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微信運動裡,如果你每日步數超過 10000,顯示顏色會從綠色變成橙色;《小米健康運動》app,每日 8000~10000 步被定義為「比較活躍的生活方式」;華為的《運動健康》中,預設運動步數就是 10000 步。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幾年過去了,大家對每日 10000 步的熱情早不如前,但最近小米手環 7 又勾起了我的興趣:不是每日走夠 10000 步的興趣,而是探究為什麼每天要走 10000 步的興趣。

每日一萬步,是營銷騙局

1963 年,日本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 1964 年的奧運會。既然要舉辦運動會,自然要想辦法調動起國民的健身興趣,普及運動的重要性。大矢巖大夫和他的工程師朋友加藤二郎一拍即合,推出了歷史上第一款行動式計步器「萬步計」。

這個公司現在仍然正常運營,並一直在推出袖珍的、腰掛的、手錶的、紐扣式的各種萬步計。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 腰帶式的萬步計

那麼,為什麼是一萬步呢?答案簡單的有些無聊:你看漢字的「萬」,像不像一個邁步前行的人?

容易記憶、便於傳播的「一萬步」,甚至讓日本出現了日本步行協會(日本歩け歩け協會)、日本萬步俱樂部(日本萬歩クラブ)等組織。遠足萬步,成為了一種文化。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 萬步計推出的步行繪製日本地圖的活動

就這?就這。每日一萬步並沒有什麼基於科學研究的理論依據,只是因為一千太少、八千步不好傳播、兩萬又太多,所以選擇的一個數字罷了。日月如梭,轉眼 60 年過去了,每日一萬步逐漸融入了我們的意識,不僅成為了不少智慧裝置的預設,生活中也到處可以看到相關的宣傳標語。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可能有朋友會說了,雖然「每日一萬步」是因營銷起,但說不定歪打正著,恰好就是最合適的數值呢?很可惜,沒有那麼恰好。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 I-Min Lee 和她的同事曾做過一項研究,對平均年齡在 70 歲左右的一萬六千名女性,在 2011 年至 2015 年間進行了有關「每日一萬步」的實驗。

結論表明,相比每日步行 2700 步以內的女性,每日 4400 步的女性過早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 40%,當達到每日 7500 步左右時,步行帶來的益處到達峰值,再繼續走也沒有太多好處了。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 點此檢視圖片來源

2020 年,Pedro F 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對近 8000 名成年人(男女各一半)進行了對比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步行 8000 步相比步行 4000 步的人,死於心臟病或其他原因的機率更低,但步數超過 8000,就幾乎沒有效果了。

簡單來說,多走走有好處,走多多不需要。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手錶/手環能記步,但它還能做更多

既然每天 10000 步意義不大,那我們要怎麼利用手錶/手環健身呢?

在全球各地釋出的健身手冊中,都有對健身的詳細建議。比如我國體育總局在 2017 年釋出的《全民健身指南》,就提到了一次健身活動應該包括的三個部分:由慢跑、牽拉組成的準備活動,5~10 分鐘;由有氧運動、球類運動、中國傳統健身方式等組成的基本活動,30~60 分鐘;由行走、牽拉組成的放鬆運動,5~10 分鐘。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對了,每日一萬步並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至少我翻閱到的)國家和地區的健身手冊中。

就像買了 Kindle 不一定會看書,有了智慧手錶/手環也並不代表你會鍛鍊。除了記步,智慧手錶/手環的功能對上述三階段的健身的記錄、監督和指導也有很大幫助。

記錄:不僅要動起來,還要動到位

智慧手錶/手環的第一個功能就是記錄:看劉畊宏直播不能減肥,跟著跳才有意義。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我們會以心率來評判一次運動的效果,一般來說,「220-年齡」就是你每分鐘可以達到的極限心率,如果你今年 30 歲,那極限心率就是 190/分鐘,當然這只是經驗之談,並不準確。我們以 30 歲為例,整理了一個心率對照表作為參考。

各類智慧手錶/手環也大多以這個為標準,將運動分為熱身、燃脂、有氧、無氧等階段,我們可以在運動中隨時檢視心率,也可以在運動後檢視健身記錄。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比如 50 分鐘的步行,最高心率為 128,其中 45 分鐘只能算到「熱身」這一部分。走了快 5 公里,聽起來數字也不小,但說實話,運動完的我一點都不累。這樣的運動對於健身燃脂來說,效果並不好。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20 分鐘的騎行,燃脂和有氧運動的比例變多了,相比步行同樣的距離,即使運動時間只有一半不到,但騎車的運動效果依然會好一些。

雖然步數是不少裝置的重要評判標準(特別是無法獲得更多資料的手機),但追求每日一萬步,不如去追求運動的質量。追求走多多,不如追求走快快。

在搜尋相關資料時,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資料,根據《2021 國慶長假微信資料報告》,去年國慶期間,有超過三百萬微信使用者每日微信步數超過 3 萬,但同時有超過三千萬使用者單日不超過 100 步——這可能也是各類裝置看重步數的原因,畢竟許多人還處於路都懶得走的這一階段。

監督:運動趨勢很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過 iPhone《健康》app 的各項指標。雖然不同平臺對健康資料的收錄有所不同,但有氧適能、心率、血氧等資料,已經成為了不少可穿戴裝置的標配。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我們不僅要了解這些資料,還要在運動中更好的利用它們,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趨勢。以 Apple Watch 為例,在《健身》app 裡,我們可以看到各項指標的趨勢以及詳細資訊,當箭頭朝下時,就要注意對應的資料情況了。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在《健康》app 裡也可以看到各類趨勢,以及更詳細的對比,比如我今天的步行資料,相比以往就略有下降。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在其他智慧手錶/手環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記錄方式,比如《小米運動健康》提供了週報功能,可以查閱本週的運動情況、達標次數等,而 OPPO 則與蘋果類似,展示了你近期的步行趨勢。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這些趨勢和月報,就成為了監督以及調整運動計劃的重要指標。另外,手環手錶也大多擁有提醒的功能,雖然體驗下來感覺一般,但運動作為主動行為,有人告訴你要去動一動,也得自己去動了才有用。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指導:簡化版的Keep,就在 app 裡

如今,智慧手錶/手環對應對的 app 早已不滿足於單純的記錄和分析,每個 app 都發出了「Keep能做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做」的聲音。app 內建的運動指導功能也應運而生。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這些運動雖比不上Keep那麼豐富,但與智慧手錶/手環關聯的它,在功能協同上會相對更好一些。Apple Watch 也有類似的 Fitness+ 服務,不過相關功能尚未在國內啟用。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翻閱了一下,從免費到付費,從單次到長期訓練計劃,可啟用的運動型別還是挺多的,如果你不是Keep的重度使用者,不妨嘗試下與裝置關聯的健身指導——或者你正在使用的就是Keep出品的手環裝置。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回到每日 1 萬步:要不,走快一點?

如果每天步行上下班,或者每天在各個教室間穿梭,睡前你的步數也會到五六千(個人經驗),那這能算是我日行 5000 步了麼?算,也不算。我確實走夠了 5000 步,但這都是日常「磨」出來的,心率非常平穩,幾乎沒有運動效果。

“日行 10000 步”是運動手環的營銷騙局

如果你能做到的運動只有步行,那就嘗試加快步行速度吧,快一點,效果就會好一點。就像上圖展示的這樣,提高速度後,即使時間和距離都沒有慢速時長,消耗的能量反而更多。單純強調步數沒有意義,活動和運動是兩個概念。

如果你對數字化健身有興趣,APPSO 以往的文章中也有相關介紹,跟著這些方法,去完成 Apple Watch 的三個圓環、華為手機的每日目標、小米手環的三道彩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