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Matrix 首頁推薦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Analog 這個詞在現在這個世代的含義,是指未被數字化的、機械的、復古的、物理世界的事物( analog 的這個意思除了「模擬」到底怎麼翻譯,急死我了!)。最初瞭解 analog desk 這個概念,是在一本名為Steal Like an Artist的暢銷書裡。書中給了一些關於創意和生產力的建議,有幾條我覺得很有意思。其中之一,就是作者 Austin Kleon 提到他有兩個「工作站」,一個放著電腦等數碼產品,另一個只有紙筆、剪貼工具,不允許任何電子產品出現在這個桌面上。可能與我們大部分人習慣在電腦前敲敲打打不同,作者說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 analog desk 上誕生的,電腦和其他數碼工具則主要用來發布作品。

上個月我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 analog、digital 在廣義、狹義上的區別和聯絡,以及在文化批評理論上的一些面向(具體可聽播客節目單集:不可理論 E37 茫茫相似將萬物勾連)。再反觀 Steal Like an Artist 作者在書中給出的建議,會發現他整體的思維、做法都很 analog。我相信 analog 的力量絕不僅僅是當代人對機械、模擬、復古的一種戀物式「講究」。

引入 analog ,並非要從 analog 所代表的復古潮流這個意義上去反數碼,而是以廣義的 analog 作為靈感源頭去尋找一些(注意,並非一種)做事的方法,進而收穫到良性的結果,比如我們一直所追求的效率更高、做事不拖延、靈感更多、創造力更旺盛等等。

Analog 的性質本身決定了,這樣的嘗試不會有一套規整的方法論,也並不侷限於對電子產品的限制。它強調多種方式結合,也會囊括進數碼的工具、方法等。這篇文章,就是想從 analog desk 的建立開始,分享我對 analog 工作方式、把「analogicity」加入工作流的理解。

把辦公桌 analog 化

先看看 Austin Kleon 的工作臺長什麼樣: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書中對 analog desk 的介紹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網路上找到的彩色原圖

可以看到,analog desk 如作者所說,只有非電子的文房用品。而有意思的是,在 digital desk 上,其實也很 analog——電腦有多個螢幕,屏幕後有豐富的拼貼;桌子上堆著書,書架上也放滿了書和資料夾;還有連線 digital 和 analog 兩個世界的工具:印表機和掃描器。

關於建立 analog desk 的靈感,我還找到了一個樣板。最近NHK 拍攝的庵野秀明紀錄片裡,我注意到他和他同事的辦公桌大致佈局是這樣的: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看到這個辦公環境時,我想象了一下自己身處其中,感覺是非常理想的辦公場所(當然,analog 思維方式大概要求我們不要去定義某個地方就是「辦公」的地方、某個地方就是「休閒」的地方)。要問為什麼,大概是因為看到書桌被周圍豎起的書架高牆包圍,書架上又有各種各樣可以隨時取用的書籍、材料和工具,就覺得可以埋頭在這個小空間裡盡情地畫分鏡、想劇情,甚至很可能比很多 YouTube 博主那些經過精心擺放、閃著各色 LED 燈光的辦公桌來得更舒適。

結合這兩個案例,我想表達的是,所謂 analog desk 其實不僅僅是指書桌上電子產品少了,而是與數字電腦運作方式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要多了,所以哪怕亂一點也沒關係。李如一老師曾經提到過關於紙書和實體唱片重要性(一天世界 Episode 78 買紙書的意義):購買紙書放在書架上,重點不是在於我們有一天都要讀完它,而是在於它的隨手取用性,並且提醒我們書在那裡;就像佛像不是佛本身,而是一個 avatar,把佛實體化提醒我們佛的存在,這也是實體唱片存在的意義。在這期節目裡,李如一進而提到要多平面接收資訊,讀者要可以以低成本在不同的空間切換,而書架上或書桌上堆放的書,就提供了多種的資訊流。把辦公桌 analog 化,其實就是在提供多維度、多平面的可能性。

四個工具與四個原則

如果我們把 analogical 和 digital 看作兩種思維方式,那麼在激發創造力上,Steal Like an Artist 的作者 Austin Kleon 所推崇的就是一種和 digital 所代表的高度結構化、抽象化,重視邏輯、定義和形式的思維方式完全相反的思維方式和創作習慣。他在書中給了這樣的建議(以下是我對原文粗略的大意總結):

副業、愛好以及無聊的時間是很必要的,最好可以在不同的事項間跳來跳去,而不是拘泥於一種工作,不需要在幾個興趣中做出一個決定性的選擇;

所謂的「抄」,是要帶著開放的心態借鑑、欣賞,不要盯著一個人「抄」,而是要學會從多個源頭獲取靈感,並進行混合、變形、再創作,並非單純的抄襲;

時不時和別人分享一點兒自己的工作進度,別藏著掖著;

找到一種能把自己的身體帶入工作過程的方式,我們的身體運作方式不是單一的,身體的運動會刺激大腦的活動;

在作品創作的初期,它模糊、難懂也沒關係;

想做出好的作品,就要被好的人包圍,多接觸有才華的人;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當自己已經是那樣的人去行動,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Steal Like an Artist 給出的一些建議

這樣的工作方式重視與環境的互動(在不同工作臺上工作;被優秀的朋友包圍),重視演變和再生(從自己喜愛的藝術活用和借鑑),看到事物裡噪音、模糊性、缺憾的部分(不追求作品的完美,允許它有模糊狀態存在),強調身體感受(用身體運動去啟用思維運動,進行不同層面的資訊和能量轉化),建立相似性聯絡(先把自己當成想成為的人,再慢慢成為那個人)。學者 Alexander Galloway 造了一個詞叫 analogicity (對應 digitality),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性質。

在知識管理方面,如果以 analog 思維來進行操作,需要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絡,不要太過強調知識的結構。結構化是指,一個大話題下有幾個小主題、每個主題的重點書單是什麼、筆記要做成大小標題、12345 排序,等等。也就是說,知識體系從 digital 到 analog 的轉變,是從 top-down 到 bottom-up 的轉變。

我並不打算準備一套實體的索引卡片和 slip box,可又不想完全依賴數字化的筆記管理軟體,於是從書中說的所需的四樣工具和四條原則開始探索,以下是我對書中提到內容的粗略總結:

四樣工具是:

能用來寫的東西(紙筆就行)

管理文獻資訊的東西(免費軟體如 Zotero)

存放寫好的想法的 slip-box(實體盒子或者類似 Evernote 的軟體)

編輯器(Microsoft Word 或其他)

四條原則是:

原則一:寫是唯一重要的事

即使你什麼都不懂,也要去寫,不要等準備好再寫,不要等有寫作的任務再去寫。當把去寫當作唯一重要的事情時,你做其他事情的方式也會改變,比如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非常積極主動地去想你所接觸的材料裡你感興趣的問題——因為這些才是值得去寫的。

原則二:簡單就是極致

別老執著於「大」、「深」,簡單的點子才是最有力量的,而且往往最容易被忽視。

原則三:沒人是從零學起

忘記學校裡教的那套先縮小主題範圍、閱讀相關材料、再動筆寫的流程。不要跟著盲目建立起來的計劃行事。就拿起筆靠直覺寫下你的靈感、感興趣的問題,建立一個外化的、不斷擴張的思維池。

原則四:讓工作帶著你往前走

好的工作流會形成正向迴圈,愉快的體驗會推動人輕鬆完成下一個任務,也就會越來越擅長自己所做的這件事。

其實不難發現,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和 Steal Like an Artist 兩本書的建議高度相容。不管是使用筆記軟體,還是使用筆記本做筆記,可能會有讓筆記結構儘量清晰、好看、整齊的執念。但一旦從戀物中走出來,真正進入深層的 analog 實踐裡,我們放下的是這種對形式的執念,啟用的是資訊的多種通路。比如筆記和卡片凌亂一些,這一頁記幾行,下一頁又去記別的主題了,但所有想法和重要的事情都能寫下來,靠寫去促進想法的生髮,這樣才更重要一些。

Analog 實踐者重視感受,而感受帶來的刺激,其實往往就是大腦的創造力或記憶效果變好。畢竟,我們的神經元是以 digital 的形式執行的(分為啟用、不啟用兩種狀態,相當於程式設計的 true 和 false),但大腦的運作則是 analog 式的,它把文字、視覺圖景、聲音轉化為一種理解,併產生感受,這個過程本身就是 analog 在模擬技術上的意義。不管是 Austin Kleon 在書中提到的要多把身體運動納入工作流程、多轉換於不同事務之間,還是編劇大師 Aaron Sorkin 提到的自己寫作習慣中有一部分是「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出門,找條筆直的馬路一直開,聽聽歌」,其實都是同樣的目的。

同理,少數派使用者飛猴在他日碼五千字的工作流介紹文章中寫過這樣的感受:

利用電腦寫作,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幹攏。當然在 deadline 的鞭打下,什麼都干擾不了你。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我一直認為在電腦上寫作只是把想好的東西敲打出來,很難在寫作的過程中同時思考。我習慣在 e-ink 的平板上手寫筆記來構思,再加上寫完一程換咖啡館,為的是保持一個不斷啟用的寫作過程。偶然的一個機會(其實是因為 16 年的 Macbook pro 鍵盤失靈了),買了一個機械鍵盤,重新用起了一個長時間棄用的軟體,然後組成了一套可以邊寫邊思考的寫作機器,真正實現日碼五千、文思泉湧。

這種對感受的重視和納入多種元素啟用海馬體,既狹義到文具愛好者追求各類書寫工具的出墨順滑度、摩擦力、筆桿設計、重心位置等細節,從而獲得良好的書寫體驗,或是鍵盤愛好者享受在紅軸機械鍵盤上敲敲打打獲得的指尖觸感和敲擊聲音的聽感,不斷換一換工作環境,也廣義到我們使用的工具可以多元化,工作流程不需要完全構建為一種數字化的層層巢狀和超連結體系;不必拘泥於工作和活動的型別,它們互相之間也可以產生聯絡和刺激。

Analogical 工作流實踐

結合以上的道理,再加上自己過往的工作習慣,我準備了這些東西,開始了 analogical 工作流的嘗試: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我初步的 analog desk,但事實上需要和電腦結合使用

一本紙質 B5 子彈筆記本

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子彈筆記,只是使用了一個常見的子彈筆記的本子:方格或點陣內頁、有頁碼。我不會在上面寫日程,而是把它當成了我的 fleeting notes 和 slip box。當我在別處看到一個主題,比如關於「analog vs digital」這個話題,我就開啟一頁,把自己最初想到的一些零散想法用關鍵詞羅列在上面。等到後續再讀了其他的東西,我再把各個關鍵詞分成不同的組,或是加入對應的需要去閱讀的書和文章標題,稍微成體系一些了,再寫到新的一頁,以此類推不斷進化。我管這個本子叫 network log。它還會記錄關於小說的點子、某個很有意思的影片裡推薦的幾本書、今天的一個失敗事件以及對失敗的反思……總之亂七八糟都記上去。當做完一期播客節目後,再回頭看本子上的記錄,都會很感慨地找到來時的脈絡。

一個A5 活頁本

每天抽出半小時進行 daily digest,把感想和要點記錄在一個 A5 活頁本上。Digest 的來源和主題都比較雜,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個時段一定要以輕鬆為主,不去選擇太深奧太枯燥的內容。我會選擇諸如 Game Maker’s Toolkit 推薦的影片、自己關注的 YouTube 學習類博主的更新(因為我很喜歡看生產力主題相關的影片)、如 Steal Like an Artist 這種比較休閒輕鬆的書、The Audio Browser 的播客等等。也沒什麼規劃,從自己喜歡的類別裡,點到哪個算哪個(主題不限,但必須是自己喜歡的主題)。如果有需要就總結關鍵詞記下來。使用活頁本的原因是,等到記得比較多了,可以稍微進行歸類。這個流程讓我有了記錄的動力,從以往很隨意地刷網頁,明顯感覺到我對訂閱的各種頻道、newsletter、RSS 源的閱讀率都更高了。

Calendar Blocking

Calendar blocking 是我用下來最能把日程、時間管理實體化和視覺化的一種方法。

在 calendar blocking 這種 GTD 方法的各類介紹影片中,一般會強調電子日曆更好,因為它具有各個平臺雲同步、調整拖動起來很方便、可以快速共享的特性。這當然是很有道理的。我目前其實同時有3個 calendar blocking 工具。

第一個是主力 PC(Windows 10 作業系統)上自帶的 Outlook 日曆軟體,可實時同步到 iPhone 和 Macbook 原生日曆。日曆軟體和 app 主要用於呈現時間軸視覺化,並在我使用電子產品時提醒自己日程安排並隨手改變用時記錄。第二個是手賬本(Youthwill 圓夢效率手賬)和一日一頁的 A5 活頁紙(放在一個輕量的活頁本里,每個月10-20張)。手賬本上雖然有時間軸,但我不太用,只是採用和電子日曆一致的 color-coding 以條目的形式記錄每天的事項;活頁紙則是在工作量比較大的日子,左邊用 color-coding 劃出用時,右邊記錄具體的工作條目。第三個是日本品牌 Kanmido 的一個日計劃時間軸文具,用便籤貼出每日的計劃。

有一個生產力理論是說,要列出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這樣會最高效地去完成。手賬本和 Kanmido 其實在提醒自己最重要事項上是最有效的,電子日曆則在調整時間軸區塊上非常方便,因此我是三種綜合使用——但即使哪一種或幾種有幾天沒有記全,也完全沒所謂。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便籤的使用

看書的時候我喜歡用便籤紙,其實也是發揮 fleeting notes 的作用。看到一個地方覺得有意思,可以從這一點引出更多問題或是與其他文字作聯絡,但又不想現在就停下來去研究或者在書上寫寫劃劃,就先在這句話的位置貼上一個標籤紙。等到一本書讀完或者是某一天沒在連續閱讀的時候,再去看每一個標籤的位置,做更深入的記錄或者研究。這在我之前做播客的過程中,想要尋找不同理論家之間的聯絡時,經常會用到,理論書是我貼標籤貼得最多的。記錄的話,就放到子彈筆記那個本子裡了。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A4 資料夾和雙孔夾

學術論文和社科類圖書是我平時喜歡閱讀的,對於這些需要高專注力去閱讀的文字,我更喜歡打印出來閱讀,因為可以在紙上進行塗畫和筆記。我感覺有了這個過程,比使用電子閱讀介質更有助於我的記憶。我會把打印出來的材料拆分來放。比如需要讀的論文不是堆放到一起,而是一篇一篇拆開來放在國譽的風琴資料夾裡。需要帶出門在空餘時間讀,就會放到 Lihit Lab 的資料夾裡,因為比較硬挺,放在包裡不易折壞。如果是比較厚的書,我也會先拆分成不同章節打印出來,先讀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有時讀了感興趣的剩下的就不讀了。等一部分讀完後,再把他們統一打孔,收納到 A4 雙孔資料夾裡。這樣的收納整理過程本身並沒什麼特別的,但至少對我來說,這樣做,在閱讀過程中會對自己閱讀量更加有實感,能夠看到自己讀完的一沓沓材料,也就更加激勵我去閱讀。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各類資料夾,夾子的用於在讀的,雙孔的用於讀過的

像小紅書這樣的平臺

我很喜歡學日語,而最近讓我學到最多的,是小紅書這個 app(同理也可以推廣到像 b站、YouTube 或其他類似的平臺)。當我關注了幾個日語學習博主之後,演算法就會自動給我推薦更多。這些知識點是以非常凌亂的形式蹦出來的,一個帖子呈現的內容,可能是一頁書的照片,上面寫了兩個熟語的用法;博主錄的一兩分鐘的影片,講兩個近義詞的辨析;日本小說的一段中日文對照;NHK 一段新聞的跟讀練習,等等。要是以前的我可能會嗤之以鼻,想要成體系化去學習和記背,比如直接刷一本單詞書,或者是購買一本語法書看完。但現在我卻發現,這些零散的積累其實非常有用,看到後我都會記到本子上。加上從日劇裡、做題的時候零零散散記的一些東西,我的熟語、諺語、固定搭配掌握比以前強多了,最顯著的一個標誌就是 3 月參加 J-Test 考試比兩個月前直接提高了 100 多分,相當於提高了一個認定級別(J-Test 滿分 1000 分,聽力題和文法知識題裡都有不少熟語的考查)。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零零散散的知識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

實體番茄鍾

可能很多學生用過類似的計時器。比如有一個品牌 dretec 就是專門做這類計時器的,產品上一個大大的按鈕,用來開始和停止計時。還有國內一個叫 Cubi 的產品(雖然價效比不高),除了類似的功能以外,可以做到與手機 app 連線,做到設定常用的時段(如學習 25 分鐘休息 5 分鐘重複 3 次為一個週期等),並且與手機藍芽同步時可以把學習的時間進行統計,錄入到手機 app 裡,可以定期輸出表格。

Forrest 等類似的番茄鍾 app 可以做到以種樹、不看手機等約束和激勵幫助人專注學習,而我購買實體的番茄鍾目的,其實單純是想要一個實體的按鈕,作為實際的「打卡」。我一般不會要求自己做滿多少個時段,而是現在狀態好就繼續計時,過一會去幹別的就暫停,再回來工作時就繼續計時。因為我目前處於自由職業的狀態,這個計時器讓我瞭解每天我實際工作的時間加起來大概有多少,對自己的作息有所瞭解之後,再爭取一點點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和效率,而不是卡點「打卡」。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dretec 計時器

擁抱實體化的工具與材料:我的「模擬式工作流」分享

我不像很多手賬博主那樣,每一年的手賬體系裡有四、五個本子,更沒有什麼專門的讀書筆記、電影筆記之類的記錄,這些都遠遠超出了我精力可以實現的範圍。但我對「手賬體系」這個概念其實感同身受,它不一定是有多少個本子,安排好每個用來幹什麼,然後每天在上面寫寫寫,把它裝飾得很漂亮。我理解的「手賬體系」,是運用手頭不同的工具,分別用來收集和處理不同的資訊,擴大自己的資訊平面。它也包含了戀物的一面,比如從實際使用體驗上,我會去對比不同書寫工具、活頁本、資料夾、便籤紙、書衣、紙張等等文具的質量和設計,這個過程中免不了有許多非必需品的消費。但或許,不理智也是增強感受的一部分?使用著自己喜歡的筆和本子,艱苦的閱讀也不再艱苦,我更願意去寫下自己所想,因為想要快點用完一個本子而不斷去寫下一頁新的主題——哪怕那個主題最後會半途而廢。

有了這些工具的激勵,我比以前多了很多「邊角料」可以利用。

做一次青蛙試試

最新的一期《離線》裡,有關於數學家、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的專題。他說:

有些數學家是鳥,其他的則是青蛙。鳥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遙遠地平線的廣袤的數學遠景。他們喜歡那些統一我們思想、並將不同領域的諸多問題整合起來的概念。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裡,只看到周圍生長的花兒。他們樂於探索特定問題的細節,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我碰巧是一隻青蛙,但我的許多最好的朋友都是鳥。

大概鳥和青蛙所代表的,就是 digital 和 analog 兩種思維和行事方式。如果飛得久了,不妨也當一次青蛙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