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昨天本來都想不出什麼寫作素材來了,結果下午兩點多,遠方一好友突然向我發出邀請。

“元旦打算出門麼?最近待得很煩”

“該煩的不應該是我這個失業人士麼?你這上著班馬上又要結個婚,有什麼可煩的”

“你心態好,不像我,再加上身邊人天天焦慮得很,搞得我也很焦慮”

“我發現你們就是愛操心,好好上著班非要天天想失業的事。別人失業就失業唄,就業情況不好就不好唄,又不是什麼英雄電影,等著去解救世界,真操心失業的事也等你們自己失業再說吧”

秉承著知心姐姐的角色,最後我再附加了一句,“而且,最近我發現,心態好其實也不見的是件好事”

因為,隨著五月失業至今,最近我發現我被人豔羨的好心態,其實也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01

認識我的朋友基本都挺佩服我的,不為別的,就是上邊說到的好心態。遠的不說,就說今年失業這事。5月份剛進入失業狀態之時,我給自己預設的待業期是4個月,覺著這個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結果9月份結束,整四個月我基本沒怎麼參加正經面試,我又將預設時間延後了2個月,直接給了半年,理由也很是充分,畢竟今年情況比起往年來確實更難啊。

延後的結果怎樣呢?現在12月已過半,但我仍沒能解決謀生這一大問題。倒也不是說真找不到工作,而是到手的實在是不太滿意,於是這麼蹉跎著蹉跎著,2020年眼看著也就要結束了。這麼漫長的一個失業期,說真的,不說別人佩服我,其實偶爾我自己也挺自己的。畢竟,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我熬下來了,偶有失態,但總的來說,能算得上穩得一匹。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這其中的偶有失態,說的是9月份和11月份。9月份的失態是由一場異地面試被白嫖而引發的;11月份則是因為等了小半月招聘資訊基本沒怎麼更新,時不時回想10月份放棄的2個offer,而後心情挺複雜的。失態的表現,也挺常見的,不想跟人見面、不想跟人說話,整天一個人悶在屋子裡。後來實在覺著總待屋裡要出毛病,就強迫自己出門遛圈去了(8月份的時候買了一個深航深情飛的機票套餐)。

並不知道這樣能起到什麼效果,但潛意識裡就告訴我——

離開這裡。好像離開了深圳,離開了這間小小的出租房,生活又可以重啟了一樣。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02

跟朋友一下聊了挺久,訊息蹭蹭就99+,時間也一下過了一個多小時。看起來好友確實負能量爆棚,不斷重複內卷、好難、壓力好大、想移民等。我真就搞不懂了,遇上內卷、找不到工作好難、壓力好大的應該是我才對,但被人搶了先,我能做什麼?也跟著她一塊吐槽,在明知不會有改變、甚至可能給她帶來更大焦慮的前提下?

我承認我是個感性的人,但卻並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面對著撲面而來的焦慮和不滿,我第一反應不是接住並給對方拋回去,而是看似輕描淡寫般帶過,開始跟好友討論2021年的元旦,要去哪裡浪的問題,儘管我知道這其實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但我明白的一點是,我們拼了命的吐槽、拼了命地發洩不滿,到頭來只會發現自己會在這個不滿的深淵裡越陷越深,而關於我們不滿的原因,好比內卷,好比生活好難、壓力好大這些,就會改變了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它並不會因為這個而消失不見,所以我選擇了一個很穩妥的方法——

離深淵遠一點,不踏入深淵。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03

這個做法其實在我生活每處都留下了印跡。比如上回我有發一個微頭條,說自己在騰衝遇見了一個廣州的姐姐,相談甚歡,但臨睡前的一段對話令我有些不適,因為這位姐姐不斷地說起社會中的各種不好,比如醫療資源、教育系統、公務員系統等等。

我並不是生活在脫離社會之外的人,但這些話語確實令我感到不適了。一來打破了我對廣州美好的印象;二來跟我一貫的生活態度它其實是起了衝突的。什麼是我一貫的生活態度呢?字少的說明就是逃避,字多點做個解釋是這樣的:

不談論這些問題的話,我的生活其實會更開心點。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在已知哪些事情或是事務會令我不開心的話,我的做法是很粗暴的:

不看、不說、不想、不做,那就好了。

有關這個層面,其實做個“愚民”就很好,當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時還是要維權的。

除此外,很多事情我都是這麼處理的。婚姻生活對我來說極大可能會是一種負擔,打破我目前較為和諧的生活,於是我的選擇是(極大可能)不結婚。對開車、騎車等我內心十分恐懼,怕撞到別人也怕別人撞到自己,所以我選擇不考駕照……諸如此類,從根本上清除我害怕的那個結果發生的機會。

好友一針見血,“這是膽怯的一種表現吧”

我並不否認,但仍心安理得。

因為這些事情不發生,對我來說確實沒什麼損失,沒必要說什麼過程我都得去體驗下人生才叫完滿了,因為從一開始我們就應該知道,人生本就不是完滿的。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結語

這個“逃避”的好心態,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它對我起到的是積極影響居多還是消極影響居多。積極影響更多的是比起其他人來,我很容易從失敗、後悔等各種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消極影響我當然也知道,最為明顯的一個就是認慫、容易放棄。比較典型的代表是最近我拒絕的幾個面試,職位JD從字面上來看與我偏差大過50%的,我基本就放棄了,因為覺著就算準備許久,最後結果也不會樂觀(這個心態也與我最近兩次面試經歷有關,興致高昂地做了萬分準備,然後撲了一場空)。

失業大半年,你心態可真好:好心態,不過是披了層外衣的逃避罷了

這麼一長段待業期下來,有時候的逃避確實是有效果的,比如糾正心態;有時候的逃避則需我自己承擔後果,比如在面試這塊。我發現這個度確實很難把握,就像我這個心態一樣,

我總覺著自己是處於“不上不下、卡在中間”的一個狀態——沒能崩潰到底,也沒能發憤圖強,不尷不尬、不上不下。

崩潰到底再觸底反彈是我以前最喜歡用的方法,但現在不管用了,因為崩潰到底這個情況我沒法重現了。沒能重現崩潰到底,我發奮圖強的大前提沒了,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說來也逗,好不容易研發了個適合自己的方法,結果今年敗在了因為自己不能墮落到底這,想到這,我又不想思考這問題了。與工作上的我不同,在生活中我好像確實想得太少了,而在別人看來,這卻成了好心態的一種表現了。

也許是吧,也許不是吧,但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