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你有沒有經歷過完全不被家人理解的孤單?有沒有感覺過相較於父母的工作、朋友、面子,自己才是最不重要的那一個?有沒有在漫長的期待中逐漸灰心並承認: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小孩?

朋友小敏說,

我就經常有這種感受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童年時期的小敏,因為家裡開了小餐館,父母生意繁忙,她並沒有太多時間機會與父母愉快相處。為數不多的溝通交流也只發生在父母讓她幹活時:

“去!給這一桌的客人再拿一瓶啤酒!”“趕緊把地面的垃圾收拾掉!”“把這條抹布洗乾淨!”

偶爾對於小敏的關心,也是在忙碌的空隙裡,用

惡狠狠的語氣表露出來的威脅

“不好好學習我把你腿打斷!”

而餐館生意不忙的時候,父親會與朋友打牌,母親手腳不停地幹些零活,他們也不會特意花時間與小敏說話談心。在他們的觀念裡,孩子麼,吃飽就好,誰還不是這樣迎風長大。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小敏跟一個女同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那個精乖彪悍的小女孩直接找到了小敏家裡來告狀,開口就是“叔叔你女兒欺負我”。

小敏的父親正在跟牌友們玩在興頭上,哪有功夫去給孩子斷案。他一巴掌把小敏扇了出去,粗暴地喝到:“滾!別在這裡丟人現眼!”

那一巴掌其實並不是特別痛,但是小敏還是哭了很久:她從來不奢望過自己會得到父親無條件的支援,但是為什麼他連一個詢問都沒有,就這樣給自己“判了刑”?

成年之後的小敏每次想到這個小事,還是

難過得要命

。哪怕後來父親曾極力辯解“當年家裡條件不好、就是想多掙點錢、所以沒時間多關注你”,小敏還是無法釋懷:

不被愛就是不被愛,哪裡還需要什麼理由呢?難道父母只有在物質條件好時才能去愛自己的孩子?當父母貧窮、忙碌或疲憊時,孩子就不配得到尊重和愛?

所以這些年,小敏跟父親從來都不親。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很少溝通、勉強聊天也只能“尬聊”、 實在沒什麼可說、彼此並不能走進對方的內心……這已成為越來越多成年的子女和年邁父母之間的感情現狀。

而在父母困惑“辛苦養大的孩子為什麼跟自己不親近”時,早已長大的“孩子們”其實也在暗自痛苦:

都說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要怎樣,我才能擺脫童年時“不被愛、不被重視”的心理陰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就是專注於家庭關係中“

依戀失調

”與“

創傷療愈

”問題,它由

美國雙向發展心理治療(DPP)專家丹尼爾·A.休斯

所撰寫,以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模式(AFFT)

為基礎,講述了針對依戀失調家庭的治療模式:

治療師要對整個家庭的溝通模式進行指導,讓父母有能力與孩子修復依戀關係,重建心理安全;

使

親子雙方

都有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和情感表達,都有能力反思和探索自己和對方的想法、情緒和意圖,讓

親子關係成為療傷止痛的資源。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換句話說,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家迴歸家的“本質”,成為每一個成員溫馨快樂的港灣。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健康的依戀關係,是孩子成長早期最重要的課題

你如何看待孩子對於大人的黏膩與依賴?如果你是父母,你就是如何迴應孩子的這份“黏膩”?

同事小林一說起兩歲的兒子便哭笑不得:

不管她洗澡還是上廁所,只要她一關上衛生間的門,兒子就會哭得撕心裂肺,一邊哭一邊撓門,好像再也見不到媽媽了一樣。

後來孩子長大了點,知道不用撓門了,但是又化身為甜蜜的“跟屁蟲”,媽媽走哪兒他跟哪兒:

媽媽睡覺他在旁邊看著,媽媽上廁所他在門口等著,媽媽要上班……那沒辦法跟,但是快到媽媽要下班的點,他就知道在門口候著。

小林覺得甜蜜又溫馨,可是也很煩惱:男孩子怎麼也這麼粘人呢?長大了不會變成娘娘腔吧?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其實,丹尼爾博士認為,這正是孩子主動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開始——不管是對食物、水、住所、安全等的要求,還是依靠父母獲得社會和情感參與的經驗——這都是孩子神經—心理—生物—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

在孩子的成長中,

安全的依戀關係會幫助Ta理解和解決緊張、失調的情緒

,如恐懼、焦慮、絕望、憤怒、羞愧和憤怒;

也非常適合

加深和增強積極情緒

,如喜樂、興奮、自豪和滿足;

同時它還能夠

大大促進人的反思本能

在安全的依戀關係裡,個體能夠自由地察覺、探索和交流內心世界的想法、感受、企圖和其他內容;

而當父母對孩子的內心世界表現出深刻的關心時,孩子也會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擁有更多探索的動力-我是誰,我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成為什麼……

有了這樣開放的、情感的、思想的交流,每個人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就會清晰且安全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核心,在於父母能夠提供有效的、敏感的迴應

,尤其當孩子的依戀行為被啟用時。

具體來說,當父母在孩子受到驚嚇或脆弱時給予安撫與支援,安全依戀就會形成;

當孩子在脆弱狀態時得不到安撫時,要麼變得

過度理性

(迴避模式)來降低情緒對他們的影響,要麼變得

情緒模式

,被焦慮支配;

而假若孩子長期缺乏依戀物件的安撫與支援,或者壓力太過巨大,孩子則可能陷入一種既不能依靠自己、也不能依靠依戀物件的混亂模式中。

而這一類孩子也是內隱或外顯心理健康問題的高風險人群

所以,回想一下我們跟孩子的相處,當孩子表現不好時,父母有沒有進一步判斷孩子是單純的調皮搗亂,還是以這種方式在隱晦地向家長尋求支援?

而在發現孩子的脆弱、恐懼、需要幫助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又是否給到了敏感的、有效的迴應?還是一直在

強求孩子理性

“你怎麼不多找找自己的原因?”

甚至會不會被孩子的不良表現所激怒,衝動之下對孩子破口大罵或者武力懲罰?

只有在充分體驗到“

無條件的接納

”和“

你就是你而被珍視

”之後,孩子才能發展出安全依戀關係。

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依戀關係將會發展為

個體自我與他人的內在工作模型

,它包括:

對世界的假設與感知,對自我價值感、勝任力和愛的能力的判斷,引導我們對情緒的覺察與表達,反思能力的重點和邊界……

簡言之,安全的依戀關係才能建立健康的內在工作模型,而這種健康的內在工作模型,就是我們

力量與自信

的來源。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如果孩子已經在依戀關係中受傷……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完美的父母,像小敏的父親那樣,他只是憑藉著本能去做一個父親,對孩子並沒有壞心。但是對於小敏來說,正是因為父親這樣用“本能”代替“反思”的愛,讓她對父親充滿了失望:

為人父母,難道一點都不用學習、不用思考嗎?

丹尼爾博士在這本《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中,針對依戀失調的家庭,提出了自己的治療過程:“

情感-反思對話

”,簡稱“

A-R對話

”。

它強調在溝通中既注重“

對事件產生的情緒本身的意義和對事件的情感表達

”,也要注重“

對事件的認知理解以及對事件的反思覺察

”。

缺乏情感成分,對話就趨向於過度理性;沒有反思成分,對話就容易淪為精神宣洩。

只有在溝通中讓“情感”與“反思”同時存在,家庭成員才能安全、開放、有創造性的相處,家庭才更有能力實現它的使命。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而實現“情感-反思對話”的重點,在於溝通時帶著

PACE的態度——P為有趣

(playfulness)

, A為接納

(acceptance),

C為好奇

(curiosity)

,E為共情

(empathy)

具體說來,P 為溝通應該從更好玩、更輕鬆、更積極的主題開始,透過自然而然的方式,將關注點引導至對家庭成員更重要的主題上。

而當談話內容開始讓一個成員或者多個成員感覺到壓力時,則要注重調節新出現的情緒情感,而不是試圖刺痛對方,蠻力推進。

A代表歡迎所有的事情都進入對話,不管是興趣、優點、弱點,還是疑惑,這包含與驕傲與羞恥、勇氣與恐懼、開心和難過、憤怒與激動等體驗有關的所有事件。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C代表對成員敘述的故事產生自然而然的好奇心——注意是對感受的好奇而不是對行為過程的好奇——透過好奇心引領對方進入那些從未被探索過的主題。

好奇的物件,可以是非言語資訊與言語資訊的不一致,如: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也可以是家庭成員對敘述缺乏明顯的情感表達時,如: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也可以是當家庭成員對討論的事情表現的無動於衷時。總之,當來訪者表現出不自然,或者對話過程出現了走走停停、不再流暢時,治療師就必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

E 為

共情

。共情既包括理解來訪者對話中的悲傷、憤怒、痛苦,更包括理解並接納來訪者的防禦和阻抗,如沉默,不耐煩,拒絕溝通,故意攻擊……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在整個治療談話中,治療師應該秉承的態度是:

每個人對事件的體驗都是真實的。我們應該接納並理解每個人體驗的不同,而不是拒絕或者爭論體驗的對錯。

體驗的差別意味著每個家庭成員各自的獨特性,而有“獨特性”的家庭關係恰恰更值得被探索。

PACE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藥,但是運用PACE的態度探索對事件的具體體驗,多半能

在對話中產生新的事件意義

與舊的自我體驗和關係體驗中蘊含的羞恥、憤怒、懷疑、孤立、迴避和無望等負面意義相比,

新的意義中會包含更多的安全感,以及在安全感的包圍下對其他成員更主動、更開放的探索和理解

所以總結來說,這個過程與其說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如說是

挖掘彼此內心的真實感受的過程

,並透過這種“對話練習”將新的理解更穩定、更細密地融入家庭的日常生活過程中。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家庭關係中,最糟糕的溝通方式是“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當我們在學習或工作中因為某些問題受挫、試圖尋求一點安慰時,溫柔一點的父母願意花時間會聽你傾述抱怨,而沒有耐心的父母會直接把你的話語打斷,並訓斥:“你應該多去找找自己的問題!”

甚至有些父母會直接說教,指導孩子應該怎麼做:“別哭了!接下來你必須要這麼做……”

不管父母的建議多麼理性、多麼睿智,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反應都只說明瞭一個事實:

在父母眼裡,事情的結果比“我”的感受更重要;父母更看重的是輸贏,而不是我這個“人”。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多麼痛的領悟!但這恰是很多父母最常犯的一個錯誤:他們以為”

我幫你解決了問題,就是對你最大的關心

”、“

看著孩子哭泣卻什麼都沒做,是父母最大的無能

”;

殊不知,每一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成長的路只能孩子自己一步一步走;而作為家人,能做的,只是儘可能地給予孩子理解、力量與信心。

其他的,哪怕多做一步,對孩子來說,都是對他行使“個體主權”的“

僭越

”。

而對於這份“理解、力量與信心”,丹尼爾博士也表示了超高的評價: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

最後,希望這本書《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可以給更多注重家庭成員關係、渴望療愈童年創傷的人們來帶來撫慰與智慧,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創傷療愈,都請記得:

相互依存的生命之路比習慣性獨立或習慣性依賴都更難能可貴

。”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當孩子說“我的感受爸媽從來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