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引言

1439—1740是奧地利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奧地利黨派之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非常激烈,但是國內的政權開始逐步穩定。透過多次的政治聯姻不斷強化自己的統治使國內經濟發展也出現進步,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1439年以後的奧地利。

弗雷德裡克五世登上皇帝寶座

施蒂里亞的弗雷德裡克五世於1440年當選為德意志國王弗雷德里37克三世;1451年他之身前往羅馬並在第二年的3月18日完成了皇帝儀式的加冕,從而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第一個皇帝,也是最後一位在羅馬加冕為皇帝的德意志國王。從弗雷德裡克三世開始,哈布斯堡家族對帝位的壟斷一直到1806年(只有1740—1745年除外),王朝政策幾乎使弗雷德裡克三世的後繼者們走到了世界君主國的邊緣。不過,弗雷德裡克三世的奢華的加冕之旅弄得他差點破產,此舉也沒有給他帶來多少領地。他無法支付旅途費用(實際上是教皇付的),在他前往羅馬的途中,奧地利等級會議實際上處於反叛狀態,它要求合法的統治者、弗雷德裡克的侄子和監護人拉迪斯勞夫返回,那時後者已經被弗雷德裡克帶到了羅馬。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因此,哈布斯堡成為世界大國的崛起之路開始於對帝國皇帝名號即對神授權威的要求,這種神權與有關政治現實的現代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未來的3個世紀內,從1440年弗雷德裡克成為家族首領直到1740年瑪麗亞特麗莎繼位,哈布斯堡家族試圖讓他們的神聖統治權變成現實,這不僅是對他們自己的領地的統治,而且是作為神特選的王朝對整個文明世界(即基督教世界)的領導權。“奧地利的責任感也們對這種特別的神聖義務、因而也是神聖權利的意識可追溯到魯道夫一世,令人矚目的是,在16世紀和17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這種普世君主國的要求竟幾乎成為現實。在危機四伏的時代,“奧利”——奧地利家族、哈布斯堡王朝——的確在歐洲建立了它自認為理所當然的霸權;不管怎麼說,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哈布斯堡可以聲稱對西方基督教世界擁有形式上的高階權威。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如何評價建立的政治格局

但是,這種在歐洲政治格局中的高階地位明顯違背了近代早期歐洲的政治現實,而且與近代早期歐洲的大多數思潮相左。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哈布斯堡在中歐的“神授”霸權的三大要素,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理論上說卻都是選舉產生的。

作為一個王朝,哈布斯堡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將上述3個選舉產生的權威轉變為世襲職位: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事實”上成為世襲的,而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理論上”是世襲的。這一成就以出色的方式認可了那種勇敢的要求和持之以恆的努力,以及機會主義的干涉行為和對權益的維護一樣的做法在王朝的鼎盛時期司空見慣。哈布斯堡家族在事實和假想之間總是糾纏不清:弗雷德裡克三世成為皇帝后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確認偽造的“大特權狀”為帝國法律。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在1440—1740年之間,哈布斯堡家族根據時局之必須,對其神授的普世統治權的理論依據作了明顯改變,而且它的抱負到後來也有所收斂。此間出現了各種相互競爭的權力理論,它們與中世紀後期有關普世帝國的傳統大雜繪學說沒有關聯,但哈布斯堡家族所認同的正是傳統學說。新的權力和合法性源泉——如經濟的、宗教的,最後還有民族的——最終將威脅到哈布斯堡君主國家的生存。

1439—1556年普世君主國建立

弗雷德裡克三世不管是對自己的職業還是對哈布斯堡的使命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但他在執政的頭20年裡,他的兄弟阿爾布雷希特六世、匈牙利將軍約翰匈雅迪和捷克人的領39袖喬治博迪布拉德卻讓他徹底失去了風頭。弗雷德裡克頑固地拒絕放棄對拉迪斯勞夫的監護,即使是後者達到了奧地利傳統的成人年齡12歲之後,對其它受監護人領導基本上不怎麼管理

終於使得奧地利等級會議在1451年組成了邁爾貝格同盟,這個同盟要求弗雷德裡克交出拉迪斯勞夫並恢復其合法統治。當弗雷德裡克三世於1452年從羅馬返回後,隨著同盟的不斷擴大和匈雅迪和博迪布拉德2個國家的餐飲,當時的統治者在其受監護者的臣民的圍攻下被迫於1452年9月釋放了拉迪斯勞夫。

拜佔廷1453年宣告覆滅,土耳其人開始了匈牙利猛烈的攻擊,可是這位皇帝卻對邊境沒有任何管理。土耳其人被貝爾格萊德成功地抵擋圍攻的是約翰匈雅迪;因此當拉迪斯勞夫於1457年死去後,匈牙利等級會議選舉匈雅迪的兒子馬提亞斯科維努斯為國王。在波希米亞,人們寧願喬治博迪布拉德當國王,而不希望被哈布斯堡統治。

弗雷德裡克此時他的兄弟阿爾布雷希特也開始對其進行了瘋狂的挑戰,當後者於1461年入侵下奧地利時,當地人對把他們從糟糕的統治中解放出來抱著很大的希望。宜到1463年阿爾布雷希特死去後,上下奧地利回到弗雷德裡克的統治中。

怎麼看待弗雷德裡克的統治

但在15世紀60年代,弗雷德裡克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統治者。他為維也納(奧地利早有此心)、維也納新城和萊巴赫可以在主教區獲得更高的地位而不斷的努力;他還狡猾地購得了阜姆港。但是他與奧地利貴族的關係卻很糟糕,而且,對於如何應付土耳其人對匈牙利和哈布斯堡東南邊境地帶發起的新一輪攻勢,弗雷德裡克幾乎無所作為,除了在1468年成立聖喬治騎士團以外。聲望無法替代實際的資源,弗雷德裡克三世沒有能力提供對應資源,於是當地農民開始了自行防禦,但是這些防禦在1478年的葛羅高戰役中被土耳其人擊潰。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馬提亞斯科維努斯對弗雷德裡克三世造成了很大威脅,之所以構成威脅是弗雷德裡克阻撓他反擊土耳其人的計劃大為光火,他向弗雷德裡克宣戰,並在薩爾茨堡大主教的支援下橫掃奧地利。維也納40於1485年陷落,維也納新城也在1487年失守。弗雷德裡克被迫逃往林茨,看起來他敗局已定。

家族聯運強化政權

但弗雷德裡克三世依然為哈布斯堡家族主持了一樁獲益甚豐的事業:同勃艮第的王朝聯姻。勃艮第公爵的的領地發散的坐落在法的之間(今法國南部到荷蘭沿岸)。而其中的尼德蘭擁有一些歐洲最繁榮的地區。勃艮第雖然不是一個有著王國地位的國家,而且由於洛林的因素整個國家被一分為二,但它在15世紀已經成為歐洲的強國之一,而且整個國家非常有錢。金羊毛騎士團就是1430年由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所成立的,他的兒子大膽查理於465年繼位,這位新公爵計劃成立一個獨立的勃艮第王國,這個王國將類似於中世紀的“中間王國”羅塔林吉亞。坐落在馬林的勃艮第宮廷在當時歐洲奢華宮廷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勃艮第是首先需要考慮到的勢力,上萊茵地區更是如此。 。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蒂羅爾的西格蒙德之想讓他的堂兄弟弗雷德裡克三世給後者的兒子馬克西米連和勃艮第的查理唯一的女兒瑪麗亞結婚,其目的是為了爭取勃艮第的支援,1473年9月底,這一對年輕人在特里爾訂婚。但談判久拖不決,西格蒙德卻改變了想法,以“永久解決”的方式和瑞士達成了和解。合約簽訂時間為1474年的康斯坦茨,這次合約的簽訂也代表著瑞士在哈布斯堡被徹底的解除。

不過,在勃艮第攻略遭趕往勃艮第,以保證和瑪麗亞的婚約不會出現問題。8月10日,奧地利領導被馬提亞斯科維努斯入侵;8月19日,馬克西米連和瑪麗亞在根特舉行了婚姻儀式,2人的聯姻也把哈布斯堡家族送上了最厲害大王朝的路上。

愛人去世政權動盪

現在,馬克西米連必須為保衛他妻子的領地而反擊勃艮第的上級封君、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瑪麗亞於1482年死去,馬克西米連在當年的阿拉斯和約中被迫對法國作出重大讓步。486年,馬克西米連當選為羅馬人的國王(德意志國王);1488年,他差一點被布魯日的市民交給根特的市民處決;1490年,他終於收買了堂兄弟西格蒙德,為自己獲得了蒂羅爾。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很顯然,馬克西米連喜歡蒂羅爾:他把因斯布魯克當做自己的都城,因為這座城市坐落在勃艮箏領地與奧地利領地的中點上。在那裡,他還為自己的陵墓(不過他沒餚被安葬在裡面)修建了一個精緻的小教堂,這座建築是一個三維的王朝宣傳品,裡面有哈布斯堡祖先的雕像,其中有一個是佈列穀人的亞瑟王。不過,馬克西米連很少能長期居留某地,他總是忙馬停蹄地捍衛古老的權益和尋求新的權益。

遺產爭奪越演越烈

在西方,他繼續和法國人爭奪勃艮第的遺產,並於1493年奪回了相當大一部分產業在東方,由於馬提亞斯科維努斯於1490年4月死去,馬克西米連得以收復被佔領的奧地利,1491年,他與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國王、雅蓋洛家的弗拉迪斯拉夫二世達成普雷斯堡和約,和約為哈布斯堡家族保留了對匈牙利的附屬繼承權,並使其享有對奧地利領地的完全控制權。1493年8月19日,弗雷德裡克三世死去一死時是個了不得的成功者,因為他留給兒子的是奧地利和勃艮第的兩份家業。

馬克西米連成為了事實上的皇帝,他繼續父親的宣傳攻勢,透過不斷的宣傳來一直讓人民認可哈布斯堡有著帝國皇朝的神聖權利。他也是一位善於以聯姻方式擴充套件哈布斯堡影響的高手。

兩個婚姻聯盟構建加強政權

馬克西米連締結了兩個婚姻聯盟,一個是跟西班牙的卡斯蒂爾王朝,另外一個雅蓋洛王室來自。這2次聯姻讓這個家族得了西班牙、美洲、義大利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幾乎整個中歐。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哈布斯堡家族自認為是與近代早期歐洲崛起的另兩個強權抗衡的力量,這就是法國和奧斯蔓帝國。不過,從戰略上說,聯姻只是哈布斯堡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當兩次聯姻給哈布堡人帶來的利益遠高於起初的設想時,他們不僅能在宣傳和儀式中,而且能在戰場上聲張他們的權利。不管我們上面提到的格言寓意如何,馬克西米連和他的繼承者們還是進行了很多戰爭。

如果說上萊茵地區錯綜複雜的權力關係有助於哈布斯堡獲得勃艮第的遺產的話,義大利更為盤根錯節的格局則催生了西班牙的繼承權要求。1494年,法國入侵義大利,這一衝擊使得義大利內部長期交戰的各方於1495結成了神聖同盟。在與戰爭同時進行的談判中,馬克西米連和阿拉貢的費迪南德締結了婚姻聯盟:1496年馬克西米連的兒子菲利普迎娶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女兒胡安娜,1497年,馬克西米連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西班牙的胡安親王。1497年10月,胡安死去,菲利普和胡安娜成為西班牙領地的繼承人。菲利普於1506年死去,他的寡妻悲傷不已,被宣告說精神瘋癲,於是他們的兒子,根特的査理(他於1500年生於根特)成為西班牙各領地唯一的繼承人。這個事件是哈布斯堡權力上升的一個強大推進器。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建立帝國中央集權政府失敗告終

馬克西米連還試圖把神聖羅馬帝國改造成法蘭西瓦盧瓦王國的有效對抗者,但沒有成功。他企圖建立一個更有效率的帝國中央集權政府,但遭到反對派協同一致的抵制,他們試圖將帝國邦聯制的、權力分散的特徵制度化。一個憲法制度的框架還是建立了起來,如帝國宮廷法院、帝國稅收和12個專區的邦聯結構,不過,帝國雖然具有國家的一些外在形式,如當時正在法國、西班牙和英國所出現的國家形式,但這個國家缺少實在內容。

在自己的奧地利領地上,馬克西米連也試圖進行稅收和行政改革,以圖把這個世襲領地變成強化帝國權威的基地。奧地利礦產豐富,施蒂里亞的鐵、蒂羅爾的銅和銀,特別是施瓦茨的礦曲是他能獲得貸款的關鍵,而這些貸款是他進行戰爭和推行帝國政策所必須的。於是他在管理委員會(,實際上是各個攝政會議)中將中央集權政府的草創措施制度化,1490年在蒂羅爾和下奧地利(即今天的上奧地利和下奧地利)開展這項工作,1493年擴充套件到內奧地利。馬克西米連是最早採取官僚統治的哈布斯堡君主之一,但是,當等級會議抵制這種新近時興的行政機構的擴張時,他又向對手屈服,這樣一來,更為激進的變革措施就只能胎死腹中了。

戰事連綿國內改革受阻

馬克西米連之所以在國內改革問題上半心半意,部分原因是持續不斷的戰事牽扯了他的精力。1498年他在跟法國人打仗,1499年的敵人是瑞士。1504年,他介入巴拉丁和巴伐利亞的衝突,順便撈得了巴伐利亞的基茨別爾等地方。1507年他與匈44牙利作戰,不過這次行動只是一種談判中的策略。威尼斯的敵視意味著這個至為寧靜的共和國阻擋了他去羅馬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道路。作為迴應,馬克西米連於1508年2月4日宣稱自己“當選為羅馬皇帝”,這是將德國政治與其最初普世主義的、以義大利為中心的傳統分割開來的重大步驟。

穩定後的政權矛盾重生,危機四伏,這個國家如何應對

總結

透過我們以上的講解,大家是不是發現奧地利這個國家在政權的鬥爭上也是很激烈的,其實不管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政權的鬥爭從未停止。這段事情的奧地利政權更多是處在國內矛盾中,而這些矛盾也加速了奧地利國家儘快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