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榮耀CEO趙明群訪:不會造車,蘋果一家獨大需改變

3月17日晚,榮耀在國內正式釋出了Magic4系列產品,為我們帶來Magic4、Magic4 Pro和Magic4 至臻三款不同定位、不同受眾的全新產品。在釋出會後,榮耀CEO趙明參加了媒體群訪活動,並大方地回答了有關產品、市場和榮耀本身發展的諸多問題。

榮耀CEO趙明群訪:不會造車,蘋果一家獨大需改變

好晶片是廢鐵也是“偃月刀”

在釋出會上,趙明提出一個觀點:好的晶片、頂級的晶片對手機廠商來說,如果除錯不好、最佳化不好,那麼就是“廢鐵”一樣,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無法給消費者帶來出色的體驗;但在榮耀看來,如果最佳化和除錯得當,好的晶片就能成為“青龍偃月刀”一樣的利器,其實這句話的核心思想是,

一個產品、技術在不同的公司手裡會有不同的結局,只有那些有能力的公司才能駕馭好晶片,並將其威力發揮出來。

在會後群訪中又有媒體提及此事,對此趙明的回答也十分直接。首先,趙明相當認可高通驍龍8Gen1晶片的效能指標,但也承認想要駕馭這枚晶片,讓其發揮出應有的實力不是易事。對此榮耀也有相當的自信,趙明表示無論是高通的還是聯發科的晶片,榮耀都有信心可以透過技術團隊的攻堅和最佳化讓其發揮出應有的效能,並逐步成為榮耀手機的一個差異化賣點。

首發LTPO+1920Hz PWM調光是怎麼做到的?

在釋出會上榮耀強調,Magic4系列的螢幕做到了同時相容LTPO和1920Hz PWM高頻調光,這在行業中是屬於首創。事實上,環顧整個行業的確沒有哪家手機企業的產品做到如此高的規格,LTPO常見,高頻PWM調光也不罕見,但將這兩項技術同時整合到一起,還是不多見的。

對此趙明表示,其實定下這樣的技術指標產品團隊內部也做了諸多努力,在使用LTPO螢幕之前榮耀手機已經在做1920Hz PWM調光了,

採用這項技術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能讓螢幕更加護眼。

但是另一方面,從整個行業趨勢來看LTPO技術才是未來方向,但絕大多數供應商的LTPO螢幕只能做到480Hz調光,意味著榮耀要進行抉擇,到底是選擇LTPO還是1920Hz PWM調光。不過從結果來看,顯然榮耀是“我全都要”,對此趙明解釋,最後還是京東方合作伙伴聯手榮耀做了技術攻關和突破,最終實現了LTPO和1920Hz PWM調光同時兼得。

趙明強調,這種攻關精神正好體現了榮耀“打破行業天花板”的精神和理念,這種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小雷也是挺佩服的。

榮耀造不造車?這次的回答十分堅決

“造車”是進來最熱門的話題,大多數的手機廠商都和“造車專案”有多多少少的瓜葛,親自下場造車的有小米,華為則做好了技術賦能的角色深度參與汽車專案,哪怕是榮耀自己也在釋出會上宣佈,Magic4系列手機會成為理想汽車的“車鑰匙”,提供一些便利性功能。

基於此,在群訪中我們聽到“榮耀會不會造車”這樣的提問,自然就不奇怪了。

在此趙明迴應稱,榮耀至少在這幾年內都不會造車,而是繼續專注於智慧手機領域,繼續消滅消費者痛點。

趙明認為,和外界認為的智慧手機走下坡路、應該另覓賽道不同,他覺得其實智慧手機領域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還有很多場景沒有吃透。個人認為,以榮耀目前的精力他們的確沒有涉及造車的打算,但內部肯定是進行過一定的評估的。短時間內榮耀還是會以賦能為主,比如和車企合作做一些生態上的合作,當下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將手機業務搞好。

榮耀會有自己的自研晶片嗎?

現在的手機市場上,基本每家廠商都會宣傳自己的自研晶片,對此也有媒體發問,榮耀會不會效仿、推出自研晶片?

對此趙明表示,在榮耀看來真正有技術含量的自研晶片是SoC,而不是其他的一些小晶片,比如說榮耀Magic4 至臻就用上了和合作夥伴聯合開發的自研ISP,卻沒有當作非常重要的賣點來宣傳。

顯然,一步登天研發出自研SoC是非常難的,榮耀認為我們更應該關注一些底層的技術,在當前的硬體框架中繼續做積累,以上下游合作為基礎研究如何讓硬體的效能最大化。

至於一些非SoC的晶片,榮耀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開發,只不過對榮耀來說不是什麼太值得宣傳的事情。

希望打破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客觀來說,榮耀Magic4系列手機在配置提升的情況下起售價還降低了,對此趙明表示希望透過售價讓中國消費者感知到榮耀在高階市場的努力和決心。

更重要的是,榮耀希望可以透過更好的產品、更有吸引力的售價改變高階市場上蘋果一家獨大的現狀,用Magic4系列這樣的拳頭產品去衝一衝、戰一戰。

個人看來,榮耀Magic4系列手機未必真的能搶走蘋果的大部分客戶,但在高階市場上的確給使用者更多的選擇。小雷一直認為,榮耀Magic4系列手機在配置和體驗上其實是沒有短板的,過去市場份額的飛漲也從側面證明消費者對榮耀品牌的認可漸漸回到風波前的水平。

大體而言,榮耀Magic4系列作為開年旗艦,它的出現說明榮耀在中國市場已經回到正軌,如果榮耀手機真的能在方方面面對標蘋果、接近iPhone,這對消費者和整個市場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