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侯君集,陝西旬邑人,唐朝名將。李世民當秦王時,他跟隨其南北征戰,屢立戰功,被升任為左虞侯、車騎將軍,李世民登基後,先後任命侯君集為兵部尚書、吏部尚書,成為李世民的心腹干將。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後,由於李世民屢建奇勳,威望很高,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實力雄厚的政治集團,對太子李建成構成嚴重威脅。李建成為保住太子地位,與齊王李元吉聯手,共同反對李世民。在危急關頭,侯君集多次向李世民獻策,最終促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

公元626年農曆6月4日清晨,李世民率侯君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發動玄武門(長安太極宮北面正門)政變,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三天後,唐高祖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由於侯君集是玄武門事變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政變成功後,侯君集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五人並功第一。七月初七,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淵退位。第二天,李世民即帝位,是為唐太宗。九月,太宗又封侯君集為潞國公。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再賜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戶。公元630年11月,唐太宗任命侯君集為兵部尚書,統領全國軍隊,參與朝政決策。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開國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侯君集名列第十七位。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公元634年,吐谷渾國王伏允可汗,派兵頻頻襲擾唐朝邊境城鎮,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脅。唐太宗決定發兵征討吐谷渾國,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李道宗為副將。侯君集建議:兵分兩路,南北分進合擊。李靖同意。

公元635年3月,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領南路大軍,在渺無人煙地區行軍2000餘里,途經無水無草的破羅真谷時,只能“人齔冰、馬瞰雪”,5月,在烏海追上吐谷渾國王伏允可汗,大破敵軍。伏允可汗向西敗走,準備渡突倫川,投奔于闐。李靖北路大軍追上伏允可汗,伏允可汗僥倖脫逃,五月,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中自縊身亡。吐谷渾之戰大獲全勝。

公元636年,侯君集與長孫無忌等人一起都受到了世襲封賞,朝廷授予侯君集陳州刺史之職,後改封陳國公。第二年,唐太宗任命侯君集為吏部尚書,授予光祿大夫爵位。侯君整合為了管官的官,朝野仰慕。

公元640年,作為唐朝西部附屬國的高昌國王麴文泰,膽大妄為,禁止西域商人通行,唐太宗徵召麴文泰入朝,他卻稱病不來。太宗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去討伐高昌國。侯君集率大軍到達磧口,麴(qū)文泰病死,他的兒子麴智盛繼位。在兵臨城下的重壓之下,麴智盛只好開啟城門投降。但高昌國的地方武裝仍對唐軍進行抵抗。侯君集分兵攻佔各地,很快滅掉了高昌國,俘獲麴智盛及其將領官吏,立石碑紀功後返回。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侯君集剛打敗高昌時,還未曾奏請朝廷,就流配抄沒無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寶物。將士們知道以後,也競相進行搶掠,侯君集擔心自己的行為暴露,就不敢制止別人亂來。到了京師後,有人向朝廷舉報,要求追究他的罪責。唐太宗下詔,將侯君集打入獄中。

副宰相岑文字認為,功臣大將不能輕易地加以治罪。於是上疏李世民,請求赦免侯君集的罪過。皇帝看了奏章,釋放了侯君集。

侯君集自以為討伐西域有功,卻因貪圖錢財被囚禁,心中實在不痛快。貞觀十七年,張亮以太子詹事的官銜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張亮說:“你為何受到排擠?”

張亮說:“你不一樣遭到排擠嗎?”

侯君集說:“我平定了高昌國,凱旋歸來後,卻被打入大牢,實在是太冤屈了!”

他捋起袖子說:“我們一起造反吧?”張亮不置可否。

張亮悄悄交此事報告了皇上,太宗對張亮說:“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單獨和你說的話,沒有別人聽見,假若把他交由司法審理,侯君集若一口否認,事情也說不清楚。”

唐太宗對侯君集依然像從前一樣。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擔心被廢,他知道侯君集對朝廷心懷不滿,於是就與他相勾結,共同策劃謀反。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當時做東宮千牛,李承乾讓他多次帶侯君集進入東宮,進行密謀。

侯君集自從參與謀反後,心中焦慮不安,常在睡夢之中突然跳起,長時間地唉聲嘆氣。

其妻感到奇怪,便對他說:“公,國之大臣,何為乃爾?必當有故。若有不善之事,辜負國家,宜自歸罪,首領可全。”(《新唐書·侯君集列傳》)但侯君集沒有聽從夫人的意見。

不久,李承乾謀反之事敗露,侯君集也被拘捕,賀蘭楚石反戈一擊,向唐太宗告發了太子和侯君集的陰謀。

唐太宗親自審問侯君集,說:“我不想讓那些辦案的文吏來侮辱你,所以我親自來和你談談。”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侯君集起初不認罪。唐太宗便召見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讓他詳細陳述始末原委,又拿出侯君集與李承乾來往的書信給他看,侯君集理屈詞窮,只得服罪。侯君集依律當滿門抄斬,但侯君集在戰爭年代戰功卓著,一直是唐太宗的心腹大臣,所以唐太宗不想殺侯君集,便對文武百官道:“往者家國未安,君集實展其力,不忍置之於法。我將乞其性命,公卿其許我乎?”

但大臣們都認為:“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請誅之以明大法。”

曾是李世民心腹干將的侯君集緣何未得善終!

唐太宗對侯君集說:“和你永別了,從今以後,我只能看你的遺像了!”說罷,淚如雨下!

公元643年4月29日,侯君集被押上法場,臨刑時,他面不改色,平靜地對監刑官說:“我侯君集追隨皇上,南征北戰,為朝廷滅了兩個國家,也還有點小功勞。請替我向陛下求情,請陛下能為我留下一個兒子,將來能為我守孝掃掃墓,上上墳吧。”

唐太宗特赦了侯君集的妻子和一個兒子的死罪,將其流放到嶺南。

古人云:“君子立功,守以謙沖;小人得位,足為身害。”

侯君集的人生軌跡,證明了此話的真理性。

《舊唐書·侯君集列傳》中對侯君集的如此評價:“侯君集摧兇克敵,效用居多;恃寵矜功,粗率無檢,棄前功而罹後患,貪愚之將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