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近很多家電廠商找不到奮鬥的“感覺”了

最近很多家電廠商找不到奮鬥的“感覺”了

沒有感覺,這讓很多家電廠商“感覺”很可怕。怎麼理解“沒感覺”呢?就是一次次出拳,但每一拳就好像打在棉花上;每次滿懷信心準備好一場場促銷活動、補貼讓利,推向市場後消費者根本不買賬。這種“沒有感覺”的商戰讓廠商感覺很害怕。

楊嘉||撰稿

沒有感覺,對於很多家電廠商來說,才是“最可怕的感覺”。

連日來,面對618超級促銷季,不少家電從業者在與家電圈溝通時卻直言,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在一線市場競爭中完全找不到往日那種“熱血”、“激情”、“拼搏”的感覺,有的就是市場還是那個樣,使用者就是不買單,不管是超低特價,還是連環套系優惠,或是買贈促銷、以舊換新、消費券補貼等,就是在市場上無法掀起“狂風暴雨”,有的就是一如既往的平靜。

想買家電的,需要家電的使用者,不只是要比價格,還要比渠道,更要比產品效能、比品牌影響力,一輪輪對比下來,傳統的低價格打法壓根是“重拳打到棉花上”,在市場上連回聲都沒有;同時,不想買家電的,不管是多少的優惠讓利,折扣促銷,很多使用者連問都不會問一聲,只會靜靜地忙著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說,很多企業的產品、促銷等市場活動,並未真正成為與使用者有關係、有價值的內容。

不少家電人直言,從目前來看,2022年618年中大促,應該是最近五年來最冷清的一場大促。一是,促銷活動雖然參與的廠商數量、投入資源力度只增不減,但很多廠商的回報和收穫卻未達預期,主要還是消費者的參與度低迷;二是,活動主題和內容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多是預售、降價、滿減等老一套,對於使用者缺少新意,特別是沒有看到面向不同圈層使用者的差異化創新營銷出現;三是差異化的精品家電、套系家電,以及健康家電等,還沒有成為促銷活動的主角,還是傳統降價讓利還在主導家電市場的促銷風口。

在一線市場上搶訂單、爭使用者,擠壓同行、削弱對手,讓很多家電廠商在過去30年、20多年的發展和經營中“感覺非常爽”:雖然有付出、有痛苦、有焦慮,但是更有回報、看到希望、有奔頭。因為,過去二三十年的市場競爭主旋律很清楚,雖然中間有下跌的時光,也有低迷的週期,但是所有家電人都相信市場還會繼續往上走、向上衝。所謂的“天花板”,就是一些廠商拿來突破自己發展瓶頸的“臺階”。

不過,今年以來,眾多家電廠商卻直言:在一線市場中競爭,找不到感覺了,就是“不管你有多努力”、“不論你有多少的付出”、“更不管你有多少的信心和激情”,面對一潭靜水扔個石頭下去都泛不起浪花。在經歷長達幾個月的局面後,很多廠商的意志、鬥志和熱情就如“水滴穿石”般快速消失和褪色。

那麼,如何讓家電廠商們重振信心,找到當年在一線市場上激情奮戰的感覺和狀態 呢?家電圈認為,回到過去,是絕對不可能的。一方面,所有廠商應該清楚,成熟的家電產業,商業競爭如今需要的不再只是一時的感覺、一時的激情與鬥志,而是持久的耐力和實力。所以,沒有感覺很正常,但所有家電從業者卻需要適應新的市場局面,找到新的經營感覺了。

另一方面,對於廠商的市場經營管理團隊來說,產業發展從來都是跌宕起伏的,有高潮有低谷,但大家參與市場競爭必須要從一種感覺向多種感覺過渡和適應。所以在家電業務陷入發展的低谷期,有實力的廠商則可以重新尋找新的挑戰、探索新的賽道、發展新的業務,去激發團隊的鬥志和力量。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