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迪斯,留任大眾CEO

迪斯留下了,但大眾離電動化目標好像又遠了。

文/徐珊珊

當地時間12月9日,德國大眾集團宣佈了一系列人事任命,並明確了“下一個五年(2022-2026)”的投資計劃。

對於業界盛傳已久的CEO赫伯特·迪斯的去留問題,以及向電動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大眾均作出了詳細說明。

昨晚,大眾汽車集團宣佈,迪斯自2022 年1月1日起,在集團管理董事會中將全面負責軟體部門CARIAD的業務,以及量產品牌集團業務。而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tter)自1 月 1 日起,負責新“大眾汽車乘用車”部門業務,8 月 1 日起將從迪斯手中接管中國業務。

去留問題塵埃落定,失去部分權力的迪斯仍在為大眾的目標而奮鬥。

“斷臂”留任CEO

迪斯,留任大眾CEO

“迪斯的未來”是最近幾周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也是業內普遍關注的焦點所在。

這位行業老兵在2015年加入大眾汽車集團,並於2018年擔任大眾集團最高管理執行機構——管理董事會主席(CEO)。自2019年1月起,迪斯作為大眾集團和品牌負責人,直接負責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業務。

本應是一帆風順,誰料半路殺出 “程咬金”—— 缺芯帶來的銷量下滑及電動化轉型緩慢給迪斯的未來覆上種種不確定性。

一場“芯荒”讓整個汽車行業倍感恐慌。生產無法順利進行、交不出貨成了每家車廠業務發展的極大障礙。大眾也沒能倖免。

以歐洲市場10月份資料為例,大眾汽車OEM 月註冊量排名本世紀第二次跌出首位,落於Stellantis之後。上個月,大眾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減少42%,除愛爾蘭外的所有國家及地區均出現兩位數的下滑。

迪斯,留任大眾CEO

而讓迪斯備受質疑的,其實主要源於一場電氣化的變革。電動化轉型對特斯拉們來說,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站在大眾的角度,實則是發展路上的一道“坎”。

迪斯積極推進電動化轉型,經歷了多次下課危機,也招致了集團工會代表的強烈不滿。在這場長達數月的“內鬥”中,迪斯在集團壓力下“斷臂”求生。

下一個“五年計劃”

除了宣判迪斯的未來,大眾集團昨晚還公佈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電氣化目標。

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計劃在未來五年裡,斥資 890 億歐元(約合1005億美元),以加快電動化程序。這是大眾首次將一半以上的資本支出(1800 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業務,也顯示出其對這塊市場志在必得的野心。

到 2026 年底,大眾預計在全球銷售的汽車中四分之一將是電動汽車。目前,這一比例約為 5% 至 6%。

迪斯,留任大眾CEO

高達180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中,還包括新建汽車製造工廠和成立電池公司的成本。

具體的建廠資訊還未被完整披露,但目前已知的是,大眾將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集團總部附近建設新的電動汽車工廠,該廠產能約為25萬輛汽車。據悉,此項決定是迫於工會壓力。

除此之外,大眾還計劃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電池製造子公司。至於這家公司是否會由大眾全資控股,成立金額是多少目前還是未知數。

為了表明向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大眾集團同時宣佈,美國子公司將支付 350 萬美元,解決2015年因“柴油欺詐”醜聞而遺留的訴訟問題。

根據BBC早前報道,大眾曾積極在美國推廣柴油車型,低排放是主要賣點。然而,很多在美國出售的大眾柴油汽車在引擎內裝有儀器,使其在廢氣排放測試時表現更好。之後,大眾承認全球大約1100萬輛汽車有所謂的“作弊裝置”,其中800萬輛在歐洲。

鑑於這一原因,大眾被美國多個州告上法庭。至今,擱置7年的欺詐案終於畫上句號。大眾表示,此舉是由於集團將專注於“可持續的出行未來”。

迪斯,留任大眾CEO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年的“柴油門”事件中,是迪斯帶領大眾走出了陰霾,而在電動汽車市場迅速發展的當下,迪斯“斷臂”是否會放慢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轉型腳步,甚至進一步拉大與對手特斯拉之間的差距,將會是後面的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