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毋庸置疑,蘋果是全球高階智慧手機最大的贏家,在中國市場更是一騎絕塵。

2021 年全年,蘋果在中國高階手機市場中佔得

63.5%

的份額,

比去年的 55.4% 還要高出近 8 個百分點。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這顯示出,儘管國產廠商不斷放話要做高階,市場卻是非常骨感。國產高階手機真的輸了嗎,它們的未來又在何方?

華為

除去全球第一的三星,華為在高階領域是最接近蘋果的存在。2019 年第一季度,國內 600-800 美元區間的高階手機份額裡,華為一舉拿下 48% 的份額,在該細分領域首次超越蘋果。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這個價位段大致相當於 4000 到 6000 元左右,華為以 Mate 20、Mate 20 Pro,力壓蘋果 iPhone 8 系列、iPhone XR。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來到 800 美元以上,也就是大約 6000 元往上的“超高階”區間,蘋果還是一騎絕塵——那年最便宜的新機 iPhone XR,起步價就已經是 749 美元,國行 6499 元。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從“沒錢買華為”到“沒錢買華為”,華為主要做了這幾件事:

聯名徠卡、保時捷,塑造品牌高階感;發力相機衝榜 DxOMark,展現技術實力;自研麒麟晶片追上主流旗艦,獲得國貨自強光環。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只可惜,如日中天的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受到多輪制裁,最終將手機市場份額拱手讓出。

小米

一直以來,大眾對小米存在著刻板認知。早年間連續數代 1999 元起的價格,將價效比的標籤深深地刻在了小米之上,進而衍生出“廉價”、“低端”的偏見。為了掃除刻板印象,小米將 Redmi 打造成獨立子品牌負責價效比,小米品牌則專注高階市場。

2020 年的小米 10 系列,首次將小米數字旗艦拉到 3999 元起售價,也在高階市場站穩了腳跟。同年 12 月釋出的小米 11,首發驍龍 888 旗艦晶片,依然 3999 元起,收穫了不錯的反響,和此後的小米 11 Pro 一同,上市首月銷量超百萬臺。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只可惜驍龍 888、驍龍 8 因為採用三星工藝,實際表現不如人意。受此影響,小米 12、12 Pro 的首月銷量下滑過半,僅售出 46 萬臺。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好在,今年下半年的驍龍 8+ 晶片轉為臺積電工藝,功耗、散熱表現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小米憋了半年的大招這才到來。小米 12S 系列首發驍龍 8+,12S Ultra 搭載 1 英寸超大底主攝,更與徠卡展開聯名。

報告顯示,小米 12S Ultra 的物料成本達到 516 美元,約合人民幣 3486 元,比蘋果 iPhone 12 高出近 700 元,而 5999 元的起步價,卻還要比 iPhone 12 便宜 300 元。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雷軍曾說,小米會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如何在高階旗艦附加值和價格公道做平衡,是小米必須解決的問題。

OPPO & vivo

OPPO 和 vivo 素來深耕線下市場,出貨穩定。隨著線下市場被瓜分殆盡,以及華為系的競爭壓力,OV 在 2018 年不得不改變策略,向線上市場進軍。

這一年,vivo 推出 NEX 系列,OPPO 推出 Find X 系列,升降式攝像頭的新穎設計,打破了手機市場千篇一律劉海屏的局面,在 3000 元以上市場有了獨樹一幟的標杆,為線上市場樹立口碑。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最近,OPPO 和 vivo 又將目光轉向摺疊屏,先後推出 OPPO Find N 和 vivo X Fold,衝擊 7000-10000 元的價位。除了晶片效能稍遜一籌之外,OV 摺疊屏旗艦幾乎完勝同價位 iPhone。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但在這一塊市場上,新入局的 OV 競爭力與華為還有較大差距。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資料,2022 年 1 月至 5 月期間,OPPO、vivo 在中國摺疊屏手機的份額僅有 10% 左右,五成左右份額被華為佔據。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結語

資料顯示,隨著近幾年來手機市場的消費升級,中國市場上高階手機的佔比有所提高。中外品牌都想方設法,擠佔這塊市場的制高點。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就目前來看,蘋果在這一領域的地位依然無可撼動。iPhone 12 和 iPhone 13 大賣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中國市場對 iPhone 14 的需求可能還會更高,即便是在升級幅度較前兩者要小的情況下。

說了那麼久的國產高階,還是比不過 iPhone?

可見,消費者對高階手機的取向,更多是在於品牌認知而非產品規格。而目前的國產高階旗艦,仍然處於提升品牌認知的階段。

國產高階,任重道遠。

倍思 Encok 頭戴式耳機免費試用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