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五月份了,我掐指一算:「嗯,差不多是時候了,索尼是時候更新降噪音訊新品了。」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索尼釋出了真無線降噪耳機 WF-1000XM4,革新了我們對真無線降噪耳機的印象。但當時頭戴式降噪耳機並未推出迭代產品,而是引來了一款通體純白外觀的「靜謐白」限定款。

所以按照慣例,索尼的降噪耳機也到了該更新的時候了。

果不其然,索尼在 5 月 19 日正式釋出了降噪耳機新品,而且有兩款新品。

頭戴式降噪旗艦耳機 WH-1000XM5舒適入耳真無線降噪耳機 LinkBuds S

兩款產品一起說,所以本文相對較長,敬請諒解。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五代目,索尼 WH-1000XM5:外觀終於換新顏

在 MDR-1000X 之後,索尼將「降噪」系列的音訊產品獨立出來,用 WH、WI、WF 來代表頭戴式、頸掛式、真無線三種形態的降噪耳機產品。這也側面證明了索尼對降噪系列產品的重視。

但在初代頭戴式耳機成型之後,接續的 M2、M3 乃至 M4 在外觀部分都是小修小改,沒有特別顯著的變化。於是之前撰寫體驗文的同事總是要像列文虎克那樣,仔細在新舊款之間找微小的不同。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來到第五代,索尼重新設計了整個外觀樣式,讓 WH-1000XM5 看起來與之前的四代產品完全不同。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這次,當你戴著 WH-1000XM5 走在路上,大家都能看得出來這是索尼最新款的頭戴式降噪耳機,絕對不會和前四代產品弄混。在它正式釋出之前,我根本就不敢戴著它乘坐任何的公共交通工具,因為它的新外觀過於引人矚目,搞不好就會被路人拍下來發到社交網路,然後就得面臨鉅額洩密賠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在設計語言上,索尼此次主要是基於「極簡」和「圓潤」的風格去設計的。

主體部分使用了大量的曲線設計,看起來更加渾然一體,減少了許多明顯的接縫。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兩側耳罩還有一個帶有些許傾斜角度的平面,右側耳罩平面為觸控面板,手指輕點或輕劃面板就能完成相應操作(可以在 App 內自定義)。用手掌捂住右耳罩仍能啟用「快速提醒」功能,如果你是索尼耳機老使用者的話,應該對此不會感到陌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燙金的 SONY logo 就位於轉軸與耳罩的連線處,兩側以對稱和諧的縱向方式擺放。

變得更加纖細的頭梁,圓潤纖細的設計能降低頭梁對使用者頭頂造成的壓力,同時無極滑塊、無縫轉軸和懸掛結構設計也能讓你在調節頭梁長短時,做到近乎完全靜音的效果。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類似的無極調節頭梁設計,其實也可以從 Bose 的 NC700、蘋果的 AirPods Max 上看到。這樣的設計基本符合了我們對耳機的未來審美要求。

但這類設計最大的痛點,索尼也並未避免:WH-1000XM5 失去了靈活的摺疊收納的功能。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不可摺疊,意味著 WH-1000XM5 的便攜性大幅降低,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比耳機本體還要碩大的耳機收納盒。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如果要將耳機放進收納盒內,然後放進包裡隨身攜帶的話,它必然會佔據我揹包裡一整個夾層的空間。而且在取放的時候都會更費力一些,這對於降噪耳機主要的消費群體——有著差旅剛需的商務人士來說,比較不便。

但我們與索尼溝通之後瞭解到,這個收納盒是考慮到使用者可能會將它存放於狹窄擁擠的地方,從而提供了可以「壓平」的回彈設計。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好在,WH-1000XM5 不是想要營造豪華感,新的設計依然是為了提升佩戴舒適感而服務的。

整機的主要材質還是熟悉的塑膠,表面作啞光磨砂處理。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得益於纖細的頭梁和耳罩的輕量化,戴上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 M5 要比 M4 輕盈得多,來自頭頂和兩側耳罩的壓力大幅降低,換取了輕巧靈活的佩戴感受。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耳罩內側配備了新設計的柔軟減壓型皮革,它有著更好的延展性,按壓會感到明顯的回彈感和鬆軟度。能較好地貼合頭部形狀帶來舒適佩戴感之餘,依然保持較強的隔音度。

至於掛在頸上的佩戴體驗,WH-1000XM5 就有所退步。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耳機的收納方式變成向外摺疊之後,耳機就無法「平整」地掛在脖子上,而且會限制脖子位置的靈活程度,對於脖子較粗的朋友們來說,非常不友好。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一開始不太理解為什麼索尼要使用向外摺疊的方式,直到我後來意識到,平時我是怎樣從收納盒拿起耳機佩戴的……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M4 的佩戴檢測功能也被 M5 用一種更加優雅的方式繼承,WH-1000XM5 將原來用在 M4 上那個需要「開個窗」的距離感應器,更換為隱藏於防塵墊內的環形靜電感測器。

索尼表示,這樣不但可以讓感測器隱藏於內,避免灰塵影響,能實現一體感更強的外觀,而且這種新型感測器的監測精度也要更高一些。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耳罩底部依然是兩枚按鈕,除了電源鍵/配對鍵這個按鈕之外,還有降噪/環境音模式的切換按鈕(出現在 M4 身上的 CUSTOM 按鈕又改回去 M3 的樣式了)。分列兩側的,還有一個附帶指示燈的 USB-C 充電介面,以及一個 3。5mm 有線音訊口。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WH-1000XM5 依然是你現在能買到的最強降噪頭戴式耳機

針對降噪部分,索尼此次使出了「超級加倍」的底牌,帶來了「雙芯+ 8 麥克風」的配置。

相較於 M4,M5 的這套 8 麥克風降噪系統是將兩邊麥克風數量從 2+2 提升至 4+4 的水準。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圍繞在單邊耳罩外有三顆外麥克風,用來收集外部噪聲,還有一顆內麥克風在耳罩內,用來收集耳罩內的聲音。內外結合,耳內殘留的噪音也沒有放過。

麥克風收集了噪音之後,就要交由機內的兩顆處理器去進行降噪處理了。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根據索尼的描述,兩顆晶片各司其職,整合處理器 V1 是用來處理來自不同方位的 8 個麥克風採集的的環境噪聲資訊,然後再交由 HD 降噪處理器 QN1 來運算輸出反相聲波,實現更高效率和更徹底的消噪。

說白了,要想再往上提升降噪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升外部噪音的收集精確度,然後將資訊量更大的噪音資料,用更強的算力和演算法完成高效處理。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就實際體驗而言,拉滿降噪等級的時候,WH-1000XM5 依然能消除絕大多數的環境噪音和人聲,即便是高頻噪音都可以有效去除,在嘈雜的環境裡即時可以劃出一片屬於自己的靜謐空間。

唯一可以挑刺的,便是強降噪下會帶來些許耳壓的不適感,但對耳壓的適應度也因人而異。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很顯然,WH-1000XM5 依然是代表著索尼降噪的天花板水平,相較於前代也有提升,我認為它依然是你現在能買到的最強降噪頭戴式耳機。

只不過上一代 WH-1000XM4 的降噪能力已經足夠優秀,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非易事,堆疊硬體提升的降噪強度感知不算特別明顯,並不會給 M4 使用者帶來換機的衝動。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基於新的麥克風陣列,耳機的環境音表現也有提升。但是已被 AirPods Pro 和 AirPods Max 慣壞的耳朵還是會覺得 WH-1000XM5 的環境音會沉悶一些。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至於聲音素質部分,我認為這是索尼 WH-1000XM5 的另一長板。

它用上了索尼新開發的 30mm 驅動單元,按照索尼的說法,單元的邊緣使用柔軟的聚氨酯材料,能強化低頻表現力;圓頂使用碳纖維材料進行強化,增強振膜剛性,也使得振膜重量更輕,帶來良好的中高頻細節。

內建的 HD 降噪處理器 QN1 採用了 32 位音訊訊號處理技術,同時也整合的數模轉換器和模擬功率放大器也提供了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實際聽感上,同樣搭載 QN1 晶片的 WH-1000XM5 自然延續了 M4 的聲音風格,我認為它依然保持了非常優秀的音質水準。

但可能是因為新單元的加入,WH-1000XM5 獲得了更加廣闊的聲場表現,空間感明顯了許多。和前代相比,我感覺就像是從書房走進了大平層客廳一樣。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仔細去對比之後還會發現 M5 的聲音表現會更加乾淨,三頻表現也相當飽滿,中高頻表現,低頻彈性更加緊緻乾脆,但會感覺到它的低頻變得更加剋制,量感明顯減少許多。

當然,如果你是索尼降噪耳機的老使用者,應該會知道自帶 App 的 EQ 調節可以改善它的頻響表現。按照個人口味去選擇或自定義調節均衡器之後,你就能獲得專屬於自己的愉悅聽音感受了。

它還有一些體驗細節提升

比起降噪強度和音質,WH-1000XM5 在細節體驗上的提升,同樣值得關注。

第一個令我動容的地方,就是 WH-1000XM5 的開機速度非常快,並且取消了往日繁雜的開機語音提醒。現在,M5 開機即連上手機,耳道內只剩簡短「duang」的一聲提示音,而後即刻開始播放音樂。

加上靈敏的佩戴感應,是我第一次在頭戴式耳機上體會到像 AirPods Pro 那樣的輕巧體驗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基於耳機的位置識別功能,WH-1000XM5 帶來了更聰明、自然的降噪體驗。在 app 上開啟智慧降噪最佳化後,耳機可以判斷我的活動情況,針對靜止,走路,跑步分別設定降噪大小。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當我從地鐵走出步行至公司時,耳機會自動降低降噪,保證我能聽到汽車,電動車的喇叭聲;臨近辦公室小跑兩步的時候,耳機則會切換到完整的環境音模式,確保在步行過程中更好地應對路況。

基於此,經過稍長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它還能識別我當前是處於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上,或是在家或者辦公室內,從而提供不同等級的降噪強度。用習慣了之後,算是比較方便。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我們一直都很關注降噪耳機的語音表現,WH-1000XM5 耳罩單邊的三顆外接麥克風均採用了抗風噪的設計,加上高精度語音拾取技術,即便是大風環境或是較為嘈雜的通勤路上,均可獲得不錯的語音通話體驗。

LinkBuds S:索尼目前最小最輕的真無線降噪耳機

三個月前,索尼推出了「絕不降噪」的全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LinkBuds ,然後這次釋出的,卻是一款「強效降噪」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 LinkBuds S。

不降噪與降噪之間的產品型號,差別僅在於結尾的這個 S 字尾。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對於這個 S 字尾,索尼給出了 Silence 主動降噪、Seamless 舒適便捷、Superior sound 高品質音質這三個延伸解釋。並再次強調了 LinkBuds 系列「時時線上」的特質。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也就是說,LinkBuds S 依然想成為那個可以「全天候佩戴」的耳機,儘管它是一個入耳式耳機。

為了實現長時間的佩戴,LinkBuds S 一舉重新整理了索尼真無線耳機的體積和重量紀錄:

單隻耳機重量僅為 4。8g,這是索尼目前最輕的真無線降噪耳機。SiP 封裝 V1 晶片電路,5mm 緊湊單元和微型電池加持,這是索尼目前最小的真無線降噪耳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要做到舒適穩固的佩戴感,索尼先是再度拿出了多年來積累的全球人耳形狀資料庫,實現了適合絕大部分人耳腔形狀的設計,讓耳機內側可以穩固地貼合耳甲腔和耳道。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穩固貼合的另一個「功臣」,就是 LinkBuds S 的偏重心設計。在耳機外側的腔體部分,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斜切面走向是帶著腔體重心向內側偏移。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LinkBuds S 的設計我認為是好看的,而且它屬於那種看了就知道怎麼戴到耳朵裡的型別,沒有 LinkBuds 甜甜圈那種需要讀一遍說明書才知道怎麼用的使用門檻。

佩戴好之後,即便大幅度地甩頭,LinkBuds S 都可以緊貼於耳廓,完全不會有鬆脫的情況。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得益於「最輕最小」,配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腔體和偏重心設計,LinkBuds S 確是我戴過最舒服的真無線入耳式耳機,足以勝任「全天候佩戴」這個特點。

雖然 LinkBuds S 腔體非常小巧,但索尼依然保留了兩側耳機的觸控面板,以及佩戴感應功能。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較為讓我驚訝的是,LinkBuds S 還提供了頭戴式降噪耳機同款的「快速提醒』功能,長按耳機觸控面板就可以喚醒這個功能。

回過頭去看看那個同樣小巧的耳機收納盒,它的外觀材質和配色均與耳機腔體保持一致。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耳機主體和耳機盒都採用了再生樹脂材料,附有顆粒感的輕磨砂表面提供了細膩親膚的觸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USB-C 介面位於耳機盒的背面,而且這裡附有獨立配對按鈕。LinkBuds S 和 LinkBuds 的配對邏輯一樣,配對新裝置時只需掀開耳機盒頂蓋,然後長按配件按鈕就可以連線成功,然後再拿出耳機直接使用即可。

這一點,比 WF-1000XM4 方便很多。

降噪向左,環境音向右

我覺得用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來形容 LinkBuds S 是非常恰當的,因為它不但擁有整合處理器 V1,具備主動降噪和環境音模式,而且還支援 LDAC 高畫質傳輸,以及 DSEE Extreme 數字聲音引擎進階版。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就賬面資料來說,LinkBuds S 和 WF-1000XM4 似乎比較接近。這兩款耳機之間的比較相信也是不少讀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先說降噪,沒有開啟環境音的情況下,直接將 LinkBuds S 塞入耳道之後已經有充盈的感覺,夯實了被動降噪的隔音效果。

開啟主動降噪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個降噪強度與 WF-1000XM4 有著較大差距,在未播放音樂的時候,身邊的人聲還是依稀可聞。只有開始播放音樂之後,聽感的注意力被音樂帶跑後才會獲得較好的降噪體驗。

考慮到它那「時時線上」的定位,LinkBuds S 的重點其實並未放在主動降噪身上,它真正的亮點其實是在於更為通透的環境音表現上。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LinkBuds S 腔體外設了一個新研發的外部麥克風,增加了環境聲的抓取量,讓環境音以更為自然通透的方式傳入耳內。相較於 WF-1000XM4 來說,LinkBuds S 的環境音延時顯著降低,外部聲音的聲線也更加自然,有了顯著的提升。

持續戴著 LinkBuds S 與別人對話也不再感到彆扭,只需將音樂聲音降低一些。

不過,若然對手是 AirPods Pro 的話,那麼 LinkBuds S 還是有頗大的追趕空間。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時時線上的定位還對語音通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LinkBuds S 帶來了「高精度語音拾取技術」和「DNN 深度神經網路系統演算法」,實時分離人聲和噪音,有效隔絕身邊的環境音和其他人聲。此外,外部麥克風還被細密的網格包裹,用以降低風噪影響。

就實際通話體驗而言,的確,LinkBuds S 能做到話裡話外都清晰,而且和同事對話的時候,他似乎沒有意識到我是用耳機在與他對話。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最後來聊聊音質,在硬體部分,LinkBuds S 配備了一個緊湊型的 5mm 動圈單元,內建的整合處理器 V1 內建了放大器和高信噪比的 DAC,理論上可以實現不錯的聲音輸出。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試聽之後發現,LinkBuds S 的聲音調教很有 UltraBass 的風格,適合大眾口味的暖聲流行風格,屬於非常抓耳的型別,是出乎意料的好聽。

LinkBuds S 的低頻量感非常足,下潛較深,動態反應迅速。聆聽《Sugar》的時候,拳拳到肉的鼓點會讓你的身體很難忍住不跟著節奏去律動。

這樣全面偏向流行的調教,讓我們都不禁感嘆:「是以前的索尼味。」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雖然低頻我個人覺得已經很足了,但索尼在 App 內的 EQ 位置還準備 Clear Bass 低音增強調節,試圖進一步釋放單元的低頻特性。對於我來說,再加深低音的話,就有些轟頭的感覺了。

中頻人聲表現也比較出色,高頻延伸有所欠缺,但不會十分乾澀,低頻非常突出的情況下,中高頻稍微靠後但卻依然飽滿。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聽過 LinkBuds S 之後再聽 WF-1000XM4,後者調音的高階感一覽無遺,但因為個人口味千人千面,辦公室裡青睞 LinkBuds S 流行聲線的人也不在少數。

索尼降噪家族有了更多選擇,要怎麼選?

在釋出會結束後,有很多讀者在評論區和私信裡問了愛範兒許多關於「怎麼選」的問題:

· WH-1000XM5 釋出了,手持 WH-1000XM4 要升級嗎?

· LinkBuds S 對比 WF-1000XM4 的話,哪個更好?

從這裡其實也能看出來,現階段會考慮選購索尼耳機的人群,其實早已明確的了自身的需求,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衝著索尼引以為傲的主動降噪,以及相對領先的音質表現而來。

至於互聯生態,並不是索尼耳機使用者首先考慮的。

無論是 WH-1000XM5 還是 LinkBuds S,它們都給到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首先是 WH-1000XM5,它的更新點主要還是在全新的外觀設計,以及隨之而來的嶄新佩戴感受,彌補了 M4 之前的外觀缺點,但同時也出現了耳機盒過於碩大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這個尺寸的收納盒不是問題,那麼;若然你不太滿意這個收納方式,那麼恭喜你,現在 M4 在市面上應該已經出現了比較好的價格。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與此同時,對於手持 WH-1000XM4 的使用者來說,我個人認為這代 M5 雖然重塑了外觀,但是它的總體體驗並不會與 M4 拉開很大的差距,升級的吸引力不夠明顯。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而在 LinkBuds S 和 WF-1000XM4 之間選擇就變得非常簡單,若然追求降噪強度和高品質原音表現,那麼 WF-1000XM4 的地位依然穩固;若然心動於輕巧靈活的形態以及時時線上的體驗,而且耳朵早已厭倦了碩大笨重的腔體,那麼 LinkBuds S 將會是你心目中最好的真無線耳機。

索尼 WH-1000XM5LinkBuds S 體驗:降噪耳機標杆

總言之,開設新的產品線、重塑產品外觀,其實都展示出索尼對降噪耳機產品的自我認知和專注。如今,索尼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其實也是在填補著更豐富的使用者場景,滿足消費者更多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