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導讀: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端午節過後,天氣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氣溫開始驟然升溫,隨著入伏即將來臨。燒烤模式也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入伏時間是從7月11號開始,一共40天,到8月19日出伏,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全年最為炎熱的季節,入伏之後大地吸收熱量變強,散發熱量卻呈下降,這也導致晝夜溫差縮小,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感覺到非常的炎熱。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入伏之後空氣由於停滯了一般的黏稠。動不動就會渾身大汗,自然是一點都不想動,反而特別喜歡“伏”著,所以三伏也是隻喜“伏”不喜動。三伏的天數並不固定,有的年份會是三十天,有的年份卻會出現四十天。今年的三伏天是漫長的四十天,其中包括初伏十天,中伏二十天和末伏十天。現在有了空調有了風扇,雖然夏季炎熱,但降溫的方法豐富,這也讓夏季變得不再那麼的難熬。

過去的農村沒有空調也缺少風扇,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是如何度過的呢?有人說過去天氣不熱,由於環境的改變,現如今的夏天是越來越熱。但在過去的時候,夏天是沒有這麼熱的,雖然這種說法確實存在一些道理,但過去的時候並非不熱,其實也是非常酷熱的,在沒有空調電扇的年代,過去的農村也有一些其他的降溫方式度夏,最為多見的方式包括:

度夏三大件;過去農村一到農曆五月,大集上面是非常熱鬧的,除了賣得最為火熱的麥收用具之外,度夏的產品也是格外的暢銷。五月來臨,鐮刀、木叉、簸箕最受歡迎,當然標配的還有嶄新的草帽,麥秸稈編制的草帽,是夏季抵擋陽光最有效的方法。夏季來臨,還會購買涼蓆、涼床和蒲扇,這三件也被叫做入夏老三樣,每年夏天必不可少。是農村度夏最為常見的納涼標配。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蒲扇一扇有風涼。雖然沒有電風扇具有強勁的風力,但扇子也能夠起到讓空氣流通帶來些許的清涼。入伏之後的夜晚,在庭院之中、弄堂口、大門外,躺在竹床、竹椅上面搖著蒲扇。不知不覺中就會睡著。竹製品是夏季使用量最多的,竹子的涼意成為夏季驅除酷熱的有效方式。竹子製作的涼蓆、涼床、涼椅、竹簾都是夏季標準配置。這也是在沒有空調和風扇的年代,農村度夏不可缺少的降溫方式。

裸漏的土地面積大;過去的農村,不論是庭院之中,還是街道,跟現在全面硬化有明顯的不同,過去的農村裸漏的土地面積非常的多,土地跟水泥地的散熱程度有本質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夏季城市的溫度要高於農村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的存在讓白天吸收的熱量,能夠得以消散。從而讓溫度降低。所以有人說過去的農村比現在的農村涼快,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如今的農村也基本上是全面硬化,這也使得夏季氣溫有了明顯的上升。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過去農村植被豐富;農村的樹木數量一直都很多,但過去的農村樹木跟現在相比,一來是樹木品種比較多,二來是年歲久遠的老樹特別得多,現在農村雖然樹木依然不少,但品種比較單一,大都成為了速生樹木的天下。而且由於成材時間短暫,所以生長几年之後就會伐掉,年歲久遠的老樹數量急劇減少。

入伏之後夜晚去找知了猴是很多人的最愛。但這幾年農村知了猴的數量明顯變少。主要原因跟樹木變化有直接關係,老樹和樹木品種的減少,導致了知了猴的數量也變得少了起來。豐富的樹木存在,讓農村的夏季變得涼爽了很多。樹木覆蓋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效果,直到現在城市跟農村的氣溫還有明顯的差別,這跟農村樹木的覆蓋率是有很大關係的。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水域明顯比現在多;現在水源減少,是環境改變帶來的後果,很多過去四季水流不斷的河流,都已經連續多年乾涸。過去的農村除了有河流不斷之外,幾乎村村都有坑塘的存在,有的坑塘裡面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滿滿當當的。這也是農村的一道風景線,一到入伏之後,這些有水的地方,就成為了很多人的樂園,傍晚時分去水裡面遊一會,泡一下,暑氣全消渾身上下都是涼颼颼的。

水域諸多,除了能夠起到消暑的作用之外,在過去的農村,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基本上都會游泳,再不濟的也會狗刨幾下總不至於出現溺水,現如今溺水現象頻發,跟水域減少之後缺少跟水接觸從而不會游泳是有直接關係的。在水裡降溫之後,回家躺在涼蓆之上,很快就能夠進入夢鄉。過去雖然沒有自來水,但水井的存在也讓夏季變得涼快了很多,井水沁人心扉的涼意,是度夏不可缺少的降溫方式,井水裡面侵泡瓜果跟比現在的冰箱存放效果都要好一些。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房屋結構不同;現在的農村房屋修建得越來越漂亮,那種厚重的土坯房幾乎已經看不到了,過去的農村土坯房或者是磚混結構的房屋是最為多見的。這種房屋的牆體一般都很厚,雖然不美觀,但夏季卻能夠起到很好的隔溫的效果,讓屋子裡面的溫度跟室外有很大的差別。屋頂也都喜愛採取瓦房結構,高大的房脊存在,也起到了隔熱的作用,這種建造格局讓過去的農村,變得簡單了許多。

睡覺去處多;夏季炎熱得讓人無法入睡,這個時候自然是哪裡涼快就去哪裡睡覺,抱著枕頭,拿著涼蓆,去找一些涼快的地方睡覺,是過去農村夏季最為常見的度夏方式。最為多見的莫過於是上房頂、小樹林、打麥場,這些都是涼快地方的好去處,房頂上面由於位置的原因,加上四周沒有任何的遮擋,夏季的晚上屋頂是很涼快的,到了後半夜甚至還需要蓋被子。

村口樹林附近也是夏季人比較多的地方,跟打麥場一樣,這些空曠的地方有風吹來讓氣溫變得格外的涼爽。而且過去的夜晚電都不經常,更沒有什麼豐富的夜生活,所以更加樂於在一起,聊著天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

即將入伏,過去農村沒有空調風扇,炎熱的夏季是如何度過的

過去的農村跟現在相比,由於環境的改變,氣溫跟現在確實有一定的差距,但過去的農村也是非常炎熱的,痱子是夏季經常出現的,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過去的農村雖然有很多方式度夏,跟現在相比較,因為有了空調、電風扇的存在還是有很大差距。至少現在痱子是很少在見到,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