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朝歷代的皇室後裔都改了姓!進來來看看,也許你就是皇親國戚

歷朝歷代的皇室後裔都改了姓!進來來看看,也許你就是皇親國戚

廣為人知的國姓包括唐朝的李、宋朝的趙、漢朝的劉。當然,還有一些亡國遺民透過更改姓氏,來躲避新王朝的追殺。因此我們身邊很多默默無聞的人,都有可能是某個王朝的後裔。本文將細數從秦朝到清朝,皇室姓氏都改成了什麼。

秦朝嬴姓——秦、銀、寅、趙

秦朝末年,胡亥和項羽兩次大規模屠殺嬴氏後人。留下不多的公族以國為姓改為“秦”姓,也有一些公族以“銀”、“寅”等同音字為姓氏。又因為秦國本是嬴姓趙氏。所以很多人也改姓為“趙”。相傳公子扶蘇的後人途徑朝鮮來到日本,在日本朝廷中負責為天皇養蠶。所以朝鮮、韓國的“秦”姓,日本的“太秦”姓,都可能是秦朝遺孤。

曹魏曹姓——操

姓“操”的朋友,大多自稱是曹操的後人。

歷朝歷代的皇室後裔都改了姓!進來來看看,也許你就是皇親國戚

魏晉交替之際,為了防止引發兵變,晉武帝司馬炎大舉查抄曹魏的皇族後裔。其中被分封為沛穆王的曹林和其後人,悄悄地躲入了皖南山區,最後逃到了休寧縣附近,以曹操的名為姓,生存下來。

晉朝司馬姓——司、馬、同、馮

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原本的中原王朝皇室的司馬家為了躲避戰亂,不少人都改變了姓氏。一般多為“司”和“馬”。比如八王之亂期間,南頓王司馬宗廢為庶民,並且將他的整個宗族貶姓馬姓。後來宋武帝劉裕篡奪東晉江山,又對司馬宗室屠殺了一遍。“司”和“馬”都不能保命的情況下,有人在“司”的左邊加一豎,“馬”的左邊加兩點,變成“同”姓和“馮”姓。

*宋朝趙姓——愛新覺羅

在宋金交替之際,宋徽宗和他的後人被女真人帶到了東北,並在當地繁衍生息。在滿語中,“愛新”是金的意思,“覺羅”則是趙的音譯,愛新覺羅連起來就是歸附金國的趙家。巧不巧的是愛新覺羅家還有一枚歸化金邦涿郡趙氏的印璽。在《黑龍江志稿》中記載“覺羅者,傳為宋徽、欽之後也。”當然,這種說法僅供參考。

遼國耶律姓——阿、莽、蔣、劉

相傳一部分遼國遺民被女真人追趕,一路遷徙到今天雲南境內。在雲南省保山地區有阿、莽、蔣姓人家,自稱是契丹族後裔,一度要求有關部門澄清他們的來歷。還有一部分耶律後人改姓為“劉”。這是因為在遼國建國之初,就已經將“耶律”的漢化定為“劉”。《遼史·后妃傳》記載:“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所以耶律阿保機也自稱為劉保機。

金朝完顏姓——王、陳

留在漢地的女真人除了被蒙古人屠殺了一部分外,其餘的留在漢地的都改了漢姓。完顏改得最多的是王姓和陳姓最多,可查《南村輟耕錄》。因為完顏姓氏用女真語翻譯就是王的意思,所以滿漢兩家最後漢化以後都改成王姓居多。完顏改姓陳,也許和完顏氏最後退守在蔡州、陳州(今天的汝陽和淮陽)附近有關。

明朝朱姓——仵、見、廖、王、高、東、西、南、北

明朝發生過多次非正統的傳位,因此皇室改姓的事情時有發生。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建文帝朱允炆兵敗後,部分族人為了避禍,流落到河南鄲城一代。他們將“朱”字下半部“人”挪上來成單人旁、“牛”字不出頭成仵,意為無出頭之日,當地至今流傳埋頭朱的說法。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異族擒獲,他的弟弟景泰帝朱祁鈺當了皇帝。後來朱祁鎮回到北京,發動奪門之變奪回皇位。景泰帝的次子為了避禍改姓“見”,在桓臺縣唐山鎮興旺村尚能看到家譜,綿延至今已經有23代之久了。明朝末年,朱家子孫先被李自成屠殺,後被入關的清兵清剿,活下來的後裔只得隱姓埋名。今天姓廖、王、高、東、西、南、北的朋友,就極有可能是明朝皇室後裔。

歷朝歷代的皇室後裔都改了姓!進來來看看,也許你就是皇親國戚

清朝愛新覺羅姓——金、趙、肇、啟

滿清政權滅亡之際,很多遺老遺少為了生存,只能改變祖宗留下的姓氏。前文提到過,“愛新”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因此大多數人改姓為“金”。也有一些人改姓“趙”或者“肇”,這是根據“覺羅”的音譯而來的。還有一個容易看出老姓是“愛新覺羅”的是“啟”姓。根據康熙為宗室排的字輩,到了“啟”字輩時,索性直接用字輩做了姓,如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