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克隆技術已經擱淺研究研究

首先看看我們國家對克隆人技術的態度,“不贊成、不允許、不支援、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實驗,但不反對治療性克隆。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美國眾議院也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進行關於是否禁止所有形式(包括生殖性和治療性的)人類克隆的投票,但每次眾議院與參議院的分歧都導致兩個對立的提議(“完全禁止克隆人”與“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同時擱淺。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馬斯克的晶片技術無論多麼先進,預示著也是隻能依附於治療功能之上

有訊息報道,Neuralink將於2021年開始完全植入式神經介面系統的人體試驗。馬斯克介紹,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在猴子上進行測試。其第一個應用場景是透過在大腦中植入晶片從而幫助癱瘓患者控制智慧手機或電腦。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而未來,它還將用於治療癲癇、帕金森等疾病,甚至為盲人提供“豐富的視力反饋”。但這仍然不是最終目的,馬斯克表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於改善人類思考和交流的方式。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馬斯克敢於想常人所不敢想,執行力極強,而且善於透過商業運作,把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緊密結合起來,互相促進。“特斯拉和SpaceX就是運用這一戰略的成功典範,預計NeuraLink也會走這樣的道路,值得密切關注。

Neuralink在實現這一目標的研究程序分為三個層面

發明足夠鬆軟的電線,可以隨著大腦移動而不會造成損傷;

研製出縫紉機一樣的機器將電線縫入大腦外表面,或大腦皮層;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打造可以翻譯大腦活動的超級晶片。就目前馬斯克披露的資訊來看,研究已經走入到了第三個層面。

馬斯克組建Neuralink的初衷為攻克侵入式腦機介面技術即BIC(Brain-Computer Interface),它的工作原理基於一個重要的事實:大腦神經元產生的訊號,是以電流的形式傳導的,並能夠被捕捉和識別。

其實早在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查爾斯·雷伯(Charles Leiber)帶領的研究小組就在BIC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在科技期刊自然奈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論文表示,他們研製出一款網狀電子聚合物,可以透過微米級針頭注入到生物結構中,比如大腦。

馬斯克大腦晶片,加上克隆技術,意味著人類離永生更近一步了!

或許正是科學界在BIC上實現的這一突破讓馬斯克看到了腦機介面從工程突破向科學進步跨越的可能性與應用前景,於是Neuralink便在2016年應運而生了。

同年,馬斯克在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盛會Code Conference上提出了關於“神經織網(Neural Lace)”腦機介面的想法,而這一靈感來源於蘇格蘭小說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科幻作品Look to Windward。而查爾斯·雷伯的研究恰恰讓馬斯克看到了他理想照進現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