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何意為何父親不能進兒子房間

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長幼有序,尊卑明顯,也就產生了很多的禁忌。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哪怕在親人之間,也要有一定的規矩。這實際上是反映了中國社會的一種禮儀文化,直到今天,這種禮儀文化依然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何意為何父親不能進兒子房間

這句農村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什麼叫官不入民宅呢?古代官和民是完全對立的兩個等級,老百姓見了官,嚇得腿都會發軟。一般情況下,官是不會輕易入民宅的,到了你家,那肯定是你家出大事情了。

甚至極端的情況是,官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進入民宅,這家的主人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嚇得心臟病突發,就那麼去了。其實就是官想來訪貧問苦,沒有別的意思,結果把人嚇死了。

所以後來官場上就流行了這麼一句話,叫官不入民宅。如果官一定要去,首先要由村裡的地保去先打個招呼,說明白什麼事情,讓人家心裡有個準備。官絕對不會貿然前往,一來怕嚇著人家,二來也丟了自己的身份。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何意為何父親不能進兒子房間

這種情況現在也還存在,一些領導幹部常年也不下來走動,偶而下來一次,把居民還真的嚇得不輕。趕上如果這家人有孩子在軍隊服役,主人首先就會想到的是在軍隊服役的孩子出了什麼事情。所以中央還是要求領導幹部要經常下來走一走,體察一下民情,不要老是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閉門造車。

說到“父不進子房”,那就更加明確了,在農村是這樣的,兒子成年結婚後,一般不會離開大家,就在大家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這套房子屬於自己的私人領地,哪怕就是父親,未經允許,也不能輕入。

為什麼呢?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兒子出去了,兒媳婦還在睡覺,衣衫不整。這個時候父親不打招呼闖進來,於禮不和。又或者有了孩子,兒媳婦正在餵奶,父親跑進來,更是讓人尷尬。

所以後來就有了“父不進子房”這種說法,如果實在有事,可以讓母親代勞,母親不在,先打好招呼,讓兒子屋裡有了準備,再進去。這就是長幼有序,這種禮儀文化使中國成為了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外國人隨性自由,但是他們來到中國後,也會被中國人的這種禮儀文化所折服。

“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表面上好像寫的是不允許某人怎麼怎麼樣,其實背後是深厚的禮儀文化基礎。在這種基礎上,中國人形成了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文明習慣,整個社會呈現出和諧穩定的狀態。

俗語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何意為何父親不能進兒子房間

不同階層的人能夠和平共處,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文化信仰。一個國家或者民族是否強大起來,不僅僅是依靠武力,更是能夠團結所有人的文化信仰。如果社會長幼失序,尊卑不分,社會就會發生動盪。小家不穩,何談大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官不入民宅,父不進子房的重要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