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手電筒被淘汰?人家明明越來越高大上了好不好

手電筒被淘汰?人家明明越來越高大上了好不好

■文丨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

前幾年有篇“智慧手機誕生後被淘汰的東西”,鬧鐘、MP3等都位列其中,但幾年過去了,大家都活得還不錯,手電筒也不例外。

在偶爾需要照明時,手機自帶的手電筒功能確實可以頂上,但它顯然不夠方便也不夠穩妥。人們在使用手電筒時,往往處於困難時刻,比如家裡停電、夜晚步行,甚至是野外迷路。如果你需要一邊照明一邊用手機通話或發訊息,就很難兼顧。如果是野外被困或者長期停電,你還要面對手機沒電的威脅。相比之下,手電筒更實用也更耐用。

對於戶外探險愛好者來說,手電筒是標配。即使不玩戶外,僅僅是普通旅行,我都一向建議隨身攜帶一個手電筒,不知啥時候就能用得上。至於安保和警察等行業,都是手電筒的穩定受眾。

手電筒要被時代淘汰,還早著呢!

手電筒的歷史

人類自古就有移動照明的需求,所以在手電筒發明之前,已經有無數移動照明裝置登上歷史舞臺。

早在原始社會,當人類學會鑽木取火後,第一代移動照明工具——火把就出現了,而且一直沿用到近代。古代人除了用於野外或行軍等場合的火把,家庭和城鎮裡夜行往往會使用油燈。油燈所用的油,早期是動物油,後來是植物油,對窮人來說都是稀罕玩意兒,拿來電燈還不如自己吃了,所以“點不起油燈”這個說法還真的不是開玩笑,而是寒門常態。

後來植物油又變成了煤油,更加穩定也更加耐燃,發明者是英國人。早期油燈無燈罩,很容易被風吹熄,後來就加了紙罩,近代出現了玻璃罩。蠟燭也是一種常見的移動照明裝置,不過用在室內的時候更多。

1879年,愛迪生髮明瞭電燈,後來,電池也被髮明,手電筒的兩大最基本要素就此齊備。上世紀初期,手電筒終於出現。它的發明者是移民美國的俄國人康拉德·休伯特,他有一日下班回家,見到朋友拿了一個閃光的花盆來顯擺。其實閃光花盆的原理很簡單,只是在花盆裡裝了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電門一開,燈泡就照亮花朵。

休伯特立刻想到,自己有時摸黑走路十分不便,前幾天還提著笨重的煤油燈去地下室找東西,如果能用電燈隨身照明多好。於是,休伯特將電池和燈泡固定,並在電池外面包裹一層外殼,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手電筒。當時的電池蓄電能力很弱,手電筒只能維持短暫光亮,所以休伯特將之命名為“flashlight”,即“短暫的燈”。

手電筒真正步入成熟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後期,鹼性電池的出現讓手電筒有了長時間照明的底氣。

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見到的手電筒,其實就是發明於上世紀60年代後期的鹼性電池手電筒。相比以往的手電筒,它當然實現了技術跨越,但比起後來者,它的缺點可見太多了。它採用鎢絲白熾燈泡加鹼性電池,外面則是電鍍鐵皮。這種老式手電筒發光效率低,使用壽命短,容易被燒壞。而且大號鹼性電池不但佔地方,而且蓄電不足。

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新一代手電筒走入中國人家庭,這種以鋁合金為外殼材料,採用氪氣燈泡和鹼性電池的手電筒,燈泡與電池的壽命都更長,外觀也好看得多。同時出現的還有氙氣燈泡加鋰離子電池,燈泡壽命更長,色溫更高。

這幾年,手電筒的燈泡廣泛使用LED燈泡,可靠性更佳,能耗低,壽命遠遠高於傳統手電筒,而且耐衝擊。內建開放式智慧控制晶片,可以透過軟體自定義發光模式的智慧手電,如今也是許多人的寵兒。

中國手電筒行業歷史久遠

手電筒在美國發明沒幾年,就已經傳入中國。早在民國初年便傳入城市,取代了松明等舊日夜間照明工具。1920年,廣州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手電筒生產商——振文電筒廠,後因經營不善而歇業。1921年,周開幫和周和幫兄弟以200銀元為資本,在廣州開辦長安金屬製品廠,生產虎頭牌電筒。1923年,廣東電器製造廠在廣州啟動。1931年,廣州東洲電筒廠成立。

1965年,這三間工廠合併為廣州市電筒總廠,生產老一輩中國人最熟悉的虎頭牌手電筒。當時的虎頭牌電筒不但走入千家萬戶,還有穩定的出口量,主要出口到非洲。

有趣的是,電筒不僅僅是日用品,在某些非洲國家或部落甚至還有了附加屬性,比如婚嫁時會將之當成迎親必備之物,因為他們有虎崇拜,認為虎可以驅邪。

1978年底,虎頭牌電筒年產達到3900萬支,共30多個規格與品種。1996年,廣州市電筒工業公司出資組建廣州虎輝集團有限公司,專門生產虎頭牌手電筒。

除了在中國電筒行業歷史最悠久的虎頭牌,國內其他地方也有不少手電筒老企業。

不過前些年LED手電筒這個風口剛開始啟動時,國內出現了一陣真空期。傳統手電筒企業沒有涉獵LED,LED燈生產企業則沒有進入手電筒市場,或者僅僅以貼牌方式少量生產。這多少跟手電筒的形態已經非常穩定,同時技術難度很低有關,大牌照明企業不可能花費太多精力介入,只需要找中小企業代工就能獲得收益。

但業內很快就發現,LED是電筒行業更新換代的關鍵。它續航能力久、穩定性強、不易損壞,更適合戶外使用。換言之,LED光源在手電筒領域對傳統光源的取代,比室內照明領域更快。而且在2008年後,LED行業越來越成熟,產品價格走低,對手電筒行業的滲透率也更高。

不過中間也有過波折,比如2012年開啟的LED價格戰。無序的市場競爭,加上裝置和研發投入,使得LED光源的利潤極低,手電筒作為照明裝置裡的低價產品,受到衝擊更大。

不過這幾年來,市場趨於穩定。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知名的手電筒廠商除了轉型及時的廣州虎輝之外,還有廣東太格爾、廣東久量、陽江納麗德、廈門雅斯達、深圳朗恆、深圳康銘盛、寧波真和與寧波雙童等,除少數企業的部分產品採用氙氣燈泡,大多數企業都用上了LED。

太格爾生產的就是雅格系列,除了手電筒還有其他照明,專門從事電光源產品研發。久量是LED光電科技應用的老字號,研發能力不低,出口量大。深圳康銘盛不但做手電筒,電蚊拍也很出名。陽江納麗德是國內最早開發智慧手電筒的企業。

如今的手電筒,偏向多功能化,比如照明功能也會有各種不同亮度和方式。在細分市場方面,除了家庭和車輛備用之外,還有警用,目前國內將強光手電列入單警裝備的八件套名錄中。

當然,還有一個細分市場非常紅,那就是戶外。

戰術手電怎麼選

這幾年,戶外運動越來越流行,不管是爬山還是隨便野個餐,自備照明工具也是常態。如果是更專業的戶外運動,如越野、探洞和攀登高峰,都需要手電乃至頭燈等裝置,這就催生了戰術手電概念。

其實戰術手電原本顧名思義,是出於戰爭需要。所以它很強調亮度,需要對敵人的眼睛有強烈視覺抑制,簡單點說就是讓對方睜不開眼。尤其是突擊時,可以透過持續照射或者突然閃亮照射來控制對方。同時色溫要高,以便對被照射物的識別率更高,提高搜尋效果。另外還要有求救功能。

不過在戶外玩家這裡,戰術手電更多屬於一個形容詞,但要滿足需求也不容易。

從原理上來說,手電筒是一個一出生就成熟的產品,“電燈加電池”的構造非常簡單。戰術手電和普通手電同樣沒有原理上的區本質區別,但前者要求更高。比如它要耐高溫,要有密封功能確保防水性。還要防腐蝕,電池要在輕便的同時有更充足電量。在亮度方面當然也有更高要求,專業玩家會考慮光斑形狀,還要考慮發散角。另外,多檔調光是必備功能,還要衍生SOS求救等輔助功能。

另外,一般手電的亮度往往隨著電量而變。比如我們小時候用的虎頭手電筒,一旦電池不夠,亮度也隨之降低。但在野外,這就會造成極大浪費,明明電池裡還有少部分電量,可卻已經無法提供要求的照明。所以,亮度恆定也是一種必備設定。

目前專業玩家最常用的品牌當屬美國SUREFIRE,這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戰術手電生產廠家,不過它雖然質量上佳,但價格較貴,起步價在七八百元以上,售後相對麻煩。在國產品牌方面,廣東的FENIX名氣不小,出口量很大,創新能力強。另外,在上文提到的手電知名品牌中,納麗德也有戰術手電的專業生產線,而且品類極多,包括氙氣系列、大功率LED系列和終極HID系列等,目前在歐洲狩獵市場,它的佔有率很高。務優名氣不大,但產品涵蓋戶外、警用、照玉、紫光和潛水多個領域,出口量也相當厲害。深圳神火的戶外手電、防爆燈、頭燈和腳踏車專用燈等都相當知名,戰術手電強化了野外設計。這些品牌大多是數百元左右,基本型號可以下探到百餘元。

另外,因為戰術手電相對小眾,所以主要服務於玩家群體。因此在論壇和貼吧等玩家討論區裡,會活躍著一批DIY商家,比如鷹眼、毛褲和開拓者等。這些商家實際上就是小工廠,但因為是玩家操作,針對性也強,所以質量穩定,售後較好,價格也低廉,但做工和電路效率肯定比不上大品牌。

手電筒被淘汰?人家明明越來越高大上了好不好

手電筒不會消亡,不過很多人已經開始收藏它了

手電筒不是一個特別大的行業,但離消亡還早著呢。雖然智慧手機已經普及,但這幾年中國手電筒行業銷售規模一直處於增長狀態。2017年,國內手電筒銷售額為60。48億元,比2016年增長13。62%,2018年又有接近兩位數的增長。

而且,手電筒絕不是某些人理解的“9。9元包郵”,廉價手電肯定不是市場的主流選擇。從需求上來說,手電筒會變得越來越高大上,也越來越強調細分市場和多元化功能。

當然,我們小時候見到的老式手電筒,確實成為了過去時。不過也有許多收藏愛好者看到了這一點,開始收藏手電。比如前幾年媒體報道,福州有人收藏了七百多隻手電筒,包括清末的紙質手電筒、民國時期的國產手電筒,文革時期生產的老式手電筒,還有二戰時美國的軍用手電筒等。

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市井財經立場,且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