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梁山眾英雄聚義時,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等五人被宋江拜為馬軍五虎將,代表著梁山在馬上功夫的最強戰力。這五人清一色都是軍官出身,所以武藝當然個個了得。問題來了: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如何排名?誰最厲害,誰最差?雖然在水滸中高手過招,很多時候都是平手,今天咱們仔細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這五人都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在排名時,也深受宋江青睞,僅在兩位頭領與吳用公孫勝之後。五虎將之首的關勝,其武藝人品都是可圈可點的。祖上的關羽忠義無雙,又是中國黑白兩道都跪拜的武聖人。關勝相貌堂堂,尤其手中一把青龍偃月刀,簡直就和關羽一模一樣。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在梁山攻打大名府的時候,關勝臨危受命,率軍直取“賊人巢穴”。宋江火速回軍救援,關勝與梁山眾好漢交手,此戰關勝一人力敵秦明林沖二將,如果換做一般人早就嚇尿了。而關勝卻支撐了二十回合後才漸漸不敵,雖然結局必定戰敗,但也能從容而退。要不是呼延灼詐降,估計宋江等人單打獨鬥真不是關勝的對手。

後來在攻打東昌府時,張清用飛石打傷眾多好漢。而關勝可以一邊救下朱仝和雷橫,一邊還能用刀格擋張清的飛石也是厲害了。在關勝隨宋江一同招安後,關勝往往都是先鋒大將,戰場上無往而不勝。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林沖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六,作為梁山的元老,如果不是關羽有祖上的名號,估計林沖的作為可以排在關勝之前。林沖在梁山上很有威望,不但衝鋒陷陣厲害,還多次被晁蓋所倚重坐鎮後方。林沖除了與秦明聯手對抗過關勝外,還與雙鞭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還在攻打祝家莊的時候,生擒與呼延灼武藝不相上下的扈三娘。

在這五人中,雖然林沖的戰績不是最耀眼的,但卻是從無敗績的。要知道一個人的武力不可能隨時保持最強戰力,但能做到不敗,那就難能可貴了。

秦明在梁山中排名第七,手中一條狼牙棒,由於性格火爆,一點就著,所以秦明綽號霹靂火。秦明原是青州指揮司統制,曾與花榮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最後被花榮的箭法擊敗。秦明是花榮的頂頭上司,雖然被花榮的箭法擊敗,但秦明肯定深知花榮的武藝,而且自信可以擊敗他,要不然也不敢獨自率軍攻打清風寨。只可惜這位老兄有勇無謀,最後被俘虜,且後來歸順了梁山。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秦明在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曾數個回合擊敗祝龍,又大戰教師欒廷玉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而且在原著中曾寫道欒廷玉最後不敵秦明,而“落荒而逃”。在原著中是極少出現“落荒而逃”等字眼的,說明秦明的武藝絕對在欒廷玉之上。

在這就是與方臘手下第一猛將方傑的對戰,兩人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而書中曾說道:“秦明也把本事拿出來,不放方傑些空處”,足可見方傑把真本事使出來後,拼盡全力才將秦明逼急,秦明才把真本事也試出來。只可惜秦明沒有敗給方傑,卻被方傑背後的杜微用飛刀殺害,也說明杜微是見方傑難以取捨,才偷襲助戰的。

秦明雖然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曾被史文恭擊敗,但以上大戰,秦明都是一馬當先,勇猛無敵,鮮有對手。其實也不能怪秦明,因為史文恭的武藝連林沖都難以擊敗他,如不是盧俊義上山,梁山眾人還真拿史文恭沒辦法。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雙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名第八,呼延灼也同樣是將門之後,名將呼延讚的後人,深得家傳武藝,兩條雙鞭,有萬夫不當之勇。而綜合對比呼延灼只能排到末尾,這是為何呢?因為在宋江等人攻打青州時,呼延灼曾與秦明兩人鬥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結果慕容知府鳴金收兵,說怕呼延灼有失。

雖然呼延灼說秦明棒法已經亂了,但考慮到呼延灼此時求勝心切,有妄自尊大的成分。如果秦明的棒法真不行了,那為何慕容知府還要讓呼延灼收兵呢,難道他不想坐收漁翁之利嗎?此戰就好比徐寧與董平之戰,雖然徐寧不服,但宋江擔心徐寧有失。同樣意味著不是敵手的意思。

在攻打祝家莊的時候,呼延灼還曾與扈三娘大戰,兩人不分勝負,雖然有車輪戰消耗呼延灼體力的因素,但林沖曾幾個回合解決的事情,為何呼延灼這麼困難呢,只因為呼延灼進攻能力確實不怎樣。

論武力梁山馬軍五虎將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

雙槍將董平是梁山馬軍五虎將中排名最低的,而且董平排在梁山的第15位,雖然在馬軍五虎將中董平的名次最後,但董平血氣方剛,同樣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並不意味著董平的實力不強。董平是一個可以打持久戰的高手,而且戰績也很厲害,曾在對戰百勝將韓滔的時候,在短時間能全面壓制這個十六小彪,而且宋江此時,急忙命徐寧換下韓滔。就衝這點就比呼延灼的攻擊力強。徐寧雖然是馬軍八驃騎之一,但與董平大戰五十回合後,宋江見不是對手,急忙鳴金收兵,也足以奠定董平馬軍五虎將的地位。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林沖雖然速敗扈三娘,但卻不敵關勝擊敗索超之勇,所以梁山馬軍五虎將的武力排名:呼延灼第五,第一毋庸置疑是大刀關勝,第二是林沖,第三是秦明,第四是董平。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