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他手下的一批文臣武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漢三傑”的作用尤為突出。所謂“漢三傑”,是指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在漢朝建立過程中,張良、韓信、蕭何三人各自獨當一面,為漢朝開闢立下不世奇功。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劉邦對此三人評價極高。在一次酒宴上,他與群臣說起開國往事,群臣紛紛恭維他德配天地才冠古今,劉邦卻非常感慨地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漢三傑的名頭由此一炮打響。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三人之中,對漢朝功勞最大的,自然非韓信莫屬。西漢開國曆次重大戰役,幾乎都是在韓信指揮下取得的。劉邦進取關中,韓信獻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一戰而定關中。劉邦與項羽決戰,又是韓信定下“十面埋伏”之計,一舉殲滅強敵項羽,為平定天下掃除最大障礙。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東漢王朝覆滅後,三國時代拉開大幕。三國時代戰亂連年,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武將人才。其中有一人的軍事才能十分突出,曾被人比作韓信。此人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張郃,河北河間郡人。漢末黃巾起義期間,冀州牧韓馥招募組織軍隊,張郃報名從軍,從此開始軍旅生涯。韓馥敗亡後,張郃又輾轉投奔到河北軍閥袁紹手下,在袁紹與公孫瓚的戰事中逐漸嶄露頭角,被封為寧國中郎將。

但張郃在袁紹手下並不如意,袁紹為人剛愎自用,缺乏知人之明,對張郃不夠信任和重視,加之袁紹手下派系鬥爭激烈,張郃屢屢被排擠。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中,袁紹屢次拒絕張郃的正確意見,張郃料定袁紹必敗無疑,一氣之下投降曹操,從此風雲際會,一生之中的新篇章由此開啟。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張郃參加了曹魏開創過程中的歷次重大戰役,鄴城之戰、雍奴之戰、平定烏桓的白狼山之戰、平定淮南的天柱山之戰、平定馬超的潼關之戰、與劉備對陣的漢中之戰、抗擊東吳的江陵之戰等等,屢立戰功。

張郃用兵有一個鮮明特色,不是一味好勇鬥狠,而是“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以“巧變為稱”,料敵如神,機變百出,是個非常難對付的棘手人物,《三國志》對他予以高度評價,“國家名將,劉備所憚”,“自諸葛亮皆憚之”,“魏朝酷重張郃,謂不可一日無之”。

三國武將只有他一人能與韓信相比,諸葛亮司馬懿“聯手”才幹掉他

但這樣一位良將,最終被諸葛亮和司馬懿“聯手”幹掉。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派司馬懿和張郃迎擊。諸葛亮一看敵方實力雄厚,主動撤兵而去,暗中卻在途中埋伏人馬,準備殺一個回馬槍。

但經驗豐富的張郃一眼看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主張魏軍持重勿追,以免上當。但別有用心的司馬懿,對忠於曹魏的張郃非常厭惡,認定他是司馬家族篡權路上的絆腳石,早就有心除掉他。於是不由分說以勢壓人,強令張郃追擊,硬生生把張郃趕到諸葛亮的伏擊圈裡,導致張郃中箭而死。一代名將就這樣被諸葛亮和司馬懿“聯手”幹掉。

縱覽張郃一生,叱吒風雲數十年,是對三國曆史走向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難怪他當初張郃投奔曹操時,曹操興奮不已稱他為“微子去殷、韓信歸漢”,把他比作韓信。張郃也是三國時代唯一被比作韓信的武將。以曹操的眼力,想來他對張郃的評價也不是溢美之詞。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