的主見,認為:嗣皇帝的生母,被尊封為皇太后的,這是常例。而先帝妃嬪被嗣皇帝尊封為皇太后的前朝尚無先例。雖然太妃有撫育自己的大恩,但畢竟不是親母,所以不願意封其為皇太后。咸豐五年(1855年)七月,靜皇貴妃病情加劇,咸豐帝急忙前往探視病情,恰巧碰到恭親王奕訢從裡面出來,咸豐帝詢問太妃病情如何?奕訢跪地哭泣,悲傷地說:“已經危在旦夕了。看樣子是隻等皇太后的封號下來就瞑目了。”咸豐帝聞後悲從中來,更急於去看太妃,只隨口說道:“哦,哦!”兩聲,便急忙前去探望太妃了。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奕訢等待皇上允諾已久,誤認為“哦,哦!”就是咸豐帝答應了,他趕忙回到軍機處恭辦皇太后封號事宜。禮部具奏,陳明一切儀典,準備尊封皇太后。奕訢傳旨,雖非咸豐帝的本意,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如果咸豐帝拒絕禮部的請封的奏章,則將成為天大的笑話,所以不得不依奏。遂於咸豐五年七月一日傳旨,尊靜皇貴太妃為“康慈皇太后”。康慈皇太后圓了數十年的夢,七月九日終於安詳平靜帝辭世了,享年四十四歲,前後共當了九天的太后。咸豐帝派奕訢辦理喪事,咸豐帝自己也服鎬素二十七日,青袍褂百日。但是他下了一道特別的旨意:“皇后不繫宣宗諡”,即不加宣宗成皇帝的“成”字,而且宣告只能升祀奉先殿,而不祀太廟。這樣一來,康慈皇太后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了。在這件事上,奕訢行事不免衝動冒失,傳旨封其生母為皇太后,雖屬誤會,但使咸豐帝左右維谷,多少有些違背自己的意願。因此,對奕訢又加深了一層矛盾。皇太后過世才五天,咸豐帝就藉口奕訢“辦理皇太后喪儀疏略”,令其退出軍機處,回上書房讀書。

她是大清唯一名分不正的皇太后,之所以當上太后,純屬是個誤會

直到辛酉政變後,兩宮太后念奕訢功勞卓著,才加恩讓康慈皇太后系宣宗之諡號。稱孝靜成皇后,神位也得以升祔太廟。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