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對待輕易放棄自己的孩子,父母給予最好的禮物,應該是根和翅膀

對待輕易放棄自己的孩子,父母給予最好的禮物,應該是根和翅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人自出生本就帶著善念,由於成長路上環境的因素,讓他們的性情慢慢產生了變化。

原本他們做什麼事之前會瞪著圓圓的眼睛看父母的態度,這個表象無疑是在徵求意見,他們在探索中充滿著好奇的同時也希望被肯定。

每個人都經歷著階段性的成長期,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但不容置疑的是即需要扶正又給予肯定。雖然他們被父母認為很叛逆,但當他們被肯定時臉上會浮現出洋溢的笑容,也會很開心地和你擊掌。

在教導方面可借鑑可引導,孩子存在著不同的脾氣秉性,我們借鑑時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調整吸取是最好的方法。

01

前天早上到公司剛坐下就聽到同事白敬說:“現在孩子眼裡只有自己,什麼也不管不顧。特別是95-05後這批孩子還自私,素質還有些不達。”

這話說的有爭議,其他同事基本無人接,因為這話經不起推敲。談論什麼話題不能一概定論,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好有差,成長猶如稻田裡的穗子參差不齊,更何況有思想的孩子。

每一雙父母都想教育出出色的孩子,但初為父母的他們也在摸索著、借鑑著前進,有時難免會忽略問題不能為孩子切除扶正。

在素質教育的社會里很少父母再以“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有些孩子猶如語言不能啟用的小玩偶,時常需要你拿東西輕觸才會開啟模式。

平等尊重的相處下,使他們內心的承受能力逐漸變差,有些孩子便受不了語言的刺激,父母偶爾嚴厲的批評、意見的不和,也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被迫、強逼這樣偏激的心理,其實就是內心脆弱。

曾有一批孩子被父母這樣灌輸思想:“你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做事要為自己負責任。”我想說這句話的力度只對一半,因為這中間少了他們原本需要顧及的家人的感受,也就是這樣的教育讓原本看父母行事的孩子,最終以個人為中心的行事,責任裡沒有家人的位置,不再考慮他們本身對家人的重要性,自己的生命對家庭存在著怎樣的意義。

02

前天早上幾位媽媽送孩子上學後,大家沒有急著離開,想要和王老師談論些有關孩子的日常問題,把學校與家庭的教育結合起來對孩子進行引導,在孩子年齡小時正是養成各項好習慣的時候。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向王老師提出,她是怎麼一步步引導自己的兒子進入一個自律學習的狀態?每天跟著一起陪讀?還是各自學習自己的知識,又或者是直接送到課後補習班?

王老師說:“我兒子現在上初中,這幾年是最重要的階段,孩子課後輔導班上完後,到家我就再陪著一起進行輔導學習。但偶爾也會把家裡的人喊到一起對孩子進行責任感的灌輸,讓他懂得自己是家人的希望。”

她對孩子說:“你學習不只是為了自己,還有爸爸媽媽,如果你以後很優秀,我們不僅為你感到自豪啊,還能一起跟著沾光享福。”

雖然這樣的教育是在施加壓力,但絕不是包袱,而是對孩子進行內心責任感的灌輸。不吝於對孩子表達他們對家人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價值也是培養自律的好方法。

這些事情他們遲早都要面對,何不讓他們早早地瞭解到自己的未來則是透過現在的努力才能創造出來。(與當下的每一步息息相關)

盧勤在《好父母好孩子》一書中專門談到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根據她多年與孩子溝通相處的經驗,足以證明我們作為父母的不能對孩子缺乏這項生存技能的培訓。

03

共和國同齡人座談會上,著名作家梁曉聲在座談會上講了一番頗有道理的話語:“本來我國已經擁有了多達3億的兒童,但有些大學生還口口聲聲自稱‘男孩子’‘女孩子’。咱們中國孩子的隊伍已經夠龐大了,仍然有一些人往孩子們的隊伍裡擠。我們中國的青年到哪裡去了?美國一位中學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堂課上講的是這樣的話:‘先生們女士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啦。’今天我要對大學生們說一聲:‘先生們女士們不要再把自己當成小孩啦!’曾有一位企業家問我:‘你說在從大學生中挑選人才時,應該選什麼樣的人?‘我告訴他,凡是自稱男孩兒、女孩兒的大學生一概不要。因為他們還沒有衝高等幼兒園畢業,根本無法承擔社會給予的責任。”

有人曾說:“智育抓不好,便出次品;體育抓不好,就出殘品;而德育抓不好,勢必出危險品。”

培養孩子的德育不僅影響著家庭的和諧發展,也是在為國家培養棟樑人才。

盧勤說:“愛國成才,首先應該成人。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誰敢委你以重任?”

作為父母的我們為孩子注入責任感,不僅是為他們拓寬未來的道路,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出色優秀的精品。

《窮查理寶典》裡有篇寫到(對華爾街的批評)因他們做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完全道德缺失,這讓人感覺是一種恥辱。

曾有人說:“能力能上你達到巔峰,但只有品德才能讓你留在那裡。”

04

李玫瑾老師在一期《圓桌派》派裡談到,孩子在6歲之前要管,這個時間是培養孩子心智成長的承受能力,給他們打下堅韌基礎,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想管就不那麼容易,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被順從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習慣。

作為父母的我們有時會覺得孩子還小,長大後自然會懂事起來,可所謂懂事全在父母的正確灌輸、引導糾正下才能日漸延伸出優秀的人才。

孩子最應該養成良好習慣的時間段是6歲之前,最應該在學習上艱苦奮鬥的時間是初中到高中這6年,因為這個6年和自己未來人生規劃息息相關。這兩個6年,前6年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因為這決定著孩子們是否懂得學業生涯中艱苦奮鬥的意義,由此可見需要衝刺的6年也與起初的習慣養成6年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

培養他們懂得什麼是責任感,也會使他們內心富足,把每一次的挫折看作是生命的突破口,在面對拒絕與諷刺打擊時有自己的處理風格,而不是選擇放棄自身。

馬未都在節目中說:“我們小時候都是在棍棒和大嘴巴下長大的,那時覺得也沒有什麼,既然捱打捱罵肯定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從來沒想過要結束生命(輕生)的念頭。”

這是一種習慣,也是我們傳統教育的方式,他們內心很自然的接受自己犯錯誤受到父母的懲罰屬於正常現象……(小時候我們總聽到那句就是:做錯事等著回家捱打吧!)

其實那時我們羨慕不捱打的孩子,但這樣的環境我們內心成長的很堅強很皮實,也讓我們學會了做什麼事情考慮父母的感受,也是因為有了這種責任感,所以我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努力方式創造未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各項教育水平提高,社會個人素質不斷提升。

父母對待孩子們屬於平等對待的方式,但就在這樣看似美好的情況下,孩子與父母發生爭執時,卻忘記了三字經裡的“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責,須順承。

但上帝賜予我們的孩子起初都是同樣的,只是每對父母的引導不同,自然後續的路途也將發生著千差萬別。

眾人皆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那是因為他們並非同一位母親生養教育出來的。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給予子女根與翅膀,勝過一切物質附加的禮物,因為未來他們有能力看到自己的成就。

我們不能像手拿錘子的人,把所有問題都看成釘子。

所以對待孩子要進行終身成長型的教育,據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對思維模式的力量發現,成長思維模式的人相比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定位:

第一,我們與祖國的關係。首先我們是祖國的公民,是新時代的主人,所以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對祖國和人類負有責任。

第二,孩子和家庭的關係。對於家庭來說,他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來藍圖將靠他們來描繪,家庭的幸福取決於他們能否給別人帶來幸福。從這一點來講,應該引導他們意識到自己應該對家庭負有責任。

第三,對他們自己。他們是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所有今天的努力全是為明天做準備,為明天打基礎,所以要讓他們明白對自己的今天和未來的每一天負責。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首先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慢慢也會懂得自己存在的價值,以及如何珍惜尊重身邊的親人。

建議父母以成長型思維的模式引導孩子:首先樹立孩子強大的內心,不因一些事情內心承受不了就選擇放棄生命;其次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被過激的語言影響;懂得尊重及珍惜自己和身邊的人;明白自己對家人存在著怎樣的重要價值。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認為不做好人也可以成為偉人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我敢保證,人世間真正的偉人同時也必須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真正高尚的人,內心都會富有滿滿責任感,能夠推動他們前行的也是因為擁有富足的內心。

其實我們的孩子一點兒也不自私,只是需要正確的引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