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 林文龍

以前,用三星手機是潮流,現在,用三星手機是異類。最新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佔比僅為0。6%。而在2013年第二季度,這個資料接近20%。

“近20年,我一直用著三星的手機,但以後肯定不會再考慮三星手機了。”此前,廣東惠州人周繁是朋友圈裡唯一一個還在用三星手機的人,但去年還是換了華為手機。“實在傷不起了。”周繁說,去年5月,因為沒有考慮到中國農曆閏四月的問題,出現計算邏輯錯誤,以至於多款三星手機系統崩潰,他的手機也不例外,“手機亂碼無法重啟,附近又找不到三星維修點,只好在家附近找了一家手機維修店進行搶救。”

透過“刷機”,周繁的三星手機雖然恢復了正常,但手機內所有資料全部被清空。“刷機後沒多久,就看到微信好幾個群裡有人在討論這情況,才知道不止我一個三星手機使用者遇到這種情況。”儘管當天三星便將BUG修補好,但周繁仍無法接受,在他看來,這是三星手機區別對待中國市場的又一明證,“但凡上點心,本地化做得好一點,都不應該出現這麼低階的錯誤。”

另一個老使用者劉麗也覺得三星有些做法“太兒戲了”,“出現大規模系統崩潰的bug,是很嚴重的問題,要是其他友商發生這種情況,使用者不罵到公司上層出來道歉都說不過去。”2016年三星手機的電池爆炸事件,就因為草率處理,深深的傷害了中國使用者,多年過去了,三星也沒有吸取經驗教訓,並有所改進。“這起事故也沒有被三星當作重大事件,最後的處理也是不了了之。三星這算是憑實力勸退使用者了。”

隨著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手機品牌的崛起,三星手機就成了可替代性很強的產品,

近幾年來,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可謂節節敗退。在關於國內季度手機廠商出貨量及市場份額的各大行業報告中,由於排名前五名的廠商才會被單獨列出,所以這些報告裡看不到三星手機的身影,它只是被集合歸納至“其他”一欄,而這種情況,已經持續有數年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三星手機在2002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剛開始很受歡迎,很快就擠進總銷量前十名。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釋出的資料顯示,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峰值出現在2013年,為19。7%,隨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受電池爆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2018年,三星的市場份額跌至0。8%,雖然個別季度內三星手機市場份額會從不足1%的份額回升在1%之上,但總體已經不足掛齒了。

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前五名的席位被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牢牢掌控著。據IDC中國季度手機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及2020年,上述五家手機廠商所佔市場份額合計分別為93。5%和96。5%。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市場份額的流失,必然帶來線下專賣店和維修站點的萎縮,周繁說,“之前一條街上都有好幾家手機店鋪掛著三星的牌子,現在基本看不到了。三星手機的維修站點也是少之又少。”

上週,劉麗路過一家三星體驗店,還特意進去轉了一圈,沒想到一位銷售給她推銷手機的其中一個理由是,“滿大街的蘋果和國產手機,三星手機個性要更強,不會擔心撞機問題。”劉麗有些哭笑不得,“三星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表現不好,竟然還成了優勢,有點意思。”

公開資料顯示,從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韓國三星電子就在中國投資建廠,但在2018年和2019年兩年期間,三星電子先後關閉了位於深圳、天津和惠州的智慧手機生產廠,惠州工廠的撤離更是意味著,三星在國內再無手機生產廠。

雖然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很差勁,但其仍是全球手機市場的“老大”。IDC釋出的2020年全年全球手機跟蹤報告資料顯示,三星在同比下滑9。8%的情況下,仍以2。66億臺的出貨量,以及20。6%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位。

這也是三星連續9年佔據第一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

三星在手機制造業還存在著全產業鏈優勢,特別是在晶片、儲存、顯示屏、攝像頭等智慧手機所必備的關鍵零部件領域,三星都有很強的話語權。

尤其是螢幕,國產手機的旗艦機,基本都採購了三星OLED螢幕。也就是說,雖然消費者不買三星手機了,但手機廠商都在買三星的手機配件。

三星電子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包括晶片業務在內的裝置解決方案部門營收為25。82萬億韓元(約合231億美元),包括手機業務在內的移動部門營收為29。21萬億韓元(約合262億美元),兩者基本持平。三星電子表示:“隨著OLED顯示屏從旗艦機型向入門級產品擴充套件,顯示屏業務的利潤得到了改善。”

三星手機敗走中國

隨著越來越多的老使用者離開,三星手機的使用者基數正在不斷萎縮。

自稱三星“忠粉”的劉麗,從第一臺智慧機開始到現今,用的都是三星手機,“2012年買的S2,此後還換了S7和S10,使用效果都不錯,所以去年,也買了剛開售而且口碑都不錯的S20。”

三星S20的顏值和螢幕都不錯,但128G的記憶體不夠用、25W充電有點慢,手機用久還會發燙,“用了一段時間,大致還滿意吧,但我下一部手機肯定不會考慮三星。”

劉麗不再青睞三星手機的原因,與周繁差不多,就是與手機有關的“糟心事”太多了,“手機到手沒幾天就遇上‘閏四月’大規模系統崩潰的bug,好在我還有備用機,沒有第一反應跑去刷機。雖說事情當天就解決了,但這個錯誤實在太低階了。”

此外,劉麗對於三星手機的控價也十分不滿意,“先不說港版和國行版歷來存在著千八百元的差價,就以國行版來說,手機去年3月在國內發售,我4月線上下花近七千多元買的,不到倆月時間就降到了五千多元,無論是蘋果還是國產手機廠商,我還沒見過哪家跳價這麼快,力度這麼強。”

“價格控制不好也就罷了,售後問題也是一團糟。即便三星手機現在在國內賣的不好,但是售後也不至於和友商們差距那麼大吧?”劉麗在今年年初因手機後攝像頭進灰問題聯絡過三星的售後,週末先是去的體驗店發現工程師不在,然後去另一家有三星掛牌的授權店,結果進去後發現三星專櫃前沒人。“想著打電話預約一下,結果當天上午電話一直佔線。最後隔了差不多一週,才找了個我和售後都有空的時間將問題解決。”

“現在還用三星手機的人,真是太小眾了。絕對是真愛。”周繁說,在2016年“爆炸門”之後,很多三星使用者就棄之不用了。那時,他也產生過換手機品牌的想法,不過,並沒有馬上付諸行動。

2016年8月,全球各地都有傳出三星Note7爆炸事件,同年次月,三星宣佈在全球召回已銷售的Note7手機,但以“國行版Note7採用不同電池供應商”為由,稱中國並不在召回名單內。話音未落,國內就接連發生兩起國行版Note7爆炸事故,但三星官方仍堅持迴應,推斷該產品損壞是因外部加熱導致,並在事故發生數日後仍聲稱國行版Note7是安全的,三星公司沒有對中國使用者採用雙重標準。

三星這種很惡劣的做法讓國內群情激奮,各大媒體均對此口誅筆伐,中國消費者也開始維權。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中國區的三星Note7還是被全面召回,但這對三星手機的企業形象還是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進而極大程度上降低使用者對其品牌的好感度。“當時,很多人都很氣憤,也因此不再使用三星手機。”周繁說。

業內人士張東奇介紹,“爆炸門”事件只是加速了三星手機的敗退,事實上,隨著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三星手機在2014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IDC資料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三星手機在國內以7。9%的市場份額跌至第五名,而在2013年第三季度,其市場份額仍有18。8%。從各廠商2014年的出貨份額資料看,小米以12。5%位列第一,三星以12。1%緊隨其後。但前一年資料顯示,小米出貨份額只有5。3%,而三星卻有18。7%。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國內品牌價效比要高得多,服務也要好得多,擊敗三星手機,是必然的。”張東奇說,除了自有生態的蘋果,需要消費者去適應外,其他的國外手機品牌,進入中國後都面臨一個本地化的問題,比如,中國消費者喜歡的群發信息功能,還有愛用快捷鍵等使用習慣問題,三星等品牌的系統都做得不好。

三星墜落的那些年,正好是國產手機迎頭趕上的那幾年。華為憑藉強大的研發能力,做出了足以和蘋果一較高下的手機;小米靠營銷起家,以“低價高能”吸引眾多“發燒友”;OPPO和vivo透過遍佈全國的線下渠道和鋪天蓋地廣告營銷,也迅速攬獲眾多擁躉。

從全球手機出貨量來看,2010年之前,還是以2G手機為主,3G手機銷售量在2010年一季度才首超2G手機,滲透率達到50%。單看中國,因為3G商用時間晚,到2012年8月,國內3G手機出貨量才超過2G手機,實現50%滲透率。

“2012年之後,市場雖然還在增長,但已經不能再翻倍了。加上玩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劇烈。”張東奇說,在國內手機的戰場上,三星還不是最慘的外國品牌,像LG、HTC、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都不在了。而且,國產品牌倒下的也不少,如錘子、金立、酷派、樂視等。

也曾冠絕群雄

“在十幾二十年以前,三星可以說是大多數年輕手機使用者夢寐以求的品牌。”42歲的李慧珍回憶道,2000年之前,市面上還是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居多,但在2000年之後,她發現周圍親戚朋友討論手機購買時,在眾多耳熟能詳的品牌中開始出現三星手機的名字,而且憑藉著絢麗的外殼以及高昂的價格,三星手機與“潮流”和“高檔”等代名詞關聯起來。

“那時候手機最大功能就是打電話和發簡訊,所以質量和外觀是挑選手機時最關注的點。質量方面當然是諾基亞口碑最好,但是在外觀上顯然三星要更勝一籌。”李慧珍告訴燃財經,她人生中第一臺手機便是水貨版的三星手機。“雖然手機型號忘記了,但是印象很深刻,那是2001年,那年我考上大學,家裡人答應要給我購買一臺手機以方便通話,在轉了好幾個手機賣場後,我看上了一臺三星手機,磨了家裡人好久才答應給買的,因為我父母那時候想給我買一臺質量好的諾基亞手機,但我嫌諾基亞顏色太醜了。”

三星手機是在2002年才取得了國家外經貿部頒發的“內銷許可證”,在此之前,三星手機只能透過進口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在當時,由於行貨版三星手機進口數量有限、關稅偏高等原因,水貨版三星手機在市場上有很多。所以國內市場不少三星使用者和李慧珍一樣,購買的是“水貨版三星”。

在廣東某地電器城從事多年電子產品銷售的謝克麗告訴燃財經,早十幾年前,水貨版的三星手機在市面上確實很氾濫,“2002年前後幾年,我在廣州大沙頭賣過三星手機,檔口賣的三星手機,只有一成三星手機是上級經銷商給的A貨(透過正規渠道進的貨),其餘的大部分是水貨,都是當時老闆從別的渠道進的貨。”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據謝克麗介紹,前來檔口購買水貨版三星手機的顧客不少,“三星手機水貨橫行”的現象算當初那個時代的一個印記,“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時候的三星手機面向的是國內高階使用者,加上三星當初在國內沒有工廠,所有都依靠進口,關稅及運輸成本進一步拉高了手機售價,所以選擇價格更低但質量不變的水貨是那時候大部分消費者的選擇。”

三星手機在當時吸引年輕人的法寶,除了顏值因素外,還有出新的速度快。“在那個時候,三星手機就能做到幾個月出一款新品,相比之下,諾基亞的更新換代速度則遜色得多。”謝克麗回憶道。

謝克麗在2010年離開廣州回老家發展後,在當地開了一家手機零售店,售賣的手機品牌很多,三星自然也在其中,“三星手機在2014年之前賣的都不錯,但後來買國產手機品牌的顧客越來越多,我也就開始有意識減少三星手機的進貨。”

“但要說對市場打擊最大的,肯定還是Note7手機爆炸事故,打那之後,三星手機銷量直線下滑,現在我的門店都不賣三星手機了。”謝克麗說,2017年全年,他店裡的三星新機型賣出去不到5臺,“還是三星自己的營銷問題比較大,我們當地,OPPO和vivo的門店在農村的鎮上都能看到,而三星的授權店屈指可數。再者,三星手機的價格控制得很差勁,我作為零售商,平常都不敢壓三星的貨,降價太快了。”

曾在廣東惠州三星智慧手機生產廠工作近十年的王力勇告訴燃財經,惠州工廠的關閉在意料之中,“惠州工廠的出貨量是國內最大的,之前,我們都不愁沒活幹。但在2014年之後,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開始萎縮,手機銷量下滑,雖然我們生產不大受影響,但絕大部分產品向外出口,自然而然導致成本的急劇拉高。加上用工成本也在逐年遞增,轉移工廠太正常不過了。”

正如王力勇所言,近年來,由於三星裝置在華銷量下降而導致的物流成本增加,以及國內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三星有意將低端製造業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國家。除了在華的三星智慧手機工廠接二連三關閉後,膝上型電腦工廠和電視工廠也在2020年先後停止運營了。據三星集團財報資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三星集團在中國共有33家合併子公司,其中15家子公司從事與製造相關工作。

手機廠商離不開三星

面對市場份額極度萎縮的問題,三星手機其實也想以“王者姿態”重新回到中國市場,但道路並不平坦。

2019年三星Galaxy A8s釋出會上,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對外宣佈,“We are back。”

2020年,三星在報紙上投放整版Galaxy Note20 Ultra 5G手機廣告,右下方的廣告詞是“做中國人民喜愛的企業,貢獻於中國社會的企業”。

同年9月,售價27199元的Fold2 Thom Browne限量版用了4分鐘全部售罄首批預售。

這些都被看作三星手機有意重返中國市場的聲音,但無奈“雷聲大雨點小”,市場雖然對此有所反應,但顯然並不明顯,據IDC資料顯示,2020年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中“其他”一欄僅有3。5%,其中便包括三星手機。而且,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的新品銷售,不僅需要提前預約,而且開售當天基本是“秒沒”狀態,壓根不用等4分鐘才將首批預售售罄。

與大眾熟知不同,

三星並非只是手機廠商,而是一家頂尖的計算機硬體研發和製造企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三星就確定將家電、電信和半導體作為其核心業務,雖然移動手機業務是三星在上世紀90年代初才開始佈局的,但其發展勢頭保持良好,在早些年一度為三星集團創造了一半以上營收。

三星2020年年報資料顯示,2020年三星半導體產品淨收入為72。8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156億元),淨收入佔比只有30。8%的半導體產品貢獻了52。24%的營業利潤,半導體產業也順理成章成為三星的“現金牛”。

三星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企業,不單生產自家的手機晶片,還為另一晶片巨頭高通代工。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以半導體供應商2020年收入進行劃分,其中排名前十名的企業分別為:英特爾、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德儀、聯發科、鎧俠、英偉達。三星電子在2020年市場佔有率達12。5%,且進一步縮小與英特爾之間的差距。

三星手機在中國:一個月賣了2000萬部,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在它們!

一部手機需要幾百個元器件,螢幕、記憶體、晶片、攝像頭等幾樣關鍵元器件,三星都佔到不小比例的市場份額。近幾年,三星憑藉其對供應鏈的控制,在手機市場的競爭中,佔據了不少的優勢。

2016年,三星計劃退出LCD業務,轉向售價更高的OLED業務,並迅速成為龍頭企業,當時,三星的OLED螢幕,幾乎佔到市場95%以上的份額,這意味著,如果廠商想要使用OLED螢幕,除了三星,幾乎沒有第二選擇,而一旦三星缺貨,手機廠商除了換屏,只能等待。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在2016年,三星中國所在的大樓,進進出出的客戶明顯增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奔著三星電子下面的供應鏈管理團隊而來。

據韓國媒體報道,將在今年中下旬釋出的IPhone13所需要的LTPO OLED螢幕將主要由LG display和三星display共同承擔。此外,OPPO Find X3、一加9 Pro等國產高階機,用的也是三星的 LTPO OLED螢幕。

此外,三星也在加大晶片代工領域的投入。今年5月13日,三星電子對外宣稱,計劃到2030年在非儲存晶片領域投資17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750萬億元),將加快先進晶片代工製造工藝的研發和生產線建設,三星還在一份宣告中表示,位於首爾南部平澤的第三條晶片生產線將於2022年下半年完工。而早在2019年底就有外媒報道,三星電子計劃在未來10年投資1160億美元,大力發展晶片製造業務,進而為科技巨頭們代工晶片。

藉助自家生產或代加工的零配件,三星仍活躍在國內手機市場上。就連計劃下一臺手機不再考慮三星牌子的劉麗也直言,“不過就算是要買其他品牌手機,我也會選擇由三星提供頂級螢幕的那家。三星螢幕還是極其具備優勢的。”

但是三星零配件與三星手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三星想要重回中國市場,必然不是隻停留在充當其他友商的上游供應鏈上。但對於國產手機品牌來說,三星最好就只是一個零部件的供應商。

事實上,前幾年,國產手機品牌就已經在全球市場上與三星展開競爭。比如,印度手機市場的龍頭寶座,早在2019年第二季度時便被小米攻佔,雖然在2020年,三星趁小米無法保證供貨之際,三星增加中低端的產品種類朝著印度市場發起進攻,拿回第一,但就目前而言,顯然雙方仍處於酣戰中,未能分出勝負。

“如果沒有制裁,我們可能去年在智慧終端領域就成為全球第一。”去年一次媒體採訪中,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如果不是因為2019年美國突然施加的各種技術貿易限制,導致華為的手機產品在國外無法使用谷歌服務,華為的國內外市場份額總和應該已經超越蘋果三星了。

餘承東還說,“美國的制裁,讓我們從一個沒有生態的硬體公司,成為一個有生態的公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遙遙領先對手。”

如今,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正在努力解決供應鏈的問題,這對於三星來說,可不算是好訊息。一旦螢幕、晶片等技術得到突破,手機廠商還用不用三星的配件,就會是一個更讓三星撓頭的問題。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文中張東奇、劉麗、王力勇、李慧珍、謝克麗、周繁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