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我國人的根”。

有一句話說得好,閱盡人世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才智之書”。

我們學易,千萬不能迷信,更不要有“命是天註定的”這種消極的主意。

我以為《易經》是國學的精華,是我們先人留下來的大才智珍寶。所以,我儘自己所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帶領我們讀懂《易經》的規矩和奧秘。

易經提醒你:恩裡生害,對這三個最親的人要“不念情意”一些,真有理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一、對兒女必定要不念情意一些。

《紅樓夢》有言:訓有方,保不定日後擇強梁;一個人的年紀越大,見過的工作越多;人是最易善變的精靈,有的人小時候很乖,長大了卻變得叛逆放縱;有的人年少時,好像目不識丁,成家後卻可以在社會上混得風生水起;有的人宦途亮光,前程大好,轉眼卻因貪腐變成階下囚。

人們都著重原生家庭的影響和教育,對一個人的終身會有決定性的影響,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老師,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血肉相連的親情,讓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對自己生命中的孩子,“愛不釋手”,人類對子女的愛遠遠勝過對父母的愛,這是人道也是生命的必定。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我國自古就有“慣子等於殺子”的格言,所謂“恩裡生害”,父母對自己的兒女過火“溺愛”,往往培養的是自私不通人道的“白眼狼”,孩子長大後“任性放縱”,“不懂得感恩和報答”,甚至做出圖謀不軌的工作,成為父母終身都放不下的心頭恨。

為人父母者,必定要懂得,真實地愛孩子,是把孩子培養成品質完善的人,仁慈的人,有責任心的人;而不是培養孩子的自私任性和懶散,長大後一無可取,甚至成為危害社會的渣子,所以對兒女嚴厲一些,少些嬌慣溺愛,看似“不念情意”,實則對兒女是真實的好。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二、對愛人必定要不念情意一些。

夫妻之間是持平的,誰也不是誰的保姆,誰也不是誰的奴隸,我喜愛你是期望得到愛的迴應,而不是成為你對家庭不負責任的理由,也不是我的支付就是天經地義。

在所有的感情聯絡中,一個人的勤勤懇懇,默默支付往往是培養的利令智昏的人和懶散的人,愛人如是,兒女亦如是,一個人太好了,悉數包攬,天長日久,家人就會以為天經地義,當你不想做了,或許做得欠好,你得到的不是瞭解和同情,而是等候和指責。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夫妻聯絡再好,也要切記:必定要對愛人不念情意一些;最好的感情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依靠,而是共同攜手彼此扶持,不然一方累得要死要活,而另一方卻只想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旦有一天你的心理失衡了,就會變成對愛人的仇恨,卻得不到愛人的瞭解和感恩。

成婚之初你就要了解,對愛人再愛也不要把自己變成保姆,不然你就是親手把愛人培養成廢物,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念情意一些”,把責任共同承擔,只要彼此都有擔任的婚姻聯絡才是美好的安穩的。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三、對不明事理的親人不念情意一些。

關於自己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那是我們最親的人,當他們遇到了困難費事甚至是意外,我們必定要盡最大的盡力去協助他們,俗話說:親不親,一家人,你不幫誰幫?然而對不明事理的親人,把你當成財神爺的親人仍是不念情意一些。

有一句話說:他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有的人他人幫他一次,就想著第2次,有第2次就有第三次,有的人太好說話,總覺得是親人欠好意思回絕,抹不開面子,正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實尷尬的是自己,關於總是依靠你的親人,如果你的能力和財力擔任不起,就要學會不念情意一些,決斷回絕。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有些親人不懂得感恩,總以為你幫他是應該,甚至出錢出力出少了都覺得不滿足,不滿意,這樣的親人往往會不明事理,甚至會翻臉不認人,你支付多少他都會覺得天經地義,關於那些過於自私的親人,還不如不念情意一點,可以做到互不相欠,自立自強,比終究聯絡鬧僵,視作仇人還不知要強多少倍。

有一句話說:看似無情卻有情,很多時候,越是最親的人,往往會無情無義,對以上三個最親的人有時候“不念情意”一些,才不會“恩裡生害”,實則才是真實對他們好,也是對自己好。

當然,以上僅僅我對易經粗淺的認知算了!

人生就應當讀一讀《易經》

人的命運能改動嗎?《易經》正是要教我們怎麼改命!

易經坤卦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報,做惡事的人有惡報。

翻譯出來就是“盡力奮鬥,與人為善”。

國學傳統文化研究者諸葛長青指出,做到這八個字,才是好命運的基礎,有了品德基礎,再運用五行八卦,那就是如虎添翼了。聖人孔子在整理修正《易經》過程中,數次論說與人為善。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易經》告知了我們這一個天道規矩,你依照這一個規矩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凶、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易經》被人們稱為群經之首,從何說起呢,首先是《易經》發生的年代,《易經》 相傳為人皇伏義所作,成書之時距離文字的發明姑且不久,是中華文化的首部經文。在文字上不靈通、下難流轉的年代。伏羲參透天然全息的同時,以最簡練的言語表達出來,為了處理文字流通的妨礙,處理人們瞭解的困難,還配出了一種更直觀的表達方法一影象, 就是先天八卦圖。先天八卦以圖形的方法,形象地揭示了天然界由混沌無極到太極到陰陽、六氣交合化生五行萬物的全過程。概括了萬物發生、運作的規矩。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易經》配合先天八卦可以用來完整地解說人自構成以致終結的生命運作的全套方式。它也是病理學的依據,後世中醫學基礎理論皆源於伏羲八卦,包括整體論、陰陽學說、精氣神學說、六氣學說、經絡學說、五行髒象學說、五行運化、輸布、歸藏學說等,無一例外。

因此不管從時間。上來講、仍是從其達到的成就來講,《易經》 都堪稱是群經之首。

閱盡人世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我以為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一個人要是能參透《易經》中的才智,那麼就可以很輕鬆的遠離一些不必要的災害,少走了彎路,福報天然會接二連三。

如此來看,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易經》蘊含著大天然之力,世界的奧秘是大道之源頭。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易經》有“三易”,分別是:《連山》、《歸藏》、《周易》。

根據內容的不同,《易經》又可以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闡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括解說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總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抉擇方案心法,道明晰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根本開展規矩,還論說世界萬物規矩,內容涉及諸廣。

人生在世,真的應該花時間去看看《易經》領會里面的才智,它可以教會我們,要怎麼按規矩辦事,做出正確選擇,怎麼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現在,不管是商人仍是從政者,不管是學者仍是為人父母,面對的問題千奇百怪,可是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處理的方法。

不過很多朋友都會有相同一個苦惱:《易經》成書時間太早,通篇都是文言文,讀起來晦澀難明,一般很難參透其中的奧妙,之前一段時間,我也有這樣的困擾。

後來,在一位朋友的舉薦下,我觸控到了這本《圖解易經》,這本書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加入了白話文的註解和譯文,徹底處理了我的閱讀妨礙。

而且書中還加入了精巧的插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我們更直觀的展示《易經》的深邃。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解說,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踐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日子中的。

不僅如此,書中還加入了很多現實日子中的實踐事例,來協助我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經過學習古人的大才智,讓我們獲益終身。

“恩裡生害”:人到中年,對3個最親的人要“薄情”一些,真有理

如此交心的一本書,現在只需要56元,一頓飯錢,就能讓你近距離的觸控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讓你更快的走向成功,何樂而不為呢?

點選下方連結就能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