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微信迴應讀取使用者相簿 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

日前騰訊微信被曝出在後臺反覆讀取使用者相簿的行為,事後微信方面解釋了這一操作的原因,否認竊取使用者隱私,並承諾未來不再使用該功能。

對於這些APP隨意使用使用者隱私的問題,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常見型別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必要個人資訊範圍規定》有明確界定。比如,即時通訊類的APP,可以收集的必要個人資訊只包括註冊使用者行動電話號碼以及賬號、即時通訊聯絡人賬號列表,而使用者相簿並不在其中。

然而,在嚴規和重拳之下,仍有鋌而走險和打擦邊球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在數字經濟時代,使用者的資料越來越有價值,利益使然。

使用者在明處,“偷窺”者在暗處。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不得而知。技術更新太快,不能等發現了新問題,才去叫停。僅靠完善法律法規和加強監管,很難及時、有效制止APP違法違規行為。

要防止新一輪的“偷窺”行為,監管和技術要結合起來。一方面,要推動APP服務商和手機系統開發者加強自律,定期自查自糾。另一方面,構建政府管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媒體監督、科技支撐的全方位綜合監管體系。

當下,資料價值與資料安全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可以預見,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偷窺”者可鑽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微信迴應讀取使用者相簿 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