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華熙生物前三季度1.92億元研發費用,傳遞出什麼關鍵資訊?

這幾天,各大公司密集釋出第三季度財報。新聞上的數字更新很快,容易亂花漸欲迷人眼。

其實,研究一家公司的財報,除了單一盈利,更要看到格局、可能性以及科技在未來的延展…這比單純看一家毫無爭議、穩定上升的企業有趣得多。生物科技領域的華熙生物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物件。

10月26日,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華熙生物公開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利潤穩升的成績在前景光明的生物科技行業多少都在意料之中,反倒是研發數字讓人眼前一亮。

官方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華熙生物投入研發費用1。92億元,同比增加101。18%。第三季度,研發投入0。85億元,同比增加138。21%。單單一個季度的研發就有超過100%的增量,這家公司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華熙生物前三季度1.92億元研發費用,傳遞出什麼關鍵資訊?

也許有人覺得1。92億元的研發投入並不是很突出。但是隻看研發投入絕對量是遠遠不夠的。衡量一家公司的科技實力需要綜合考慮研發策略、研發體系、人才資源、研發投入和成果產出效能等各類因素。縱觀近年來商業界,動輒研發投入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企業不在少數,真正能產出成果“拿得出手”的卻寥寥無幾。而華熙生物就屬於這樣的“少數派”。

“原創性創新”+“Me-better”

事實上,從資訊量更豐富的中報中可以看到,華熙生物在研專案數量增速非常快,已達到160個,不僅緊密結合公司戰略框架下的核心業務,還幾乎涵蓋了當下生物科技行業的熱門領域。

正如藥廠研發一樣,創新的方向一類是全球首創藥物(First in Class)。簡單地說就是,之前誰都沒做過,全球第一個做出來的藥。還有一類是Me-better,就是在全球首創的第一代藥物基礎上改造得更好。因為第一代的藥往往有各種各樣的缺陷。就像第一代汽車,現在回頭去看可能都很難稱之為汽車,但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演化,現在的汽車和當初的汽車不同。汽車本來只有一個單缸、跑得又慢,後來給變成8個缸、渦輪增壓,仍然叫汽車,但汽車內部結構已經很不一樣,這就是Me-better。

華熙生物也是如此。既有原創性創新,也有改善精進的研發專案,所謂的Me-better。在前者的範圍裡,合成生物學被置於非常高的位置。

眼光即策略。據瞭解,合成生物學是“未來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是分子生物學與系統生物學的組合,核心是使用工程學的原則來設計生物系統和生物工廠。掌握該這項技術對於華熙生物這類聚焦生物活性物的科技公司而言意義非凡,因為該技術能在合成新物質、提升產品效用方面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一旦形成氣候,將對華熙生物的原料開發(特別是複雜成分和新原料的生產)、終端應用升級帶來無限可能。

從官方資訊瞭解到,華熙生物已建立合成生物學研發平臺,並定位公司六大研發平臺之一。截至目前,一系列針對合成生物學的“校企”合作已有序展開,這個“產學研”名單包括北京化工大學、山東大學等知名高校,以及前段時間紅爆全球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的技術發明所得者——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華熙生物前三季度1.92億元研發費用,傳遞出什麼關鍵資訊?

“大象跳舞”背後的“螞蟻雄兵”

除了開放、深度的“產學研”合作外,華熙生物的內生創新能力也比較突出,透明質酸(玻尿酸)的兩次世界級產業革命(微生物發酵法提取透明質酸、酶切法規模化製備寡聚透明質酸)就得益於此。一般而言,企業要打造內生創新能力,一方面是機制,一方面是人才。

機制方面,華熙生物創立了多級別、多功能研發創新平臺機構。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以個人命名的研發工作室——自己決定研發方向、研發策略和布排資源——這種自主氛圍讓團隊的能動性和靈活度非常大。

相對於某些大廠需求來了排期要1到2周的情況,在這裡可以快速立項,真正做到敏捷響應行業趨勢。不過,鼓勵良性競爭的“賽馬機制”在華熙生物內部也同時存在,這種平衡保證了研發能效處於較高水平。

再談人才。華熙生物近年來不斷招兵買馬,吸納了一大批研發人員,為公司基礎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工藝放大、產業化生產和質量管理全流程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證。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特別是華熙生物的業務比較多元,通常對人的專業知識水平要求高。目前華熙生物的在研人員中,博士和研究生佔比接近一半,且大多有生物學、生命科學背景,專業知識儲備豐富。據財報顯示,華熙生物研發團隊已接近500人,這個規模已與融資熱門領域自動駕駛公司的體量相當,也超過了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在華研發的規模。

華熙生物前三季度1.92億元研發費用,傳遞出什麼關鍵資訊?

從未來思考 不疾不徐

迴歸到最開始的數字,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在官方對外溝通中,2021年被定義為公司的戰略發展關鍵年,也是旗下多個核心子品牌的發力年。前臺業務的奔跑,戰略性的品牌建設投入必不可少,研發也必須做到強力支撐。在可以預見的短期未來,華熙生物的研發投入仍會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

幸運的是,華熙生物在走多元化發展戰略,生物活性物、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功能性食品四大戰略業務齊頭並進,不僅相互協同與借力,合力取得的業績也在共同反哺研發前期大量的投入。前三季度高達30。12億元的營收也讓華熙生物有了進一步“慢慢做事“的底氣和耐心。

作為一家科創板公司,外界對華熙生物的想象力從不匱乏。昨天Q3季報釋出後,多家研報機構對華熙生物給予了“買入”評級。投資人士這種一致看好的心態,大機率與該公司研發能力帶來的長期競爭力預期有關。

生物科技,來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