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貧窮的人在絕望中,富有的人在災難中。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這就導致了貧富之間的鴻溝。在相同的情況下,窮人在逆境中會看到令人沮喪的絕望,他們的眼中只有對自己不利的東西,所以他們很早就會選擇投降。

北京達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總裁張璨,是中國十大最有影響力的富豪之一。張璨生於一九六五年,生於北京的一名軍人之家。1982年,她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並在國際政治學院學習。張璨在大學裡活躍於各類活動,不僅在大學生演講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還當選為學生會文化部部長,美好的未來已經在她眼前展開。可是,事與願違,張璨大三那年,被人舉報說她考上了東北的一所大學。根據當時的法律,凡是沒有上過大學的人,都要被停課一年。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校方知道之後,直接將張璨的學籍給取消了,並且將其開除。這對張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學生和老師都很擔心她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張璨並沒有放棄,她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她用堅定的意志鼓勵著自己:“我要變得更強,只要你能好好學習,你就不會輸給任何一個北大的學生。”

1986年,他的學生都拿到了畢業證,大部分都去了國家工作,而張璨,卻只有一張紙。她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因為之前的事情,學校一直沒有安排她的工作。那時候的張璨,在逆境中磨礪出了一顆冷靜的心,她甚至覺得,這份工作,給了她更多的選擇,讓她的未來變得更加光明。

無家可歸的張璨一走出學校,就去了中關村,到處尋找工作,最終,張璨決定自己創業。張璨在創業之初,曾遭遇過許多意料之外的挫折與困境,但她並未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憑藉自己的樂觀與頑強的意志走出困境。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張璨於一九九二年註冊成立達因公司。有了這麼多年的經商經歷,她這次學乖了,找了一個專門的人來做公司,憑藉著高效的運營,公司很快就接下了不少大專案。達因公司於1994年成為亞洲康柏公司最大的代理。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張璨開始涉足生物製藥、房地產、電腦顯示器等領域。很快,達因計算機就發展成了達因公司。

今天,達因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地步,它不僅擁有計算機產品的銷售、系統整合、生物保健品、生物醫藥、高階房地產等多個行業,並且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美國設立了四十多個分公司,總資產超過一億美元。

張璨能有今日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她在逆境中的積極、樂觀。正因為如此,張璨在被開除之後,還能如此自信地學習,這種樂觀的心態,讓張璨在即將畢業的時候,並沒有放棄,相反,他覺得自己的未來,將會變得更加光明,也正因為如此,張璨才能在逆境中,找到一絲希望。

沒錯,哪怕是在逆境之中,有錢人的心態也是非常樂觀的,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克服困難。原因在於,他們總是抱著一種信念,認為在逆境中一定有機會。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臺塑集團的創立者王永慶,亦是一位從困境中走出的富豪。王永慶開了一家米鋪,賺了一筆錢後,他就把目標放在了塑膠行業上。

王永慶的這個建議遭到了當時的工業組組長嚴演存的強烈反對,嚴演存覺得在塑膠行業投資是不可能賺錢的。就連永豐實業的老總何義,也對投資前的可行性分析感到畏懼,他認為,在臺灣投資塑膠產業,不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成本上,都毫無優勢,而且會深陷泥沼,不僅前景黯淡,更有可能身敗名裂。

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和外界的衝擊,身處困境的王永慶並未陷入絕境,他憑著自己的勇氣和直覺,毅然進入塑膠行業。王永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學習塑膠的特性、製作工藝、生產、加工等相關的塑膠知識。

但在投資初期,由於生產和銷售都不能保證,王永慶的臺塑公司資金緊張,產品被大量包圍,公司瀕臨破產。在這樣的局面下,大多數的股東,都開始叫囂著要退出股份,甚至還有人,藉此機會,對王永慶冷嘲熱諷。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面對四面八方的圍攻,王永慶卻沒有慌張,反而認真地剖析臺塑市場低迷的緣由,最後他決定出售大部分資產,以低廉的價格收購臺塑公司的全部產權,獨立運作,並決定立即擴充產能。在別人眼中,這是一個瘋狂而又愚蠢的決定。

王永慶透過調查得知,臺灣是全球最大的燒鹼生產基地,而在燒鹼生產過程中,70%的氯氣被廢棄,恰好成為塑膠產業發展的必需品。為了擴大地界,以低價和住價、實行塑膠產品深加工等方式,王永慶最終使臺塑公司起死回生,並持續成長。現在王永慶的生意已遍及臺灣,涉及化學、木材、紡織等多個行業,王永慶更被稱為“統治臺灣的最大實業家”。

要學會在困境中走出來

有錢人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們在困境中總能看到樂觀和樂觀的一面,並用希望激勵自己不斷追求財富。和王永慶一樣,他也受到了所有人的指責,在公司面臨破產的

危機

關頭,他們依然能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勇氣,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

張璨、王永慶等人的人生經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在困難中,機會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有希望,不斷地去尋找,就一定能找到發家致富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