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儘管這句話聽起來很讓人傷心難過,可在一部分人眼中,女人從出嫁那天起,這個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家,就成了“孃家”。

明明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明明擁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可卻成為了別人家的媳婦,再回到孃家,就成了客人。

當然,這種感覺並不是父母給予的,對於大部分女人來說,她們婚後深切感受到自己成為外人的原因,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家中的哥哥或者弟弟以及他們的另一半。

原本朋友雷蕾並沒有這種感覺,剛畢業那幾年,她有一段時間也住在孃家,跟哥哥嫂和父母一起生活,她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家的人。可結婚後再回家小住,卻發現一切大變樣。

因為丈夫被外派到國外,只留下懷孕的雷蕾在家。丈夫一走就是兩年,他不放心只有雷蕾自己在家,提議讓自己媽媽來跟雷蕾一起住,這樣兩個人也好做伴。

可對於雷蕾來說,單獨跟婆婆相處她覺得自己應付不來,婆婆畢竟不是親媽,相處起來總是會彆扭。特別是丈夫不在家的情況下,她實在難以面對。於是,雷蕾提議,她乾脆辭職回孃家。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丈夫也願意理解雷蕾的小心思。的確,雷蕾回孃家更自在,更放鬆。於是,在他出國前,先把雷蕾送到了孃家。

雷蕾父母是跟雷蕾大哥住在一起的,原本房子寫的是父母的名字,是家裡的老房子。但自從雷蕾大哥結婚後,房子就改成了雷蕾大哥和嫂子的名字。可房間的格局一直沒有變,雷蕾的房間還是一如從前。

回到孃家之後,雷蕾感覺到前所未有的開心,好像自從畢業後就沒怎麼在家裡住過,如今從之前的一家四口變成六口,雖然變得擁擠了,但也變得更加熱鬧了,她跟喜歡這種氛圍。

可回到家才幾天,嫂子就約她出去逛街,在吃飯的時候,嫂子略帶難為情地說,希望雷蕾能夠給家裡交生活費。畢竟家裡多了一個人,開銷也變大了,而且由於雷蕾有孕在身,雷蕾媽媽買菜都挑好的買,也裡外裡多花了不少錢。

聽完嫂子的話,雷蕾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她頭一次聽說,女兒回自己孃家住還要交生活費的。她看著嫂子,覺得眼前這個人好陌生。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她跟嫂子理論,說:“嫂子,這也是我的家,他們是我爸媽,而且,據我所知,這個家的生活費一直是用爸媽的退休金,我也沒吃你跟我哥的。”

可嫂子卻說:“生活費是用爸媽的退休金,可你沒來之前,爸媽的退休金還能剩好多,還會給你侄子付幼兒園的費用,但你來了之後,他們就再也顧不上他們的親孫子了,我覺得這並不公平。而且,你已經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回孃家理應拿生活費。”

看著如此斤斤計較的嫂子,雷蕾知道自己再說下去也是白說,回到家之後,就當著全家人的面,把兩千塊錢拿了出來,並說以後每個月都會交兩千,住多久交多久,算是女兒的一片心意。

她沒有明說是嫂子找過她,一切為了這個家的和睦。可從這以後,她對嫂子再也沒有了以前親近的感覺,也很少再給侄子買那些昂貴的玩具和衣服,時間久了,嫂子反倒後悔了,畢竟多一個敵人,日子不好過。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聽完朋友的遭遇,很難想象她是如何在那個家面對嫂子的。女兒住在自己父母家,卻還要交生活費,說出來不免讓人寒心。

在我看來,雷蕾嫂子的做法的確稍稍有些過分。

首先,房子雖然房產證上是雷蕾大哥和嫂子的名字,可卻是雷蕾爸媽主動給的,同樣是兒女,雷蕾並未繼承一點,四室一廳的房子,怎麼也得幾百萬,雷蕾並未有過怨言,也並沒有覺得不公平。

再者,家裡的生活費是雷蕾爸媽出的,也並沒有讓雷蕾大哥和嫂子出一分錢。相信雷蕾爸媽也願意為自己女兒花這些錢,嫂子和哥哥不應該拿這錢來要求雷蕾給補上。

按照雷蕾嫂子的說法,雷蕾的到來,威脅到他們兒子的生活和他們的生活,孩子教育費用得自己出,可自己生的孩子自己養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父母給,是他們心甘情願想多幫孩子一把,可他們不給,兒女也不應該有怨言。畢竟那是父母的錢,他們有權利去支配。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雷蕾嫂子之所以會這樣做,無非是覺得雷蕾已經結了婚,是外人。回了孃家就是“客人”,是“親戚”,既然是多了這層關係,又怎麼能白白住在他們這個家裡。

想必有很多人會這樣想。對於很多當“嫂子”的女人來說,她們在嫁過來之後,自動把這個家的所有家產都攬在自己名下,而對於已經出嫁的“小姑子”,幾乎不留給她們一點餘地。

這種舉動,無異於傷害了小姑子的心,也變相隔斷了親情。

此外,據我所知,就在整件事情過去,雷蕾也坐完月子回到自己家之後的半年,就發生了一件事情。雷蕾嫂子因病去雷蕾所在的城市住院,雷蕾只去了一次留下兩千塊錢,就再也沒有露過面。

而且,後來因為治病缺錢,雷蕾明明知道,也沒有主動提及要借給哥嫂,而嫂子自然也不好意思跟她開口。

雷蕾爸媽也曾勸過雷蕾,說嫂子已經後悔當初說的那些話,可對於雷蕾來說,那些話就像刀子一樣,傷害了她的心,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並不是沒有道理。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雷蕾太記仇,親人之間不至於這樣。可沒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親身體驗過這樣的事情,感受過這樣的感覺,就沒有權利勸別人善良和大度。

本來一家人之間沒必要如此,不管是嫂子還是嫁出去的女兒,都是一家人,這就是緣分,沒必要分得這麼清楚,更沒有必要因為這幾千塊錢而傷了和氣。

對於婚後女兒常住孃家要不要掏生活費這種事情,其實也很好解決。如果父母自己住,那就看父母的意思,即便是父母不需要女兒拿錢,當女兒的也應該多孝順,多陪伴。

如果是跟哥嫂一起住,是哥嫂的房子,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主動提及付生活費。這樣不僅可以讓嫂子更舒服,還能讓父母不為難。

而嫂子,也要適當的讓一步,對自己的小姑子更上心,更關心,在將來父母財產的分配上,也不要獨攬,畢竟即便是嫁出去的女兒,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一個大家庭想要和睦相處,斤斤計較永遠不會幸福,只有雙方相互付出,少一點索取,親情味道才會更濃郁,將來才能更好地共同抵禦風險和風雨。

女人回孃家,嫂子卻讓她交生活費,她每月拿出兩千,嫂子卻後悔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