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未來是確定的,過去卻可以改變

我們一度認為,未來是可以變化的,而過去卻是固定不變的。

事實上,並非如此。

為什麼呢?

什麼是過去呢?什麼是未來呢?

可能有的人會說,這還不簡單,過去就發生了的事情,未來就是還未發生的事情。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它怎麼還可能改變呢?

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過去的事呢?

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透過回憶和想象。

回憶不用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大部分一定能夠回憶起。

想象就是依靠文字或別人的語言等進行想象。

所以,我們認識過去就是透過頭腦裡的記憶來進行。

當大多數人都覺得是這樣的時候,於是,我們就認為,事實如此。

比如,武則天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帝,這是一個事實。

未來是確定的,過去卻可以改變

武則天

我們大家都覺得它是對的,於是我們就認為它就是不變的過去。

但是,有一個問題,大多數人都這麼認為的事,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事實上武則天並非第一個女皇帝,也不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歷史上還有一個農民起義的女皇帝,她首先稱帝,不過,起義兩個月就失敗了,被殺了,所以,她這個女皇帝不算正統的皇帝。

而武則天卻是唯一正統的女皇帝。

對於歷史,我們不能進行回憶,只能透過古代一些文字進行想象。

但問題是這些文字是可靠的嗎?

它們有沒有可能發生變化呢?

由於文字太多,我們不可能把所有文字都一下子背下來,那麼,我們就不知道在我們第一次看這些文字的時候和我們第二次看這些文字的時候,那麼文字是否發生了變化。

如果我們把這段文字背下來了,我們可以對照我們記憶的內容,確定文字沒有改變,但當我們沒有背下這段文字的時候,這段文字就可能在發生變化,從而使得歷史變化。

比如,我們看第一遍歷史的時候,知道武則天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但當我們看第二遍歷史的時候,可能發現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女皇帝。

誰知道看第三遍、第四遍等歷史的時候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女皇帝。

當我們看書的時候,其實書上的內容是在變化的。

所以,過去也是在變化的。

但這種變化也是有規律的,不是隨意胡亂變化,而是要向和看書的人以及其他人內心的記憶有些相似的方向進行變化。

它使人看了之後,讓你產生一種錯覺,覺得是自己記憶出了問題,有些沒有記準確。

事實上你的記憶或許並沒有出問題,而是書上的文字出現了偏差。

我們常常看到兩個矛盾的結論。

比如我曾看金庸的書,他在上面寫,中國領土面積最大的朝代是清朝早期,因為元朝真正屬於中國的領土(不包括四大汗國)並沒有清朝早期大。

像金庸先生那樣博學多才的人,誰會懷疑他的話?

但我後來在百度查元朝歷史才知道,就算不算上那四大汗國,清朝也遠沒有元朝疆土遼闊。

那麼,為什麼有兩個不同的結論呢?

可能有人會說,其中有一個結論是錯誤的。

百度是高科技,自然不會錯,那麼錯的就應該是金庸先生了。

可是堂堂的金庸先生怎麼會犯常識性的錯誤呢?

原因只有一個,過去在變化。

當我看到金庸先生的結論時,的確是清朝早期的版圖最大。

而當我查百度時,元朝的疆域又變成最大了。

而如果你現在去查百度,可能又會有新的結論,不信你可以試試。

並且,我在看到金庸的結論時,大多數研究歷史的人也持那個觀點;

而當我看到百度上的結論時,大多數研究歷史的人也持這個觀點。

也就是說,歷史是在變化的,而不是一層不變的。

看了《倚天屠龍記》,我才知道朱元璋竟加入過明教,我於是去網上一查,他果然加入過明教。

如果我沒看《倚天屠龍記》,那麼,歷史上的朱元璋可能就沒有加入過明教。

由於我們的記憶力有限,我們只會記得我們心中最深刻的東西,而那些東西是很少變化的,而對於不深刻的那部分則常常忘記,從而使得那一部分發生變化。

我們為了不忘記不深刻那一部分的東西,於是用筆將它們記錄下來。

可哪裡想到,我們用筆記錄下來的東西,它們卻在偷偷地發生變化。

從而使得過去也發生變化。

可能你還會說,那是記錄發生了變化,並不是過去發生了變化。

但過去只能活在記憶中,儘管記錄發生了變化,但我們也只能相信記錄,只能相信過去發生了變化,而不是相信記錄發生了變化。

白紙黑字,你憑什麼說記錄發生了變化了呢?

所以,我們只能認為歷史和過去發生了變化。

這是透過文字想象知道過去發生了變化。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自己的歷史,也會發生變化。

你是不是會有這種感覺,發覺回憶許多事情時,突然忘了發生的時間先後。

這個時候,你就透過推理來確定事情發生的先後。

比如你忘了昨天晚上你上床睡覺,是先脫鞋還是先脫衣服。

但你記得你是先玩了一會兒手機才睡的,你於是就想一定是先拿出手機,再脫掉衣服最後再脫鞋的。

如果你是先脫鞋,你就應該對脫衣服印象深刻,因為你要在衣服裡拿手機。

然而事實上,可能你對拿手機脫衣服印象並不深刻。

所以,當你覺得你是先脫鞋,那麼,你就是先脫鞋;

而當你覺得你是先脫衣服,那麼,你就是先脫衣服。

過去是可以變化的,隨著你的意志變化而變化。

我們會把過去的一些事情進行想象,使它成為一個連貫的故事。

比如清朝末期中法大戰,中國大敗法國。

但清政府腐敗無能,主動向法軍簽訂不平等條約。

於是我們就想,清政府當時一定是拿著勝利果實作籌碼去向法國求和的。

然而,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中國人如何無恥地拿著勝利去邀功,向他們妥協。

過去存在於大多數人意識中,當大多數意識發生變化時,過去也就變化了。

所以,現在有許多過去的案子被拿出來重新解讀。

比如曹操、秦始皇。

未來是確定的,過去卻可以改變

曹操雕像

未來是確定的,過去卻可以改變

秦始皇塑像

將來還會被重新解讀,因為過去是變化的,將來的曹操、秦始皇又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過去是變化的,未來卻是確定的。

什麼是未來是確定的呢?

就是未來的事是註定了的,你根本無法改變。

比如我上高中時,一開始學習不認真,許多科目只打個七十多分。

我最拿手的數學也心不在焉,最後連許多基本的公式都未記住。

後來我發憤努力,將數學公式全背了下來,可是考試還不過七十多分。

也就是說,你努不努力都一樣,上天註定你只能考那麼多。

可能你會說,既然上天註定我只能考那麼多,那麼,我就不學習,不努力,那樣豈不更好?

但是上天又註定你又要學習。

因為你看到自己成績不好,就自然而然地努力起來。

還有你成績稍微有所下降,你就會心慌,就會趕緊努力。

並且有的時候努力還是能得到一定的回報,這就激發了你的貪慾心,於是加倍努力。

可是結果卻是白努力。

我上高中時,有一次生病,回家待了幾個星期,回到學校,參加期中考試,結果考到了全班前四。

期末考試時,我想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我一定又有進步,應該會考得更好吧,哪裡知道,那一年期末考到班上第十二位。

也就是說結果是註定的,你根本改變不了。

所以,我們做錯了事,吸取教訓就行,但用不著後悔。

因為後悔也沒有用,就算你當初做的是另一個決定(比如當年我高中時,一開始就十分努力),結果也會是一樣。

為什麼未來是確定的呢?

因為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而這多種因素也是確定的。

所以,有些事看似是偶然,看似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其實是必然的,我們做了其他選擇,也不會改變結果。

因此,未來是確定的。

有人說,我們不能乘時間機器去未來,因為當你知道未來發生什麼時,你就會趨利避害,從而導致世界亂套。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就算你到未來去過,你能把所有事情都記清楚嗎?

未來是確定的,只是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當我們乘坐時間機器到達未來時,那麼,這一段時間也就變成了過去。

而過去卻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當我們從未來回到現在時,我們走向的未來,其實是我們記憶中的過去,它是會變化的,它可能跟我們記憶中的未來相似,但絕不相同。

也就是大方向可能不會變,但細節特別是你記不大清的細節會有明顯變化。

既然未來是確定的,那麼,我們就不要後悔,只吸取教訓就行。

既然過去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我們就多讀書,充實我們的頭腦,使過去向著對我們有利的方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