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朱元璋為何不去泰山封禪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封禪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儀式。而封禪的條件也是極其苛刻,既要皇帝本身功德無量、國泰民安;還要位出正朔,人皆鹹服。連李世民這般創下大唐盛世貞觀之治的明君聖主,也因為得位不正而不敢有所僭越。因此封禪泰山,也成為眾多皇帝夢寐以求的功績。

可是就在朱元璋建立不世之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統一中原,再建漢人王朝;更兼作為貧賤農民出身的他,得位之正可謂是無出其右者。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的他,卻並沒有封禪泰山。這樣書寫豐功偉績的活動,他又為何不去呢?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朱元璋為何不去泰山封禪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第一:前任宋真宗,嚴重降低了封禪泰山的威信

在中國歷史上,若說有哪一個王朝是最為矛盾的,那便當屬於宋王朝。這樣一個由武將出身的趙匡胤建立的王朝,卻奉行的是重文輕武的國策;在經濟與文化達到極盛之下,出了無數的文學大家如蘇軾、歐陽修等,但對外敵奉行的卻是綏靖政策,缺少的改變的更是勇武雄健的民族性格。

而宋真宗趙恆便是其中這樣一個鮮明的代表。在秦始皇嬴政、漢光武帝、漢武帝、唐高祖、唐玄宗等人進行了封禪泰山之後,天下安定一統、國泰民安、得位正朔也成為了封禪的最為底線的標準。

朱元璋為何不去泰山封禪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而宋真宗又有何功績呢?在他治下,北宋經濟上進入了繁榮期,號“鹹平之治”;而在軍事上,泱泱大國當面對蕭太后、遼主的入侵,他卻想著棄城而跑,幸虧是宰相寇準力主,才勉強親征。獲勝之後卻又畏懼遼國聲威,簽下了檀淵之盟。以兄弟之國稱謂,納歲貢為由頭,換取苟安。

就這樣的“功績之下”,這位飽讀詩書,才華頗佳的皇帝,卻還想著封禪。而為了能夠得到封禪信服的條件,他更是買通宰相,任用王欽若、丁謂等奸佞,自此祥瑞頻發,他也沉湎於封禪事由之中。

最終1008年,封禪成行。但是是非曲直,功過後人評論,這樣一場“自我陶醉”的封禪之行,也讓後世皇帝深以為恥,更遑論是朱元璋這樣一位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在戰場之上厲兵秣馬的帝王。

朱元璋為何不去泰山封禪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第二:勞民傷財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的橫徵暴斂之中。貧農出身,父親、母親、兄長更是在其15歲之時,死於一場瘟疫。無處安身,只得入了皇覺寺,不久連寺廟都沒有糧食,他也只得外出乞討。作為出身貧賤的他,自然深知民間疾苦。後來在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之後,他終於得以出人頭地,繼而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滅元朝。

朱元璋為何不去泰山封禪二點原因不容忽視

而在《明史》等典籍之中,人們大多都將朱元璋當做一位暴君,他有無數的誅殺功勳之臣的行為,從侄子朱文正到李善長、胡惟庸、藍玉、傅友德無一例外。但事實上,朱元璋也算得上封建史上對農民最好的君王,他設立了公租房、平價藥房等,還賦予了百姓執法權,普及了《大誥》賦予他們可以講貪官汙吏束縛上京的權利。

而作為王朝的初建者,朱元璋定都南京。若要進行泰山封禪,江山初定,路途又遠,勢必會造成勞民傷財,不利於經濟、民生恢復。

當然,朱元璋也並非沒有祭祀,而是就近在南京設定祭壇進行祭祀天地。

參考資料:《明史》,清,張廷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