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山海經》中有言:“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自古以來,蟒蛇的“胃口”一直被人高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這句話也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真存在過足以吞下龐然大物的巨蟒麼?答案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的史前巨蟒,早在5800萬年前就消失了。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眾所周知,恐龍曾是地球的主宰,它們身軀龐大,力量驚人,在海、陸、空3個領域,它們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不過,即使恐龍再不可一世,也終究敵不過自然環境的變化。某一天,一顆天外隕石襲擊了地球,受此衝擊,地球上的氣候瞬間發生劇變,高溫、有害氣體、海水、火山爆發等一系列自然災害接踵而至。到了後來,除了異特龍、角龍、翼龍外,幾乎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而與此同時,新一代的霸主也誕生了。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研究表明,泰坦巨蟒是恐龍滅絕後最大的肉食動物,它們曾統治地球數百萬年之久,一直沒有天敵。作為變溫動物的一員,若想維持生命存續,泰坦巨蟒需要在至少30℃的高溫下生存,這一點,恰好與恐龍滅絕後的地球環境不謀而合,也就是說,泰坦巨蟒在古新世時期是真實存在的。當然,能被冠以“泰坦”二字的蟒蛇,其身型和力量自然毋庸置疑。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蟒蛇乃是cerrejonensis,它是一條泰坦巨蟒,生活在5800萬年前。2011年,科考學家Jason J。 Head等人在哥倫比亞瓜希拉半島的地層中發現了28條巨蟒的化石,其中最大的8條,長約12~15米,體重超過1。135噸。古化石的發現,不但完美證明了泰坦巨蟒的存在,還間接說明當時的地球環境,可以輕而易舉催生出巨型生物。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透過分析,科學家認為泰坦巨蟒一直盤踞在哥倫比亞北部的熱帶雨林中,那裡的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合生存和捕獵。另外,雖說熱帶雨林中還有很多大型生物,比如短吻鱷、大魚等,但是在泰坦巨蟒眼裡,它們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作為食物吞進肚子裡。超絕的天資賦予了泰坦巨蟒無與倫比的捕食能力,無論是鱷魚、烏龜還是肺魚,只要它大嘴一張,這些在人類眼中的龐然大物,最終都逃不過淪為食物的命運。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前文提到,泰坦巨蟒的出現很可能與溫度有關,一般來說,冷血動物都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在那個高溫環境中,恐龍會慢慢滅絕,而泰坦巨蟒卻會應運而生。與其相反,哺乳動物的體型會相對縮小,這是二者之間最顯著的區別。不過,所有依賴環境生存的動物都滅絕了,泰坦巨蟒也不例外,隨著外界氣候的變化,它們的新陳代謝和繁殖期變得混亂不堪,再加上食物來源的減少,最終只會走向滅絕一途。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不過,經過5000多萬年,泰坦巨蟒還是有後代存在的,科學家分析,棲息在亞馬遜雨林中的綠水蚺很可能就是泰坦巨蟒的近親,雖說它們的身型和體重差了一些,但就以鱷魚為食這一塊,仍沒有絲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