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華為鴻蒙的第四批內測招募基本接近尾聲,目前正在開展第五批的內測招募活動。如果你前期看過華為的“百機計劃”,你就會發現,原計劃在2022年上半年適配鴻蒙系統的機型,目前已經開啟了內測。尤其是在第四批內測活動中,對部分機型的推送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計劃數,基本上只要申請,就能給你推送。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在前不久華為新品釋出會上,餘承東表示,目前已升級鴻蒙系統的裝置達到了4000萬臺。時隔10天左右,鴻蒙官微再次釋出搭配鴻蒙系統的裝置已經達5000萬臺。而且央影片道也釋出訊息稱:華為原計劃年底3億臺的升級目標已經變更為4億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鴻蒙系統的發展勢頭很猛,頗有些趁勢而上的感覺。那麼華為的底氣來自於哪裡呢?我認為有這麼三個方面。

一、鴻蒙系統自身所具備的一些優勢與特點

這一點我有親身體會,我有兩款2018年左右的華為老款機型,其中一款參與了第四批的內測招募,並通過了稽核。參加內測的手機所使用的處理器當年被稱作“火麒麟”(麒麟970處理器),在使用EMUI系統的時候,手機在充電和玩遊戲的時候都會有比較嚴重的發熱情況。我在升級完鴻蒙系統的當晚,手機依然有發熱的情況,而且較之前更嚴重,但是在連續充電3個小時之後,系統應該是自動最佳化完畢。頓感手機清涼,在充電的時候,之前存在的手機發熱情況已完全消失。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之前華為對鴻蒙系統的特點總結中就提到了,它能夠降低裝置對GPU和CPU的消耗,減少重複計算工作,因此裝置的續航時間能夠得到延長。但是對於鴻蒙系統更流暢一說,我還需要時間去體驗,因為在升級鴻蒙之前我把手機進行了“雙清”,目前類似於重灌了系統,肯定是比較流暢的,對於後期的使用體驗,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同時,萬物互聯、多裝置應用、一碰即傳等都是鴻蒙的特點。尤其是關於華為的“暢連”,在鴻蒙系統推出之前,EMUI11的系統才能獨立安裝暢連APP,但是升級完鴻蒙系統之後,它成為了一個自帶的應用。其在大檔案傳輸、介面設計、資訊傳送等方面具備不錯的優勢與特點,非常類似於iPhone的iMessage,估計在鴻蒙手機使用者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華為會針對暢連做一次深度的推廣。

二、華為的“背水一戰”和曲線戰術

華為的鴻蒙系統和三星的Tizen系統,都屬於比較大的科技公司自研系統。三星在銷量達到不錯的成績之後,開始推廣自家的Tizen系統,在手機方面,三星開始低端機層面進行探索,並嘗試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但終歸沒有在手機適配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雖然現在搭載Tizen系統的裝置達到了1。6臺,但是主要集中在三星電視和穿戴裝置上。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再看華為,華為與三星的處境不同,華為屬於被逼無奈的情況下,背水一戰,拿出自己的鴻蒙系統,並快速在手機方面進行適配。與此同時,鴻蒙採取了曲線戰術,相容安卓APP。但是,對於鴻蒙的長期發展而言,華為後期應該還會在建立完善鴻蒙生態方面持續發力。

三、國人的支援熱情高漲

國人特有的團結也是華為鴻蒙系統發展的一個必備條件,自從華為受到美國的“特殊關照”之後,華為所暴露出來的短板,也成為了舉全國之力攻克的一個任務。不管是國家層面在半導體、射頻天線等方面的研發,還是國人對於鴻蒙的鼎力支援,都是華為鴻蒙系統快速發展的一個先決條件。

從4000萬到5000萬,從3億到4億,華為鴻蒙的底氣源自哪?

寫在最後

從實際情況來看,鴻蒙依然任重道遠。華為利用10天的時間,使鴻蒙裝置的數量增長了1000萬,但是要在年底達到4億的目標,華為還需要加大內測和公測的力度,以及在其他裝置方面的適配力度才可以。

按照華為之前的計劃,3億臺裝置當中,華為自有裝置是2億臺,合作廠商裝置是1億臺。所以,鴻蒙在後期,還會在其他合作廠商之中加大合作力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部分國內的手機廠商應該會在年底或第二年初推出一到兩款搭載鴻蒙系統的低端機型。當然了,鴻蒙最大的問題,還是要想方設法建立好完善好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