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弗裡茨·朱貝赫·杜克斯內是一個身份複雜到極點的人,他在南非英布戰爭期間曾先後擔任布林軍和英軍軍官,還在中國親歷過日俄戰爭,並曾為兩個美國總統家族服務,後來又成了德國間諜。不過其實他畢生似乎又只幹了一件事:儘自己的一切努力給英國造成損失。那麼這個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弗裡茨·朱貝赫·杜克斯內(Fritz Joubert Duquesne)公元1877年出生於南非的開普殖民地的一個農場主家庭。他少年時就前往英國留學,後來又轉學到了比利時的皇家軍事學院學習。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公元1899年,英國與南非荷蘭(及法國等國)後裔布林人之間爆發了第二次英布戰爭,杜克斯內很快返回南非加入了布林軍隊,卻很快在當年12月15日進行的科倫索戰役中被英軍俘虜。不過,被俘卻喚醒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種天賦:他在不久之後就成功越獄,再次加入了布林軍隊與英軍作戰。

此後不久,他的軍隊因為戰勢不利,被迫撤到了當時葡萄牙的殖民地莫三比克,成了葡萄牙人的俘虜。而杜克斯內很快就被押往葡萄牙本土關押。結果他竟然很快在監獄裡勾搭上了一個獄卒的女兒,很快又在她的幫助下再次越獄。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不久之後,他又乘船來到了英國,透過偽造身份加入了英軍之中,並在1901年隨英軍又返回了南非。而在回到南非之後,杜克斯內經歷了他人生最為悲慘的時刻,他藉機回家卻發現自己家的農場已經在英國陸軍元帥基奇納的焦土政策下被完全摧毀。他的姐姐已經被英軍殺死,母親也被關進了英軍的集中營裡,處於瀕死狀態。而這一切可以說也永久地改變了杜克斯內的一生:在此之後,向英國復仇就成為了他畢生的目標。

而當時他的第一個復仇目標,就是要殺死搞得他家破人亡的英國陸軍元帥基奇納。他很快組織了一個刺殺基奇納的小組,但不久之後,小組一名成員的妻子卻向英國當局出賣了他們,導致他很快被捕並以高階叛國罪被判處死刑。但這時,杜克斯內則透過向英軍提供布林人偵察兵的密電碼和為英軍翻譯布林人密電換取了赦免,而他小組其他的20名成員則全部被處死。

之後英國人把他送到了美洲殖民地百慕大監禁。但不久之後,杜克斯內再次成功越獄,並在百慕大首府漢密爾頓找了個女朋友結了婚,但因為他始終拒絕要孩子,所以很快又離了婚。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很快,杜克爾內移民到了美國紐約,成為了《紐約先驅報》的一名記者,並被派往中國大連報道日俄戰爭。在1910年,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的杜克爾內還成為了剛剛卸任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的私人射擊教練,還曾陪他前往南非打獵。

但此時杜克爾內已經得知自己所有的家人都已在英布戰爭中身亡,所以再次萌生了向英國復仇的念頭。1914年,杜克爾內透過一個工業界的德國朋友加入了德國情報部門。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1916年,杜克爾內被德國授予了鐵十字勳章,以表彰他在德軍擊沉英國軍艦罕布什爾號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一些報道說:他當時以偽裝身份登上了這艘軍艦,並在軍艦上成功地向一艘德軍潛艇發出了訊號,幫助德軍潛艇將罕布什爾號擊沉。而他最終還成功逃生。

而對於杜克爾內來說,這次行動對他個人也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當時他的老仇家,在他看來把他全家都害死了的英國陸軍元帥基奇納也在罕布什爾號上,最後也跟罕布什爾號沉入海底身亡,杜克爾內的大仇得報。儘管事後英國不承認罕布什爾號沉沒與杜克爾內有關,但很明顯德國人還是認可了他的功勞。

而在1917年,杜克爾內因為破壞英國船隻的行動在美國被捕,很快他在為德國進行間諜活動也被發現,英國因此也很快要求將他引渡,以判處他死刑。此時杜克爾內卻再次玩出了花活,他偽裝成腿部麻痺,成功騙過了所有人,使引渡得以推遲。結果在1919年5月25日,他又把囚室的鐵柵欄切斷,偽裝成一個女人,再次成功越獄。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此後幾年,他又多次變換身份穿梭美國各地,不但曾為當時已經影響很大的肯尼迪家族工作,甚至還出版了自己的自傳,名字就叫《殺死了基奇納的人》。1932年,他被自己的一個情婦出賣,再次被捕,但他堅稱是警察搞錯了自己的身份,自己並不是弗裡茨·朱貝赫·杜克斯內,最後在他高薪聘請的律師的幫助下,他再次逃過引渡到英國的命運,並在不久後被釋放。

南非出生的德國特工,5次越獄成功,一生敵人只有一個,為了啥

在二戰爆發之後,杜克爾內繼續為納粹德國提供情報,但在1941年再次被捕。雖然這次杜克爾內沒能成功逃脫,但他卻堅稱自己無罪,因為自己的行為都是在為自己的國家、人民和家人復仇。最終杜克爾內被判刑18年。1954年,他因健康原因提前出獄,兩年後以79歲的年齡去世,走完了自己經歷奇特的一生。(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