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手機早已不是純粹的「通話工具」,似乎也不只是一款聯網通訊的裝置,各大廠商花大筆墨在相機上,相機似乎才是當今智慧手機的第一大功能,以至不少廠商都拼了命地,在自家手機的相機上投入越來越大的開發資源。

那麼如今的手機廠商,為了讓自己手機那幾枚小小的攝像頭有差異化賣點,究竟有多拼呢?

這裡就讓我盤點一下,近年來手機上的那些「特別」的攝像頭。這裡的「特別」,就是形態或者技術上「少見」—— 它可以是迄今為止只出現在某一款機型上,也可以是該品牌的少數幾款機型裡的技術。

小米 MIX FOLD 的

「液態鏡頭」

最近不少媒體出了小米首款量產摺疊屏手機 MIX FOLD 的內容,這裡也藉著這陣風先來聊聊這款 MIX FOLD 吧。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小米在 MIX FOLD 的 3 倍長焦端用上了一種叫做「液態鏡頭」的技術,這是量產手機相機中第一次用到這種技術。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對比起普通相機,液態鏡頭的特別,在最外一層鏡片用了一種所謂的「液態」材料,下方有馬達擠壓,讓液態材料呈透鏡,改變鏡片的折射率,以實現更近的對焦距離。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 小米 MIX FOLD 長焦微距樣張

小米把這項技術放到了長焦端,就能讓普通的長焦端獲得「微距」的能力,讓 MIX FOLD 的三攝獲得四攝的能力。

索尼 Xperia 1 III 的

「潛望式可變長焦鏡頭」

潛望式長焦鏡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少採用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手機,習慣把自己標稱為「3 倍光學變焦鏡頭」、「5 倍光學變焦鏡頭」,但實際上這些單枚相機只有一個物理焦距,嚴格上來說只是「長焦定焦鏡頭」,又何來「變焦」可言?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 ZenFone Zoom

市面上其實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潛望式變焦鏡頭的手機 —— 被稱為「鷹眼」的華碩 ZenFone Zoom 就用上了單枚光學變焦鏡頭,能實現 1 到 3 倍的(真)光學變焦,不過對於今天來說有點不太夠用;2020 年初,vivo 推出了自家的概念機APEX 2020,相機上只有兩枚攝像頭,其中潛望式長焦內部透過 4 群組鏡片的配合,能實現 5 ~ 7。5 倍的連續光學變焦,只可惜這項技術並沒有被運用到量產機中。

直到今年索尼釋出的 Xperia 1 III,才終於誕生了首款量產的「潛望式可變長焦鏡頭」。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注意措辭,雖然是「可變」,但其實做不到跟 vivo 概念機的連續光學變焦,而是可以直接切換 70mm 和 105mm 這兩個物理焦距,因此稱之為「潛望式可變長焦鏡頭」。相比起 APEX 2020 的秀肌肉方案,綜合體積、產品良率、Sensor 大小、成本以及成畫素質後,或許 Xperia 1 III 的這套方案更符合量產機的需求。

OPPO Find X3 系列

「顯微鏡」

OPPO Find X3 系列除了超廣、廣角以及長焦以外,還有一枚很特殊的攝像頭,是被用來觀察微觀世界的 —— 它就是「顯微鏡攝像頭」。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這枚「顯微鏡」擁有 60 倍(30 倍光學配 2 倍數碼)於廣角主攝的視野,其實可以看作是「長焦微距」的 Plus 版,因為鏡頭模組的限制,需要夠得很近才能對得上焦,因此攝像頭附近配了一個補光的光環,才能正常實現曝光。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實際體驗還是有點吃力、畫質也不算太好,但能以常人極少能接觸到的微觀視野觀察世界,趣味性高於一切,大抵就足夠了。

三星 S9 系列(首發)的

鏡頭「可變光圈」

我們知道,相機鏡頭組的光圈越大,進的光也越多,理論上畫面越純淨,但邊緣畫面的劣化也越嚴重,拍出的畫面邊緣觀感往往是肉肉的,特別是手機這些迷你的鏡頭組,在所謂「大底」Sensor 面前,「大」光圈的邊緣劣化往往更嚴重。

三星在 Galaxy S9 系列推出時,就想解決這一問題,推出了手機上的「可變光圈」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在鏡片組的最頂端加個可改變外圈大小的機械結構,來讓光圈變小,讓 Galaxy S9 的主攝像頭擁有兩個光圈,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用小光圈來改善邊緣畫質,夜間用大光圈來保證足夠的進光量,來保證整體畫質。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而事實上,這套可變光圈的理念,對白天邊緣畫質的提升效果有限,再加上如今各家追求大光圈、大進光量,三星這套「可變光圈」方案實際只是徒增成本,於是沒過多久,就被三星放棄了。

vivo X50 系列(首發)的

「微雲臺」相機

同樣為了改善畫質和穩定性,vivo 在它們的 X50 系列上首發了「微雲臺」概念的相機模組,如今在 X60 系列中來到了第二代。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所謂的「微雲臺」,就是實現整個鏡頭模組的防抖,而不是傳統的鏡頭組防抖或者感測器防抖,優點是糾正的幅度更大,防抖能力更強,順帶提升相機的進光時長,提升暗光下的畫面質量。但它較複雜的機械結構,相比起其它同等級的相機模組來說,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體積,往往無緣大底 Sensor。

一加 8 Pro 有一定透視功能的

「秋意」濾光攝像頭

除了改善畫質,有一些特別的攝像頭,只是為了提升相機的趣味性,例如去年的一加 8 Pro,就有一枚能拍攝出「透視」效果的攝像頭。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這枚攝像頭其實是有湊數嫌疑的,開啟它的方式比較繁雜,需要在開啟濾鏡列表,拖拽最後一項「秋意」濾鏡才會啟用這枚攝像頭。這枚攝像頭其實是濾光鏡頭,能吸收一定的紅外光,可以提供一定範圍的紅外攝影,而紅外光能一定程度穿過諸如薄塑膠、織物等物品,最終被這枚攝像頭記錄下來併成像,所以就形成了所謂的「透視」效果。

為了相機的與眾不同,手機廠商們到底有多拼?

▲ 「秋意」相機的透視效果

(圖:Max Weinbach)

雖說這枚的「透視」效果並沒有網友說的那麼嚴重,基本不會造成嚴重的隱私洩漏問題,但一加後來也選擇了削弱這枚鏡頭的濾鏡效果,這才平息了這段風波。

好了,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幾款「特別」的手機攝像頭,當中一部分是為了實現更好的畫質,而一部分只是為了趣味的提升;除了上面的幾款,你還記得那些「特別」而小眾的手機攝像頭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撰文 /Chillwim

視覺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