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你沒帶安全措施就想進我家門?

你沒帶安全措施就想進我家門?

1

我一直以為只有我這種200斤的胖子才有買衣服的煩惱。

畢竟無論多好看的衣服到我身上,都會被我穿出高階感。

米其林那種。

別人穿西服都是精神小夥,我穿上西服就是大廳經理。

每次穿正裝去吃飯,服務員對我態度都很好,原來他們以為我是總部派來“西服私訪”的。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個身材勻稱的朋友聊到這個,沒想到均碼戰士也有類似的煩惱。

就拿買褲子來舉例子,褲子合不合適,只有褲襠知道。他說自己不止一次網購回來的褲子卡在臀部,艱難探索,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最後只能退單。

像我這種穿衣服直接xxxxl起步的,反而不用那麼糾結,直接把尺寸拉滿就行。

畢竟他只是勻稱,但是模特們是真的瘦,再加上攝影師們拍片時候選的角度都不錯,配合著攝影棚裡的燈光,總能讓消費者產生“我也能駕馭”的錯覺。

等拿到手裡,要麼就是賣家秀走一波,要麼就是快遞站走一波。

尤其是很多衣服均碼也不知道是按照哪裡的人的體型設計的,有些買回來像童裝,有些買回來像冬裝。

反覆退換貨就成了購物之外的煩惱。

我說你也可以拼命健身減肥變成一個小碼戰士嘛,既然你改變不了牛仔褲,那你就改變你自己啊。

他反問我為什麼不去減肥。

我邪魅的一笑,告訴他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決定不穿牛仔褲了。

2

直播行業的興起也有幾年了,誰也沒想到直播的最後歸宿是電商。

其實這也蠻好理解的,圖文描述的再詳細,也沒有影片的資訊量大,雖然整體的模式頗像電視購物(確實就是),但能吸引人來看就已經是贏了。

但即使是直播,也沒辦法解決貨不對版的問題。

很容易出現“眼前的黑是什麼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我一個朋友想去長白山滑雪,買了一雙非常好看的靴子,倒是合腳,就是沒毛。

畢竟沒體驗過零下三十度的人想象不到什麼是寒冷。

如果賣你貨的主播恰巧又是個南方人,那就徹底閉環了。

他賣的是一雙好鞋麼,是。

這雙鞋能過冬麼!能。

但過的得是廣州的冬天,不是東北的冬天。

雖然整個過程中誰都沒錯,但你的腳會告訴你來到這個世界是你的錯。

這其實是電商邏輯鏈條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退貨問題。

但是因為火熱的銷量資料,大家都預設整個現象不存在了,很多主播只公佈銷售資料,不講退貨資料,其實是一種雞賊。

大家吃過一兩次虧,被折騰了一兩次,購物的流程就會從原本的瀏覽,下單,等收貨。

變成了現在的瀏覽,下一堆單,挨個收貨,挨個試穿,挨個聯絡商家,挨個退貨。

因為只有多買,才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此時的退貨就會從煩惱變成一種折磨。

3

俗話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

換個角度,省時間就是在賺錢。

就是在養生。

這也是電商能夠崛起的主要原因。

但當頻繁的退換貨開始浪費時間,網購的快樂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當網購還不如線下體驗舒服,電商的優勢就變成了劣勢。

算一算挑選和退換貨耗費的精力,時間成本反而變高了,那這樣還不如直接去逛商場,直接試穿,不滿意當場就換下一條。

網購的商品只剩下復購率高的小零食了。

但是線下購物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

實體店很少打折,看著電商動不動就打骨折的優惠力度,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心痛。

還有就是能選擇的種類實在是沒有網上多,畢竟倉庫再大,存量也是有限的。

相親的人都知道要儘量增加樣本數量才能找得到合適的。

購物也是。

必然是選擇越多,花的越猛。

不對,是挑的越好。

商家必然是知道消費者想要試穿的痛點,透過影片化讓消費者更詳細的瞭解商品就是一種解決方案。

而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提供運費險。

五年前大家網購都會找有沒有包郵。

五年後大家網購都會找有沒有包退。

我耳邊響起了某職業學校的廣告:

“包教包會,學不會報銷往返路費。”

但運費險並不是萬能的。

不是這個東西不好用。

相反,它很好用,我恨不得每個商家都來一份,讓我實現零成本或者低成本的退換自由。

問題就是它好用,但覆蓋率太低,目前覆蓋率最高的淘寶的商家中,提供運費險的還不足三成。

而其他的電商平臺,這個比例就更低了,甚至很多平臺直接是0。

這也能理解,畢竟國內的羊毛黨實在太強大了,如果全包運費險+7天無理由,光電影劇組買道具就能把國內的電商平臺薅個遍。

反正7天內都能退。

最後你會發現全面普及了運費險之後,中國影視劇行業的拍攝週期都在7天以內,人均閃電俠。

真正的實現了買不如租,租不如薅。

所以運費險的普及還是遠遠不夠。

4

消費者本身也會有所改變。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線上瀏覽、線下試穿、再回到線上下單。

這是消費者能找到的平衡點,但這只是區域性最優解,並不是全域性最優解。

這種模式無疑會增加消費者的時間成本,他需要挑一個時間去實體店,如果一切順利還好,但凡沒有在店裡找到線上的同款,那這一趟算是白跑了。

於是購物在這一刻變成了開盲盒,要麼盲,要麼忙。

針對上面提到的種種情況,你會發現,退貨其實是一種剛需,無論消費者是衝動消費買多了想要退貨,還是有選擇困難症不知道選啥想多買點都試一試,還是賣家貨不對版本導致真的很難買到適合自己的商品必須退貨等等原因。

其實最優解就是運費險。

只要有了運費險,就相當於有了一次“體驗”的機會,也就是試錯的機會。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回來試一試再說,反正不合適也可以退。

這樣的心態就和消費者線上下購物的時候是一樣的——反正試一試又不用花錢。

對於買家來說,試一試減少的是時間成本,進而減少了經濟成本。

國泰產險+螞蟻保出的“全網運費險”就是這樣一款站在消費者立場上、幫助消費者解決退貨問題的產品。

透過支付寶就可以投保。

每個月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享受超額價值的運費險。

“全網運費險”分別有基礎版,升級版和尊享版。

以基礎版為例子,每個月只需要9。9元,就可以享受四次賠付,分別是兩次3元,和兩次8元。

這時候一切就成了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左邊是9。9,右邊是8+8+3+3,最起碼單看錢我覺得這個還是合適的。

於是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全網退費險”,發現它的業務邏輯很有意思。

它是一款無論你在哪個電商平臺下單,只要想退貨都可以給你提供運費險的保險產品。

開啟支付寶,搜尋“全網運費險”,點進去就能看到這個介面。

你沒帶安全措施就想進我家門?

可以按月繳付,也可以一次性繳付一年的。

9。9元一個月的基礎版,每個月會分別返兩次3元運費和兩次8元運費;

24。9元的升級版,則是每個月分別返五次3元和五次8元運費;

同理,49。9的尊享版,則是能分別享受十次退3元運費和8元運費。

但它這個退費並不是直接退現金,而是給你可以抵扣部分運費。

你沒帶安全措施就想進我家門?

我有想退單的商品,無論是在哪個平臺購買,只要有退單申請透過的截圖,“全網運費險”就會生效。

這時候會有順豐或者中通的快遞聯絡我,上門取件。

而它賠付的就是這個上門取件後,你發快遞的部分費用。

我試了一下,即使商家本身已經提供了運費險,“全網運費險”也是可以生效的,這就變成了一份雙保險。

而且在退貨過程中快遞如果出現丟失或者破損還可以提供最高500塊的補償。

乍一看這個不退現金是有點繁瑣,所以我第一時間並沒有覺得這個產品有多好,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才是這個商品的聰明之處。

其實退單最麻煩的階段就是和快遞打交道,尤其是現在很多快遞都不提供上門取件的服務了,中通+順豐的組合是質量和速度的保障,同時也提供了便捷。

而賠付快遞的費用,既解決了問題,又防止了大量的薅羊毛群體。

薅羊毛是很爽的,但這隻能是一次性的行為。

如果天天薅,那就是竭澤而漁,到頭來羊都薅的和一休一樣了。

但“全網運費險”推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購買這個產品的人,也是為了解決問題。

羊毛黨他不是來解決問題的,他是來製造問題的。

如果這種只看截圖就提供全網賠運費險的產品是給現金,這個造假成本是非常低的,一個ps就ok,到最後就跟有些大廠被薅懵了,在國內從只換不修到只修不換是一個道理。

一旦“全網運費險”被薅懵了,這東西就沒了。

歸根結底,保險公司也是要賺錢的。

拼命薅這種羊毛,到最後損失最多的是真正需要這款產品的人。

這就成了雙輸。

5

不過,還是有薅羊毛的機會,透過支付寶搜尋“護身符”,投保前一個月可以試用體驗版,反正雙十二又快來了,即使未來不用這款產品,體驗一下,薅一次羊毛它不香嗎?

所謂的消費習慣就是舒服的體驗,如果體驗感真的很好,那以後網購的日子裡又能省錢又能省時間,只要付出很少的成本就能一直香下去,這不好麼?

在運費險沒有普及的今天,國泰+螞蟻推出的“全網運費險”雖然不那麼完美,但也不失為當下環境中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或許有一天運費險能和包郵一樣普及,但是要記住,商家只有看到了你們的需求,才會提供這樣的產品。

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先體驗一下已經有的。

你可能和我一樣,乍一看覺得這個產品有點麻煩,但是用起來就發現竟然有點意思。

畢竟,沒人能逃過真香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