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仙說|你知道嗎?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大仙說|你知道嗎?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秋分時節又是一年秋分到,這意味著我們正式告別了夏季,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秋天。紅葉漫山,草枯葉落這樣的典型秋季特徵開始出現。而月亮,成為了寂寥秋季之中人們精神的寄託,天地凋零,唯有月亮懸於天際,依然釋放著皎潔的月色,正所謂“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01秋 祭 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的時候,本是傳統的“祭月節”,不過由於每年的秋分在農曆八月裡的日期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不圓之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也就是中秋祭月的時間由來。

02秋 夕 月

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又據《國語》記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所謂夕月,就是古代天子祭祀月亮的一種儀式。從這兩段記載來看,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在秋天祭祀月亮的行為,其目的最初是天子為了教化子民而舉行的活動。可是久而久之這種官方的行為逐漸地演變成了民間行為,終於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節日。這裡面當然少不了文人士大夫們推波助瀾的結果,卻也給我們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03秋 分 祭 月

那麼最初的這種祭祀月亮的行為是在哪一天呢?也是在農曆的八月十五嗎?

答案是否定的。據漢朝大學者鄭玄在給《周禮》做注的時候寫道“天子當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也就是天子要在秋分這一天舉行祭祀月亮的夕月儀式。所以秋分,在古代又曾經被稱作是祭月節。

祭月,這一古老的習俗,是古人對代表太陰“月神”的崇拜活動。在古代還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貂蟬、無鹽女拜月故事

大仙說|你知道嗎?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貂 蟬 拜 月

01貂 蟬 拜 月

祭月多是由官方組織的行為,而拜月則是民間的個人行為。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最有名的拜月故事就當屬“貂蟬拜月”了。

據傳說記載,貂蟬在中秋節的夜裡焚香半月祈禱家人團聚。當時本來皓月當空,可是就在貂蟬拜月的一剎那,一朵烏雲遮蔽了月亮。就好像月亮由於豔慕貂蟬的美麗,而害羞躲避了起來一樣。這也就是貂蟬“閉月”之美的由來。

大仙說|你知道嗎?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無 鹽 女 拜 月

02無 鹽 女 拜 月

不過在民間傳說中,最早拜月的故事卻並不是貂蟬,而是戰國時期齊國的無鹽女。

無鹽女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醜女,本名鍾離春,又名鍾無豔。自幼虔誠拜月,長大後雖然面貌醜陋卻仍然以超群的德才被選入後宮,只是許久都未得國君寵幸。一年中秋之夜,無鹽女仍然在亭中拜月祝禱,恰巧被齊國國君看到。國君頓時覺得月光下的無鹽女美麗異常,遂立為王后。中秋拜月的習俗由此愈加盛行起來。

仰韶文化日月星彩陶紋

大仙說|你知道嗎?秋分才是中秋節的原始由來

彩陶坊天時·月亮

“日月輪迴,斗轉星移”,這是人類意識覺醒時感悟到的自然規律與無上神力,也是我們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最初崇拜物件。

01彩 陶 應 運 而 生

連綿起伏的山脈、茂密如林的樹木、綻開怒放的花朵、微風漣漪的湖水,人類對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潛移默化地構築起對美的追求和嚮往。陶器成為人類創作的首選物件,將大自然賦予美好的事物繪於陶器表面,線條流暢、色調奪目、花紋繁縟的彩陶應運而生。

02彩 陶 圖 案 日 月 星 紋

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圖案呈現了太陽紋、月亮紋、日暈紋、星座紋,可以看出,在仰韶時期,大河村先民已具備觀察天象變化的技術,並以圖案形式呈現出來,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注意到天文現象的變化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可能已經有了“季節”概念。這些彩陶圖案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03天 時 系 列——日 月 星

如今,蓬勃發展的仰韶酒業將高階產品“天時”系列分為太陽、月亮、星星三款產品,正是源法於此,傳承先民智慧,使消費者在品飲美酒時,欣欣然、不經意間進入一場時空之旅,接受文化的沐浴,愜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