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在新一期的《怦然再心動》中,王琳想終止和方磊的約會,回到家後卻崩潰大哭。

其實面對方磊的熱烈追求,王琳一直在努力敞開心扉,不過還是坎坷重重。

王琳坦言,這輩子也沒想到過會遇見方磊,而且方磊的眼神是可以讓她心動的,方磊的家也讓她覺得真好,讓她差點忘記了她來他家的初衷,而這個初衷就是想要終止約會。

王琳說她的內心有兩個自己,一個自己在說“他多好啊”,另一個自己又在說“他在好可是不適合你啊”,她不敢說出自己的喜好,也不想讓對方改變,因為她覺得那樣自己可能會有雙重的痛苦。

愛情的試錯成本太高了,她不敢輕易嘗試。

有人說她缺乏安全感,不敢大膽的走出這一步。歸根結底,是她的內在小孩在作祟,她的內在小孩就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膽怯的、缺乏勇氣的小孩。

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內心中的孩子。我們每個人心中

都有一個孩子的狀態,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他會永遠像一個孩子一樣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裡。

那麼,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內在小孩,又如何療愈自己內在的小孩,從而成為更好的全新的自己呢?

心理學家施琪嘉在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心理學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長課》

(以下簡稱《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針對內在小孩的五大需要、5種情感、5個價值觀念,提供了系統行的解決方案,最終讓你找到自己的內在能量,接納自我並且發展出全新的自己,床在新的生命體驗。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施琪嘉是具有醫學背景的心理治療師,有著非常豐富的精神分析以及嚴重的人格障礙的治療經驗,《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就是透過她的豐富心理治療經驗繪製而成,教大家如何把自己深受創傷的內在小孩變成一個正常的內在小孩。

看見我的內在小孩,並與其對話

內在小孩是不容易被發現的,但是他卻對我們的生命狀態起著決定性作用。

想真正的瞭解內在小孩,我們就要從嬰兒的出生去揭開他的神秘面紗。奧托·蘭克在《出生創傷》一書中說:

孩子從一個胎兒到出生以後變成嬰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因為一個孩子的出生,都脫離子宮的安全環境,經過產道的擠壓、大聲的啼哭、張開嘴巴呼吸,才能生存下來,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嬰兒最初的內在感受不會是安全的、寧靜的、幸福的,相反更多都是害怕的、不安的、恐懼的,甚至是疼痛的。

嬰兒出生後,周圍環境、父母的養育方式等會慢慢改變嬰兒的內在。嬰兒感到周圍環境安全、父母愛護的時候,嬰兒的內在也會呈現出信任的、安全的狀態;當嬰兒覺得世界不安全、父母忽略甚至虐待的時候,他的內在也會呈現出相應的狀態。

老子有一句話:“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這句話說的是嬰兒熟睡時表現出的柔順如意的自在狀態,其實也描述了一個人本真的狀態。

當我們能夠做到專注、恬然、適應性強的時候,我們就能像一個嬰兒一樣自在。

接納我的內在小孩,並且進行療愈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講到了需要療愈的16種內在小孩, 以下這五種內在小孩是最常見的,而我們在瞭解接納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進行療愈的過程。

第一種、缺乏愛的內在小孩

缺乏愛,大多跟早年父母的情感忽略有關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孩子出生後的

第一年時處

口欲期。在這個時期,嬰兒的頭號需求就是吃東西,在這時候,如果沒有得到滿足,那他可能就會覺得缺乏愛。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因為母乳餵養,不只是餵奶,最主要的時母親,也就是愛。只有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給予足夠的愛,孩子才會變得比較友好友善。

第二種、缺乏陪伴的內在小孩

這一型別的孩子有一個很典型的社會群體——留守兒童。有的人說,留守兒童不是有爺爺奶奶陪伴嗎?

在這裡我們所說的陪伴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照顧與看護,而是精神與心理層面的情感的交流與溝通。

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出去打工,不得不將孩子留給老人,而這些孩子的內心對父母是十分渴望的。

每一年春節後,我們基本都會看見這樣的新聞:父母回城裡打工,臨走時孩子哭的過天暗地。

無不讓人心疼!大部分老人會說,哭會就好了。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真的好了嗎?並沒有,他們不在哭鬧,只是因為無能為力,而早年缺乏父母陪伴的經歷也會在內化在心裡,慢慢形成一個缺乏陪伴的內在小孩,他會認為沒有一種關係是值得信任的,或者這種親密關係遲早會分離。

生活不易,如果可以就把孩子帶在身邊,孩子要的不是錢,而是父母與他在一起。

第三種、缺乏共情的內在小孩

如果父母無法正確領會孩子的需要,與孩子的配合度很低,那麼這個孩子總是有些不對勁的。

那麼到底什麼是共情呢?很好理解,蘇芮有一首歌的歌詞這樣寫道:“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母親對於孩子的共情能力影響最大。在孩子幼兒期,只要孩子一哭,母親立馬知道孩子需要什麼,也就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已經培養出了超強的共情能力。反之,母親的共情能力很低,那麼孩子就會有憋屈感,也理解不了別人,還會覺得別人也不理解自己。

父母的共情能力,影響著孩子的共情能力,所以父母知道自己理解錯了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改正,這個不斷糾偏的過程,也是共情形成的過程。

第四種、“我不配”的內在小孩

這類孩子大多數來自多子女家庭,來自父母的蔑視。

十個手指長短不一,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家裡的老大比較受父母偏愛,因為老大是第一個孩子,父母會對他投入很多感情。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重男輕女的家庭。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

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她的父母有7個孩子,前6個都是女孩,第7個是男孩,父母對於男孩的渴望一目瞭然,更是把好的全部投射給了男孩。而那些沒有被投射“好的”的孩子,他們就很容易形成“我不配”的內在小孩。

這一型別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自卑,哪怕自己很優秀,他也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甚至是愛情與婚姻。

想走出“我不配”,就要用關係治療關係,用好的關係去覆蓋壞的關係,這個過程並不輕鬆,也許會很漫長。

不論是上述四種內在小孩還是書中所有提到的內在小孩,都是針對個人而言。

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一書中,還有針對不同不同時期、不同群體之間的內在小孩有何不同,比如青春期的內在小孩、夫妻之間的內在小孩、老人的內在小孩、職場關係中的內在小孩等。

這也是推薦這本書的重要原因,你不但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還能找到療愈方法,最終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