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早在2016年,以ofo、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企業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狂熱的共享經濟浪潮。當時共享單車也成為了資本市場瘋狂追逐的風口,整個行業一時風光無限,眾多共享單車企業紛紛在這個沒有太高技術門檻的市場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此時的哈囉單車雖然也已入場,但鋒芒遠不及兩位帶頭大哥,於是哈囉選擇了一條類似拼多多的成長之路,主攻摩拜跟ofo勢力較小的二三線城市。之後,隨著共享單車市場大變天,從摩拜、ofo雙雄爭霸逐漸演變成為現如今哈囉、青桔、美團三巨頭分庭抗爭。

但隨著哈囉赴美IPO,共享單車市場可能還會迎來新一輪鉅變。不過在我們看來,哈囉出行之所以敢於衝擊上市,離不開其背後資本勢力的推波助瀾。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哈囉出行衝刺

IPO

背後,離不開資本推波助瀾

哈囉出行雖然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後來者,但是其成長經歷可以稱之為“順風順水順財神”。一直以來,哈囉出行就頗受資本市場的青睞,能夠從共享單車大戰中堅持下來的,如果沒有強大的資本當靠山,想必任誰都不會相信的。

事實上,早在競爭最為激烈的階段,要不是GGV、愉悅資本、磐谷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在背後支援,哈囉出行可能早就“折戟沉沙”了。不過,哈囉隨後選擇賣身永安行也是有些出人意料。2017年10月24日,永安行官宣:“參股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哈囉單車運營方上海鈞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由前者受讓後者100%股權。”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這次運作,看似好像是永安行為了鞏固自己在共享單車市場中的地位,但實際上,在永安行當時披露的招股書中顯示,2016年共享單車僅為永安行帶來36。8萬元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也只有0。05%。也就是說,共享單車對於永安行並不重要。

但是,想得到哈囉單車的,其實並不是永安行而是螞蟻集團。因為在後來,透過一系列融資調整後,螞蟻金服成為了哈囉出行的最大股東,同時還拉來了復星集團、春華資本等投資機構,為哈囉搖旗吶喊。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好在哈囉也算趕上了共享單車大變天的機遇,迅速竄至第一梯隊,如今又開始衝刺IPO。可以說,哈囉能夠獲得衝擊“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機會,少不了螞蟻集團在其背後指點江山,畢竟如果論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能力,阿里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只要哈囉一旦成功上市,那麼螞蟻無疑將會成為這場資本亂戰中的最大受益者。

用連年虧損的業務“畫大餅”,投資人會買賬嗎?

回到哈囉衝刺IPO這件事上來,根據招股書顯示,哈囉出行在去年的總交易金額達到了130億元,年度交易使用者為1。83億,總交易數達52億次。如果按照總騎行次數51億次來計算,那麼哈囉出行在去年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兩輪共享服務平臺。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不過,跟“前輩”摩拜、ofo一樣,哈囉同樣也陷入了“虧損詛咒”。據資料顯示,哈囉出行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的營收,分別為21。14億元、48。23億元、60。44億元,錄得淨虧損分別為-22。08億元、-15億元、-11。33億元。不難看出,如何實現盈利是哈囉未來的最大難題。畢竟,現如今哈囉是靠共享單車這個故事給投資人“畫餅”,如果未來沒有合理的盈利模式,試問有多少投資人會選擇跟進呢?

究其原因,共享單車雖然市場需求大,流量高,但是毛利水平實在一般。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團雖然收到了摩拜,但是並沒有指著共享單車業務能夠達到多高的盈利水平,只是想借助單車巨頭的流量,為整個生態引流。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所以說,哈囉要想出圈,必須得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來看,除了共享單車、電動車業務之外,哈囉還拓展了以順風車為主的四輪車業務。並且根據招股書披露資料顯示,哈囉順風車業務在2020年實現營收4。6億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長131。2%,毛利為3。8億元,同比大增長167%,可見,四輪車出行生意意外成為了哈囉最主要的利潤增長點。

說到這,我倒是真的為滴滴覺得可惜,畢竟滴滴也在共享單車市場進行了佈局,而且旗下的青桔單車也是三巨頭之一,只不過滴滴入局共享單車市場,也只是為了填補其在共享出行市場的缺失,讓整個出行生態顯得更完整罷了,不然滴滴要想上市,可能都不需要跑到美國。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有摩拜、ofo前車之鑑,

哈囉

能否獨善其身?

從目前看來,共享單車存活的方式只有靠資本不斷輸血,自我造血是一個短期難以實現的“偽命題”。所以,也就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共享單車不應該作為一個單獨的業務形態存在,而是應該成為平臺或者生態當中的流量匯入工具。當然,這個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共享單車“燒錢”的速度大家有目共睹。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縱觀共享單車的發展史,摩拜跟ofo曾經打得火熱,但是突然一家被收購,一家直接“消失”,只留下了堆積如山的一堆“廢鐵”以及排著隊等退款的使用者。有些共享單車企業曾經在花錢上更是秉承大手大腳的原則,但在盈利層面卻遲遲沒有新的突破,總是覺得使用者群體在,沒錢了就漲漲價,那麼自己就是安全的,結果這個思維直接拖累了整個企業的創新發展。

回到哈囉出行身上,就算上市成功,也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了,或者可以漲價收錢了。因為漲價只是能短期內提高企業的營收與利潤,並不利用長期發展。就像之前人民日報點評共享充電寶頻繁漲價一樣,企業應該把心思用在如何提高使用者體驗上。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但就我們第一觀點科技網觀察到的情況,目前在石家莊地區的共享電動車市場,基本被哈囉、美團、喵走出行、小遛共享所佔據。其中,美團跟小遛共享騎行單價最便宜,1小時僅為2元,而喵走出行收費是1小時3元,哈囉電動車是1小時2。5元。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美團跟小遛電動車數量足夠多,使用者為什麼去選貴的電動車呢?再者,規模越大成本均攤才會降低,試問哈囉的定價方案是否合理,恐怕有待商榷吧?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再者,共享單車曾經屍橫遍野的情況,想必大家在當時也是覺得觸目驚心。而這幾年隨著某些平臺監管力度又開始放鬆,一些亂擺亂放的現象再次出現。就目前來看,單靠設定停車點很難滿足道路整齊劃一的目的,但如果增加運維人員,成本肯定會上升,不過如果放著這些亂象不管,當地部門會允許企業繼續增加投放的車輛嗎?肯定不會!尤其在哈囉上市之後,大家認為監管部門會先找誰來“開刀”呢?

哈囉出行衝刺IPO,“respect”摩拜跟ofo兩位前輩?

寫在最後

我們認為,哈囉出行在上市之後,並不意味著共享出行故事的完結,而是新篇章的開啟。因為在上市後,哈囉出行要儘快找到共享經濟與商業屬性之間的平衡,畢竟共享經濟本身沒有問題。所以,如何在共享經濟中創造出合適的商業價值,才是哈囉出行接下來需要重點攻克的課題。只有持續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哈囉出行才能真正成為行業的領導者,而不只是資本市場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