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這網友PS的“殲十公務機”,圖片很久了,作者未知。很多人看了會發笑,不過,先別笑,蘇聯和俄羅斯都曾想利用戰鬥機和轟炸機研製高速公務機。例如米高揚設想過用米格-25改進為Ye-155超音速七座公務機。蘇霍伊用蘇-34研製過SSBJ超音速公務機。圖波列夫用圖-22M3研製過圖-334超音速公務機。因此利用戰鬥機改裝成為超音速客機,並不是異想天開。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米格-25,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經典之作,曾令世界為之側目,蘇聯曾想過把它改造成公務機。作為蘇聯時期米格設計局推出最成功的機型之一,米格-25自誕生之初到如今,依舊是許多人心中不可超越的傳奇。即使在俄羅斯空軍中,它的光輝使命已經結束,但它的改進型號米格-31,依舊是俄羅斯空天軍的主力機型。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儘管發生過別連科駕機叛逃的慘痛事件,令蘇聯損失嚴重,但美國人一番研究下來;除了得出航電系統稍顯落後之外,對於它的優異效能依舊束手無策。而它的橫空出世,一共創造了8項飛行速度,9型飛行高度和6項爬升時間的世界紀錄。至於其後續改進型號YE166M,更是一舉創下了6項世界紀錄,後世機型至今都沒有打破。而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的設計師們還突發奇想,他們決定以米格-25為基礎,想將其打造一款超音速公務機。

在上世紀60年代,隨著英法兩國“協和”式超音速客機專案的快速推進,蘇聯也不能自甘落後。因而,除了由圖波列夫設計局上馬“圖-144”超音速客機專案外,米高揚設計局也曾推出了一款米格-25超音速公務機的設計方案——Ye-155試驗機。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按照米高揚設計局的設想,他們透過把米格-25的機身加長,翼展加大,以此在原先機體上,拓展出額外的載客和載油空間。按照設計指標,該機在客機狀態下,會搭載5~7名乘客,在貨機狀態下,可運輸重量900公斤的貨物。

得益於增大的載油空間,Ye-155的航程也將從原先的1770公里增加到3540公里。而在飛行狀態下,該機將以2。35倍音速(2500公里/小時)的速度巡航。以當時美國紐約至英國倫敦的航線飛行所用時為例,該機若投入使用,將會使之前的8小時縮減到2小時。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米高揚設計局還為此推出過相關模型,從模型來看,Ye-155公務機比米格-25的機身大了一圈。客艙位於雙座並列駕駛室後方,擁有六個座位和一個過道,艙門位於駕駛室後方。此外,客艙座位可以快速拆卸,進而轉換成貨機狀態。

此外,為了承受直線上升的機重,主起落架換成了類似米格-31戰機的串列雙輪式。該方案一經推出後,就迅速引來了蘇聯政府和空軍高層的強烈關注。他們為此大力支援,如果當時不出意外的話,該機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架超音速公務機。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但是該方案終究沒有成型,只是停留在了繪圖板和模型階段,可以稱得上是“曇花一現”。那麼它因何流產呢?一是蘇聯廣袤的國土面積,使得該機儘管擁有航速優勢,但其3540公里的航程,在以亞音速為主的公務機和客機面前,就顯得黯然失色。二是戰鬥機改裝公務機的載客和載貨量很小,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途徑和範圍,同樣,經濟適用性也會大打折扣。

三是飛行過程中會耗費大量油料,進而造成超標排放,以及還會產生巨大的音爆,對壞境造成嚴重破壞。這一點,已經在當時的英法“協和”式超音速客機上得到印證。四是該機所使用的R-15B-300發動機,維護保障特別麻煩,所以該機在很大程度上;將會成為蘇聯地勤人員“噩夢”,同時還會使得運營成本大幅飆升。

因而,綜上所述,該機最終沒有成型生產,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設計方案,在上世紀60年代一閃而過,永遠的成為了歷史。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而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依舊對軍機改造成超音速公務機念念不忘,如上世紀90年代。圖波列夫設計局就曾有過將圖-22M3逆火超音速轟炸機,改造成圖-334超音速公務機的想法。當時有兩種設計思路,第一種採用小幅度改進,將轟炸與自衛武器系統拆除,將彈艙改造成運輸貨物與人員的貨艙。第二種透過大幅度改進,將其機身擴大,使其能擁有運輸貨物和人員的新機體。儘管想法很美好,但還是抵不住骨感的現實,該機的相關設計早已過時;儘管竭力控制了使用成本,但其經濟效益性依舊不是那麼樂觀,因而,該機最終走進了死衚衕,沒有了下文。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而在2008年的莫斯科航展上,蘇霍伊設計局又推出了一款以蘇-34戰鬥轟炸機為基礎的“彎流SSBJ”超音速公務機的模型。它的主要特點為,前機身延長使其變成客艙,後機身加寬以此加裝4臺AL-31F渦扇發動機。亮點則是,該機在空中遭遇危險情況時,可以採用整體脫離傘降的方式完成逃生,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但可惜的是,該機沒有獲得市場認可,遲遲吸引不來投資,因而,相關方案也最終化為了泡影。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在2019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腦洞大發,命令俄羅斯航空工業將圖-160戰略轟炸機改造為民航客機,並準備投入民航航線運營。新飛機的起飛重量為70噸,在11000米高空的速度從1500km/h提高到1900km/h,機艙內可以設定30個座位。

按照當時公佈的計劃,這個超音速客機的原型機可以在2027年首次起飛。技術驗證機的研發總成本約420億盧布,原型機和量產研製工作的成本將達到570億盧布,而批次生產的客機造價約為60億盧布(摺合6。1億元人民幣,9000萬美元)。不過,可能是運營成本問題無法解決,從2020年以後,俄國人就再也沒提過這個專案,估計是雪藏了。

腦洞大開,把殲-10戰鬥機改成超音速公務機,用2倍音速載客拉貨!

將戰鬥機和轟炸機改造成客機或公務機的想法,除了蘇聯和俄羅斯之外,美國也曾進行過多次嘗試,但最終的結局,全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則非常簡單,儘管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看似屬於“同行”,但這背後的設計理念和實際需求,擁有著巨大鴻溝。一方是追求技術領先,一方是講究經濟適用,而最根本的原因;則是一旦投入使用,根本不會產生盈利,反而會造成鉅額虧損。所以,有關軍機改造成公務機或客機的方案,不是死於“同行”,而是死於“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