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20世紀下半葉,對德國和奧地利名曲作出重大貢獻,且具有決定性深遠意義的指揮家除了赫伯特·馮·卡拉揚之外,還有他的摯友和同胞——

卡爾·伯姆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卡爾·伯姆(Karl·Bohm,1894。8。24-1981。8。14)

卡爾·伯姆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指揮大師,出生於奧地利南部阿爾卑斯山中的古城格拉茨(Graz),天生具有極其敏銳的音樂聽覺和洞察力。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德國血統的律師,也是一位業餘男中音歌唱家,母親是法國人。嚴格來說,他是一個“混血兒”,不是純正的奧地利人。因父親與著名指揮

漢斯·李希特

是好朋友,且父母都酷愛瓦格納音樂,因此伯姆從小便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長大。

20年代,他先在格拉茨因為指揮了

瓦格納《羅恩格林》

得前輩

卡爾·穆克

青睞,又在慕尼黑得

瓦爾特

教誨,精研莫扎特,也因其對莫扎特歌劇及交響曲節奏強勁且穩健的詮釋,獲得了人們的高度認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期間,他受託指揮

柏林愛樂樂團

,錄製了莫扎特所有交響曲。之後,伯姆轉至克納佩茨布許手下,並以演出《璐璐》和《沃採克》而得現代作曲巨匠貝爾格首肯。

莫扎特:第23號鋼琴協奏曲(波里尼演奏鋼琴,伯姆指揮)

30年代初,他不僅

以瓦格納《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登上維也納國立歌劇院

,還因指揮理查·施特勞斯的

歌劇《阿爾貝拉》

得作曲家賞識

,遂成後者作品解讀的權威。

而在這一時期,國內樂迷倚靠CD積累愛樂精神史,無法擺脫封閉時期的認知侷限,即對存於載體的西方音樂遺構感到不知所措,而伯姆於1970年代在DG公司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若干唱片,實乃他與錄音業交集的最後精華,不但歷久彌新,又接近音效中的完美者。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伯姆指揮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一樂章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 I。)

這張貝多芬的《田園》是DG公司

戰後至今未被超越

的名版,取自伯姆全套貝多芬交響曲,但又因為品質出眾而不斷單獨發行。而伯姆棒下的

維也納愛樂樂團

綜合素質不僅獨領風騷,各聲部之間的相互映襯,絃樂整體的洗練清澈,以及速度的設定,暴風雨般的吞吐漲落,都代表著《田園》從樂譜到音響轉換手段的集大成,儼然音樂自身持有的自然之力。

1981年,DG公司推出了第一張數碼唱片也是伯姆的最後錄音,那就是

以81分鐘創下演出時長記錄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其中第三樂章慢板,便是伯姆一生追隨貝多芬的心路寫照,悠遠澄澈,感天動地。

在歌劇方面,伯姆在EMI公司的1962年版《女人心》獨步天下。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莫扎特《女人心》(Cosi Fan Tutte-Mozart),伯姆指揮

而50年代及60年代,他又分別在DECCA和DG留下兩版精彩絕倫的《魔笛》,尤其是後者因為早逝的翁德里希的捕鳥人角色,已成稀釋珍品。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莫扎特《魔笛》 卡爾·伯姆指揮

在DG的邀請下,伯姆於1967年又到首演地布拉格,連同指揮

布拉格國立樂團

及合唱團和

費雪·迪斯考

等名家,共同推出了深具博採眾長意味的一版

《唐璜》。

同時,他又率一批德奧聲樂名家齊集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錄下教科書級別的標準版

《費加羅的婚禮》

,其從容推進的速度及演唱上不可思議的精當,亦令其它諸版相形見拙。就連德拉邦特拍《肖申克的救贖》都甚至罔顧該唱片發行時安迪早已越獄成功的穿幫風險,最後還是找了其中第三幕的女聲二重唱《西風頌》,做了“搶佔廣播室”一幕高潮戲的畫外,喚醒了銀幕上下不知多少麻木已久的心靈。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70年代,伯姆在DG與維也納愛樂重演莫扎特晚期交響曲,帶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蛻變。這一階段,又有他的莫扎特安魂曲,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莊嚴堂正,此片一出,等於為後世樹立了嚴格遵循樂譜標示又難於企及的一塊豐碑,其啟示意義或在於,藝術創造領域,人越到晚年,越有精深提煉而入化境之可能。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1964年,卡爾·伯姆被授予

“奧地利音樂總監”

的稱號,1970年獲

維也納愛樂樂團終身指揮

的榮譽,1974年被選為

維也納樂友協會的名譽會員

。其指揮技藝精湛,有著異常敏銳的聽覺和果斷的音樂判斷力,被認為是

德奧樂派管絃樂和歌劇的最權威的詮釋者之一

卡爾·伯姆指揮的音樂作品,給人以純正、端莊、沉穩、深厚的感受,不會帶給聽眾不安和浮躁的情緒。他簡潔、清爽、有力的音樂手法,排斥了浪漫主義的過度傷感,也不沉溺於放縱的技巧表現,實現了平衡巧妙、音響柔和、節奏穩固的音樂效果。在音樂內在意義的表現方面,他不過份地注入感情,不牽強地藉助理念和邏輯來表達作品,真正地從作品固有的形式中去把握了其內在的美。

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指揮生涯中,伯姆

共指揮了150部歌劇

,其中

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音樂總監長達40年

之久最令他引以為榮,這甚至超過了卡拉揚在柏林愛樂的任職時間。雖然他一生中指揮了大量的作品,然而他卻不是一個指揮曲目豐富的指揮家,他本人的個性與氣質,以及精神素質熔鑄了其一生反向逃逸的風格,這或許也正是他不斷追求自我超越的證明。

(本文圖片與影片來源於網路)

影片鏈: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eBFhqViYg&t=42s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 23 A major K 488, Maurizio Pollini, Karl Bohm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6NDTeaMOk

BeethovenSymphony No。6- Karl Böhm 1977。3。2 Japan NHK Live Wiener Philharmoniker

3。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x411a797?from=search&seid=476424083659487063&spm_id_from=333。337。0。0

反向逃逸的指揮家:卡爾·伯姆

留聲機博物館 / BY FENNE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