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上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湖南的三座由國家認定的千年古縣,詳細介紹了尊儒的瀏陽市以及蔡倫故鄉耒陽市,但是並沒有說清楚湖南的另一座千年古縣——汝城縣,並不是因為它無足輕重,恰恰相反,汝城縣在古代中國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力,因為它是影響中國歷史走向、北宋興起的儒家理學思想開山鼻祖——周敦頤的悟道之地。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周敦頤本是湖南永州道縣人,家道並不興旺,在他年幼時,父親因病去世,於是跟隨母親前往衡陽投靠親舅舅鄭向。鄭向是進士甲科出身,官職兩浙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等,學識和人品都很受人敬仰。難能可貴的是,在舅舅鄭向非常看重這個天資聰穎的外甥,不僅將他視為己出,親自授課督學,甚至還把自家兒輩所用的“敦”字為周敦頤取名,也就是說,舅舅鄭向把周敦頤納入了鄭家族籍。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等到周敦頤長大後,舅舅鄭向還把唯一的“恩蔭”機會留給了周敦頤,讓他不用參加科舉便能入仕為官,還分了一份家產給他。周敦頤先後在南昌、郴州等地方為官,在南昌當官時,因為日夜加班,殫精竭慮,有一次在辦公桌上突然昏死,聞訊而來的親朋好友正準備幫他料理後事時,他又在一夜之間醒了過來,當時的人稱為奇蹟。他當官很有原則,不僅能明斷是非,還敢於跟酷吏爭辯事實真相,從來不冤枉一個好人,很多老百姓愛戴他,但也有很多同行詆譭他。後來,周敦頤又到郴州的汝城任職了四年,在這裡他的思想逐漸完善。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從西漢董仲舒開始,我國逐漸走上了“獨尊儒術”的道路,但是傳到宋朝時,漢儒學只有一些經書傳承下來,但是如何解讀卻已經有些混亂了,尤其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刻意歪曲漢儒經典內涵。如果沒有人站出來的話,作為漢族的精神支柱,可能就會被慢慢地腐蝕了,而這時候的周敦頤,以孔孟之道的儒學為主幹,融入道、佛,創立了影響深遠的理學,其中最有名的繼承併發揚的人便是朱熹。之所以說周敦頤改變了歷史,其實,就在於他在漢族精神極度混亂時,鞏固了儒家思想。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周敦頤非常喜歡蓮花,他自己家裡開鑿了一個池子,專門用來種植蓮花,而蓮花的也成了他的思想和品質的反映。在一次與朋友聚會時,大家興致盎然,相約作文以助興,於是周敦頤欣然寫了一篇119字的散文,也就是流傳後世的“愛蓮說”。在文中,周敦頤寫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蔓不枝,中通外直”等蓮花的品質,其實也就是他思想中最核心的“誠”字,在他看來人類生存的根基就是“誠”,與生而來的真誠善良。也正是如此,後人一致認為,是周敦頤把儒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避免了空心化的結局。

比長沙小六倍的千年古縣,卻出了個改變歷史的人,但不是韶山!

朱熹在繼承周敦頤的思想時,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但不管怎麼樣,作為理學的鼻祖,說周敦頤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也無可厚非。如今,汝城縣依舊有周敦頤的足跡,像全國最大的周敦頤雕像就坐落在汝城,這也算是汝城人對他最好的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