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華為高管因不當言論遭免職,企業陷入輿情危機如何自救?

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造車勢頭正猛,為了爭奪智慧駕駛領域人才可謂下血本。就在“搶人大戰”白熱化之際,華為卻宣佈免去智慧駕駛總裁蘇菁職位。究其背後原因,還要從不久前落幕的2021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說起。

在此屆大會圓桌交流環節中談到智慧駕駛技術與安全時,針對此前的特斯拉事故,蘇菁表示:“機器進入人類社會和人類共生的時候,是一定會造成事故率的,講難聽點就是‘殺人’,只是說我們要把它的事故機率降到儘量低。從機率上來說,這就是一件有可能發生的事。”

華為高管因不當言論遭免職,企業陷入輿情危機如何自救?

用“殺人”這樣的字評價友商,與詆譭無異,有媒體曝出,華為因此收到來自特斯拉的律師函。而蘇菁的言論也正好觸及了任正非的底線,任正非一再強調:華為不當西楚霸王。

其實這也不是蘇菁首次在公眾場合語出驚人了,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蘇菁曾表示“(華為)打死都不會做 Robotaxi(自動駕駛),現階段做 Robotaxi 的企業都得完蛋。Robotaxi 是結果而不是商業目標,中國市場打車體驗已經很好,自動駕駛並不會讓這個體驗更好”。

但事實上Robotaxi 是目前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廠商扎堆佈局的業務,國內多家自動駕駛廠商都在此領域有所佈局,如百度、小馬智行、文遠智行、滴滴等;國外有谷歌、特斯拉等廠商。

在輿論的重重發酵下,7月27日有媒體爆出,蘇菁已被任正非親自籤批免職。後經華為證實,蘇箐已就其個人不當言論進行了深刻檢討,卸任後將進入預備隊接受訓戰和分配。

就此,蘇菁在華為擔任智慧駕駛總裁生涯也隨之落幕。

心直口快還是桀驁不馴?

現實版“禍從口出”的例子遠遠不止蘇菁一個。

2020年11月21日,時任小米集團清華大學副校長的王嵋在一次演講活動上稱:“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

“屌絲”這個略帶諷刺的詞語,雖然在90後嘴裡經常自嘲式的講出來,但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冠以這一代年輕人,有些不合時宜。甚至讓人一時之間無法分清此話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接地氣還是陰陽怪氣?

更有老使用者感嘆道:“這麼多年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米粉。外人罵我們是屌絲,我忍住不哭。沒想到自己一直喜愛的品牌官方也覺得我們是屌絲。”

華為高管因不當言論遭免職,企業陷入輿情危機如何自救?

一句話直戳新老使用者的痛點,王嵋也算是捨我其誰了。

僅僅過了三天,11月25日下午,小米就釋出了公告,含王嵋的道歉信以及辭職申請。公告內小米還強調“米粉和使用者是小米最珍視的朋友”,並表示將“繼續加強內部管理,堅決維護使用者利益和公司的品牌聲譽”。標準的公關流程走完,事件的熱度慢慢回落,但“屌絲”這個詞卻和小米捆得越緊了。

還有最近,萬眾矚目的鴻蒙OS正式版本釋出之前,OPPO的某公關人員先是在微博“點評”鴻蒙系統,和微博網友進行了一番唇槍舌戰後,又在有眾多數碼博主的微信群中公然爆“粗口”辱罵鴻蒙系統,徹底激起了眾怒,在網友指責這名公關人員的同時也給OPPO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面對網路上巨大的壓力,這名員工四天後在微博上表示對華為誠懇的道歉,並且辭去了在OPPO的工作。

拋開鴻蒙系統問世對我國的重大意義不說,該員工的此番言論無疑也是對公關職能的褻瀆,公關理應是給公司“平事”的,不該是給公司“惹事”的,公關人員在外不能對自己的言行把關的話,外界對企業的信服力也會大打折扣。

華為高管因不當言論遭免職,企業陷入輿情危機如何自救?

企業陷入輿論漩渦,如何自救?

及時發聲

在不少公眾的認知裡,沉默即代表預設。現在資訊的傳播速度飛快,如果不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事件定調,造成資訊真空則會讓競爭對手和營銷號趁虛而入。謠言止於公開,信任源於透明,公開和透明是搶佔輿論高點的前提。因為此時任何不真實的負面資訊,對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表明立場

在輿論擴散之際,企業的態度也尤為重要,一要顧及到企業的利益方面,二是要考慮到使用者的情感方面。上述的幾個案例,企業都在事件發生不久後給出了處理結果,同時幾位當事人也都公開道歉。先不論是非對錯,企業主動承擔責任並表明立場的行為在公眾心中都會大大加分。

真誠溝通

企業處於危機漩渦中時,是公眾和媒體的焦點。一舉一動都被無限放大,因此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試圖矇混過關。例如OPPO那位公關人員,在微博引發爭論後,在微信群中更加口無遮攔,引發輿論二次發酵。如果一開始察覺到輿論走向並且在微博主動道歉的話,下場應該也不至於此。

抱團取暖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輿情中經常夾雜著大量的虛假資訊,而大部分網民無法辨別,很容易引起網民們的負面情緒。這時權威媒體和KOL在輿論危機中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他們既是資訊的傳遞者,也是事件發展的督導者,可以作為第三方力量來引導輿論的走向。

危機反思

危機得到控制並不意味著真正地消除危機,企業還需要在控制事態後,及時準確地找到危機的癥結,對症下藥,謀求治“本”。不能一次次等待病發作後,才開始亡羊補牢,其實已經晚了一步。如果能在“病症”初現時發現端倪,把風險扼殺在搖籃中,才不會引發更多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