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文|公子逸

注|康王氏就是康姨母

王舅母,恨毒了康王氏。

她有多恨呢?

恨到直接給自己的兒媳婦,也就是康王氏的女兒康元兒下毒,讓康元兒這一輩子都不能再生孩子。

狠毒嗎?

狠毒。但是,你要是勸這樣的人善良,卻是很難開口。因為王舅母,是全書最能忍氣吞聲的一個人。

她從來不是惡人,只是被自己的小姑子逼到了絕境。到了這樣的境地,她不下手,死的就會是她。

她的狠毒,像盛家大老太太的狠毒,那是被逼到絕境之後的反擊,你不覺得狠毒,只覺得淒涼。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一,小姑子挑撥離間,她要忍。

人人都說,王家是好人家。王舅母在嫁到王家之前,也覺得王家是好人家。她沒有姐妹,她甚至想過要善待王家的兩個小姑子,當成自己的親妹妹去疼愛。

可等到她進了門,她才發現,她的丈夫是老實的,婆婆也是寬厚的,卻有一個“跋扈”的小姑子,那就是出嫁前的康王氏。

王舅母剛進了王家的門,康王氏就開始拿捏自己的新嫂嫂,她在王老夫人那裡搬弄是非,變著法地挑剔,讓王舅母站規矩。

王舅母照單全收,不僅不敢反抗,還變著法地討好康王氏,甚至是她身邊的婆子和丫鬟。可即使王舅母如此委曲求全,伏低做小,康王氏依舊不肯放過她。

康王氏還到自己的兄長面前,挑撥他們的夫妻關係。王舅母頭胎生了女兒。康王氏便攛掇著自己的哥哥納二房。王舅母嚇到每天夜裡都哭醒。

幸好,王舅母的丈夫王家大哥人品寬厚,這件事才算作罷。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二,小姑子要她母親跪求來的東西,她要忍。

王舅母受夠了小姑子給的委屈,卻依舊忍著她,哄著她。

她想著只要康王氏嫁了人,自己就會有好日子過了。卻不想,康王氏即使是嫁人,都要奪走她最珍視的東西。

王舅母頭胎生了女兒,王舅母的母親怕自己的女兒受委屈,也怕王家真的會納二房,於是三步一叩首,為王舅母求來了白玉送子觀音。

那是王舅母母親的一片慈母之心,更是王舅母最在乎,也能讓她在王家站住腳跟的殷殷希望。

可,康王氏非要那尊玉觀音才肯出嫁,而王舅母不僅不能反抗,還得笑著雙手捧給康王氏。

那時候的王舅母還沒有生子。康王氏,要的哪裡是玉觀音,簡直是想要王舅母的命。

可王舅母只能委曲求全。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三,小姑子挑唆兒媳婦給她下毒,她還要忍。

這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小姑子,終於出嫁了。

可是,她依舊沒有放過王舅母。

王舅母本打算和盛家結親,讓自己的兒子娶盛如蘭。可盛家出了盛墨蘭的事情,而王家老太太又偏心自己的大女兒康王氏,於是康王氏的女兒康元兒嫁到了王家。

康元兒囂張跋扈,王舅母不過是說了她幾句,她便懷恨在心,跑到康王氏那裡告狀。於是,康王氏便對女兒說了這樣的一番話:“你外祖母年紀大了,管不動事了,佑哥父子又都老實。只要你婆婆死了,不但沒人敢管你,整個王家,你都能攥在手裡。”’

康王氏還給了女兒康元兒很多東西,讓康元兒給王舅母下毒。

可惜,這件事被王舅母察覺了。

於是,王舅母先下手為強,給康元兒下了毒,讓她再也不能生育。

可王舅母也只敢偷偷如此,她依舊不敢動康元兒,而是要繼續忍著這個要毒害自己的兒媳婦。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四,小姑子每年要回王家搜刮錢財,她依舊得忍。

康王氏嫁到了康家。

康家的日子並不好過。康王氏在婆家不好過,自然是要回孃家要好處的。

而王家老太太一心偏袒自己的女兒康王氏。於是,王舅母不得不每年都要省出一些錢財供自己的小姑子揮霍。

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康王氏不管在康家做了怎樣的錯事,王家都不得不幫她善後。而為了給自己的這個小姑子善後,王舅母的丈夫不得不到處低聲下氣地求人,嚴重影響了他的仕途。

可王舅母只能眼睜睜看著,生生地忍著。

一直到康王氏攛掇王若弗給盛家老太太下毒,踢到了盛明蘭和盛長柏這兩塊鐵板,盛家才舉全家之力,把康王氏送進了慎刑司。

王舅母終於解脫了。

原著裡,康王氏並沒有死,王家老太太也沒有上告,王家也沒有落魄。只是康姨母被關進了慎刑司,劈柴、洗衣、乾重活,並且一輩子都不能再出來。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康王氏,為什麼要如此對待王舅母?

沒有原因,她就是見不得別人過得好。

她看到別人過得好,她就不能接受。她希望別人過得都不好,只有她能過得好。

她跟王舅母無冤無仇,可是她就是要壓制王舅母,讓王舅母怕她,哄著她,永遠肯定她蘭溪王家嫡長女的身份地位。

即使她出嫁了,她依舊不願意王舅母好過,她就是要永遠顯示出自己的金貴。

她想要王家始終是她說了算。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女兒害人。

可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王舅母明明知道一切,卻不敢吭聲,只能忍。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王舅母為什麼如此能忍?

因為她的婆婆太偏心。

不得不說,王舅母是明智的。因為,即使她不忍,她把康王氏的心思都告訴了她的婆婆王老夫人,她的婆婆也不會給她公道。

她的婆婆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她既不能一舉扳倒康王氏,那麼她就只能忍。因為,一旦康王氏察覺了她的“不滿之心”,只會更加處心積慮地為難她。

王舅母就這樣忍了十幾年,忍著被欺負,忍著讓自己的兒子娶康元兒,忍著康元兒在王家囂張跋扈,忍著自己的丈夫因為這個小姑子仕途不順。

她忍了這十幾年,只做了那一件狠毒的事。

這樣的人,你還要勸她善良嗎?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有一種人,你無法勸她善良。

盛家大老太太一輩子行善,只做了一件惡事,那就是把害死她女兒的那個青樓女子賣到了煤井窯子裡,並在她死後,將她挫骨揚灰。

你要勸她以德報怨,別人害死了自己的女兒,讓她依舊要做到原諒嗎?

王舅母忍了康王氏十幾年,也只做了這一件惡事。別人都要下毒害她了,如果她還以德報怨,那麼死的就會是她。

還有盛明蘭,當盛家老太太被下毒,難道她還要做到善良地原諒康姨母嗎?

這世界上,慷他人之慨,誰不會。可如果,事情落到的你的頭上,你又該如何應對。

不吃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有一種人,我們是沒辦法勸她善良的。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康元兒最後的結局。

其實,如果不是盛家出了盛明蘭和盛長柏這樣的人物,那麼康王氏依舊不會受到懲罰。而王舅母,依舊要忍著,一直忍到王老太太去世,她才敢動康元兒。

即使到了那個時候,她要動康元兒,也很艱難,因為康王氏一定會哭求自己的哥哥。

可盛家把康王氏送到了慎刑司。

而康王氏又氣暈了自己的母親,還大罵了自己的哥哥。這時候,王家老太太有心無力再護著康王氏。而康王氏的哥哥也對自己的妹妹康王氏有了極大的不滿之心。

天時地利人和。

王舅母終於不用再忍,出手收拾了康元兒:“她行事橫衝直撞、招搖跋扈,倒像是犯了瘋病,我會找個院子好好給她養病。只要我活著,一定要她好吃好喝地過日子。”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王舅母最後的手腕。

電視劇裡對王舅母的這個人物的塑造,並不完整。

原著裡,王舅母如此能忍,自然也是個人物。康王氏被送進了慎刑司,王舅母怕影響王家和盛家的關係,特地去看了自己另一個小姑子王若弗。

這個小姑子雖然直愣愣的不討喜,但是卻從未給自己找過麻煩。

之後,她又去看了臥床的盛家老太太,真心真意地說了很多祝願康健的話。

她看盛家對她的態度很好,兩家完全可以冰釋前嫌,才回了王家。

至此,王家徹底到了王舅母的手裡,她再也不用忍受偏心的婆婆,也再也不用忍著康王氏這樣狠毒的小姑子。

王舅母到此算贏了嗎?

算贏了。

可是,那過去十幾年的痛苦,又能找誰訴說呢。

《知否》原著“全書最能忍”的王舅母有一種人,別勸她善良

最後的忠告:孃家的事,出嫁的小姑子少管。

當女兒的一旦出了孃家的門,就跟孃家成了兩家人。

孃家的事情,尤其是哥嫂的時候,能不插手就不插手。人家過好過差,是人家的事情。只要人家夫妻和睦,當小姑子的,就保持沉默。

曾經有一個大姑子跟我說:“我不管,他們就不能過。”

真的,永遠別太高估了你自己。

不要像康王氏一樣,出嫁了,還想要在孃家做主。真的惹人嫌。

盛墨蘭出嫁後,曾經百般打聽孃家的事情,被盛紘如此教訓:“自家已經亂成這樣,你還有工夫管孃家之事,捨本逐末,不知所謂。”

出嫁女,先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好吧,有餘力就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至於哥嫂怎麼過日子。

真的跟你沒多大關係。

你哥嫂是成年人,那是他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