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編者按:

6月2日,華為宣告了HarmonyOS 2的正式亮相。

鴻蒙系統是什麼?相比於安卓和 iOS,它是否能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其最終命運又會如何?

今天三節課推薦一篇文章,為大家介紹鴻蒙系統,究竟要做什麼,為什麼做,又做得如何。

6月2日晚上,華為正式釋出了HarmonyOS 2(鴻蒙系統),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終於來了。

長達1個多小時的釋出會,主要就是講鴻蒙系統究竟是個啥,又能做點啥。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用一句話概括鴻蒙系統:

網際網路時代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下載不同的App,即組裝不同的軟體。鴻蒙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要,組裝不同的硬體,呼叫不同裝置的能力。

啥意思?大約15年前,我們用的是老式三星、諾基亞手機或者小靈通,機子裡面有什麼功能都是自帶的,我們只能用那些功能。但自從換了智慧機,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下載各種App到手機上。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如今鴻蒙系統的出現,讓手機再一次升級。

這一次怎麼升級?現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有很多智慧裝置,比如手機、電腦、平板、智慧穿戴、攝像頭等,各個裝置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和操作方式,你用哪個裝置就得開啟哪個裝置的作業系統,這很繁瑣。如果不是自家生態的,一個裝置要連線另一個裝置,過程也是很複雜。

總之就是體驗不美好。

釋出會上,王成錄分享了一個數據:買了智慧產品的消費者,真正安裝它的App的消費者不到10%,而這些安裝了App的消費者,真正使用了它的功能的人,又不到5%。

但如果用鴻蒙系統呢?

只要是安裝了鴻蒙系統的裝置,都可以實現互聯,不用再開藍芽、 開啟App、點連線等這麼麻煩的操作了,只要“一拉”“一碰”就能互聯。

但如果華為的鴻蒙系統僅僅只是基於OpenHarmony(開源鴻蒙程式碼)研發出來的一套系統,僅僅就是將鴻蒙系統內的各個裝置的連線更加便捷一些,那它的顛覆性究竟在哪裡?

事實上,面對鴻蒙系統的釋出,其他手機廠商並不買賬。

目前僅有魅族宣佈與鴻蒙進行合作,魅族被視為手機市場的“others”,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華為是短暫登頂全球第一的手機廠商,後因為美國斷供晶片事件,導致晶片不足,最終導致華為手機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暴跌至4%。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鴻蒙系統是出來了,但華為自身的手機市場份額十分有限,也難怪很多網友操心

“要是別家手機廠商不用,鴻蒙怎麼可能成功”。

也有一種說法是“別家大廠擔心用了鴻蒙系統會被美國製裁”。當然,也有可能是“大家都是對手,我憑啥用你的”。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在這場釋出會之前,圍繞鴻蒙系統的討論也十分熱鬧。

有人很激動,被iOS和安卓控制十餘年之後,我們終於有自己的鴻蒙系統了,在今後的作業系統市場,將很快形成華為鴻蒙與谷歌安卓、IOS三足鼎立的格局。

也有人一臉嘲諷,這所謂鴻蒙,究竟跟安卓有什麼區別?不過是安卓套機罷了。

面對這些吹捧聲和質疑聲,小巴聯絡了三位大頭,讓他們來介紹一下究竟鴻蒙系統要做什麼,為什麼做,又做得如何。

科技自媒體萬能的大熊表示,

鴻蒙系統的重點根本不在手機,而且它做的是安卓做不到的事: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我看到很多人討論鴻蒙,都在圍繞“鴻蒙是不是套殼安卓”“別的手機廠商不用鴻蒙,華為是不是失敗了”等類似話題,其實這些話題沒有意義,並非重點。

從本質上說,鴻蒙系統跟安卓、iOS不是一回事,鴻蒙做的是安卓做不到的事,真正要實現的是萬物互聯。

舉個例子,我們用手機跟家人影片通話,一碰傳到顯示器上,效果會好很多。接下來問題來了,雖然顯示器上顯示了更大的畫面,但你還是要舉著手機,因為是用手機前置攝像頭來影片的。

如果是鴻蒙,就可以直接呼叫顯示器上的攝像頭和麥克風,可以直接把手機放到一邊去,單純靠顯示器來進行影片通話。這一點安卓沒法做到。

再比如,手機的愛奇藝影片可以流轉到顯示器上,有人問“這不就是投屏嗎?”區別在於,你可以用滑鼠和鍵盤,在顯示器上控制愛奇藝的播放、暫停、釋出評論等,而你並不需要在顯示器上安裝一個愛奇藝。這也是目前的安卓做不到的。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將智慧化,比如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烤箱等,如果全部用手機來控制的話,人就會很累、很麻煩。

之前有人覺得這個中心可以是音箱,也有人覺得中心是電視,但現在也有人覺得是大屏音箱或者牆上的單獨中控,小度都做了一個來控制智慧家居。

但華為鴻蒙系統的核心是做了個伺服器,

將各種智慧工具放到一個池子裡,隨時呼叫。

比如,我們的智慧手錶、窗簾、空調透過鴻蒙系統相連線,當手表檢測到我們睡覺了,它就會將空調調整到睡眠模式,再比如手錶感知到人的體溫和心跳有變化,就會通知窗簾開啟等。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所以,過去的時代是人們被手機拴住的時代,而在未來的時代,是讓人們離開手機的時代。

鴻蒙最大的價值在於,重構了裝置與裝置之間的連線和通訊,也就是裝置流轉,並實現各裝置之間的協同管理。理解了鴻蒙系統功能上的獨特之處,也就能理解華為在戰略上的不同之處。

從概念層面說,OpenHarmony、HarmonyOS以及HMS是三件事情。

第一個,OpenHarmony是鴻蒙開原始碼,華為已經將其捐給了由工信部主管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已經是一個國家專案。

類似原生安卓,誰都可以用。

這意味著,OpenHarmony不用擔心推廣問題,未來關於國產化的系統,軍用的、民用的、醫療的、電力的、石化的各種所有帶系統的裝置,可能都是鴻蒙開發的。對於百姓則是智慧家電,大部分都有可能是基於鴻蒙開發的。

第二個,HarmonyOS,就是昨天華為釋出的鴻蒙系統,

是屬於華為的,也不可能共享給別的手機廠商用。

第三個,HMS是華為生態的商業體系架構類似GMS,比如現在華為手機上有“我的會員”“錢包”“生活服務”等,這些都是基於華為提供的服務,這才是華為商業層面的東西。

從現階段來說,華為鴻蒙系統HarmonyOS想要成功,必須具備兩個核心:

一方面是技術的完善,另一方面是生態的建設。

除了手機生態,還要做到各種智慧裝置逐步採用鴻蒙系統,這對鴻蒙的成功很重要。

鴻蒙系統體驗者鄭依行在體驗之後說,

鴻蒙系統就如絲滑般流暢,但也有需要改進之處: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一直以來,安卓努力了很多年,但從未在系統流暢度上比過iOS,蘋果也老拿iOS的流暢度來做文章。

而對於華為鴻蒙OS,熱度只增不減的原因不僅僅因為它是國產,要知道在網際網路、手機、電腦等多終端裝置間通用,這是蘋果、谷歌、微軟等巨頭們多年以來努力實現,但未能實現的目標,如今的這個特性,華為實現了。

我客觀評價一下體驗鴻蒙OS 15天后的一些看法。

先說6個優點:

1. 確實更省電了。

不玩遊戲持續亮屏體驗了1個小時,耗電7%,同時夜間同樣更省電,比如夜間飛航模式,待機只需要1%的電,然後對比EMUI夜間飛航模式耗電是3%。

2. 不隨便殺後臺。

比如某天氣桌面外掛小元件,在EMUI11時,不自動更新天氣預報,更新鴻蒙系統後,基本上一小時重新整理一次,感知非常明顯。

3。 在相容安卓軟體方面做得挺不錯,

內建軟體佔用記憶體更少。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4. 隱私保護更強了。

比如你在打字的時候會提示某某輸入法正在使用您的位置資訊,狀態列某某應用正在使用攝像頭等等。

5. 絲滑般的流暢度。

就像90Hz的iOS一樣舒服,開啟資料夾後彈出的對話方塊更透明瞭,動畫切換更流暢,音質大幅提升,澎湃音效迴歸,桌面有保密紋,應用介面沒有保密紋,切換主題後保密紋會消失,截圖會一直有保密紋。

6. 相容性。

眾所周知安卓是基於宏核心,而微核心的鴻蒙,子程式的執行互不干擾,這樣的話穩定性更流暢。而且系統升級快捷,資料和記錄原封不動都在,確實不錯。

需要最佳化的項:

1.

色溫上跟EMUI是有區別的,目前還很不適應鴻蒙的色溫,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

2.

還是有一點會掉幀的跡象,整體體驗來說非常的絲滑,但是偶爾會象徵性地卡頓一下。

3.

打遊戲會誤觸,下拉狀態列時,居然會同時觸發遊戲助手,這個遊戲體驗不是太好啊。

4.

安裝後,攝像頭附近有略微的發熱現象,會持續15分鐘。

目前的體驗就是這麼多,流暢度來講確實比EMUI要好很多,不過依然存在一些待最佳化的項。

DCCI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認為

,鴻蒙系統是華為通往全球生態巨頭的入場券:

“看完華為釋出會,我想把手機刷成鴻蒙了!”

鴻蒙對於華為的意義不僅僅是手機。

看看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巨頭,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提供作業系統的,一類是平臺性企業。

最牛的是二者兼具的,比如市值排名前三的蘋果、微軟和 Google都是這樣。

對華為來說,平臺有了,就差作業系統,這不是卡脖子不卡脖子的問題,這是一張通往全球生態巨頭的入場券。

這幾年,蘋果已經不再硬扛,開始服軟了,從每個季度的財報可以看出,軟體和服務在蘋果收入中的佔比,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所以,鴻蒙系統更大的意義在於,倒逼華為改變直接售賣硬體的業務模式,擺脫晶片封鎖帶來的業務風險。透過鴻蒙系統實現業務的延續。

不再硬扛,開始服軟,軟硬兼施,這不光是蘋果的趨勢,也是華為的趨勢。

未來10年,最大的機會還是在智慧汽車。全球科技巨頭紛紛下場造車就是最好的例證。

中國的科技網際網路巨頭們更是熱鬧,在今年年初,誰造車是新聞,到了現在,誰不造車才是新聞。

對於華為,鴻蒙系統就是其撬動智慧汽車業務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