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文章作者:道法自然

人類生活於大自然中,依靠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得以生存。即使科學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違背大自然,這是道,是天道。

做人,做事也應遵循自然之道,努力但不盲求,凡事應盡力而從容,量力而行,順其自然。

畢淑敏曾說:無論這個世界對你怎樣,你都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勇敢,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

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也要讓自己笑對生活,並且做好自己的心理醫生,不讓自己的心情生病。

學會堅持這六個好習慣,你的人生將會不可戰勝,心情會越來越好。

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解釋,不生氣,不討好!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1、不解釋

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當一個人被誤解的時候,總是想著使勁全身力氣去解釋,希望被諒解。可有的時候你越解釋越亂,還是做好自己該做的最好,清者自清!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給別人,社會帶來打擾與影響,那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不卑不亢,問心無愧乃人生的最高境界,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那樣對自己不公平。

被別人誤解的時候,不要急於解釋,那樣只會授人以柄。

沉默是最好的說明,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2、不強融

我寧願選擇孤獨,也絕不隨波逐流!

我不高攀有錢人,因為我沒餓著,我不小看窮人,因為他們總會有出頭之日!

人都是因為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賞識,靠近。而不是因為強融進圈子後才獲得強大。

人言輕微,你自身不強大,就算強融進別人的圈子,也永遠只是一個陪襯,是沒有話語權的,在這個圈子裡,你不但得不到任何幫助與成功,而且會逐步的喪失了做人的底線。

與其強融,不如安靜的強大自己,然後吸引所有人,驚豔所有人。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3、不強求

強扭的瓜不甜,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強求來的東西永遠是世界上最廉價的,也終將是最沒有用地,所有強求的事,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國時期的徐庶,十分孝敬出名,被曹操以母親為要挾,強求納入曹營。徐庶進入曹營以後,至始至終沒有為曹操貢獻一條計策,這便是著名的歷史典故: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強者征服人心,弱者征服人身,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4、不生氣

人生最大的無知,就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俗話說:氣大傷身,每一次生氣,對身體來說都好比是發生一次地震。

生氣就是典型的在用別人的過錯來傷害自己,不生氣是一種高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份自信與強大。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被諸葛亮活活地氣死,這就是著名的“三氣周瑜。”一個愛生氣的人與不愛生氣的人鬥爭,一開始就決定成敗。

《三國演義》中,孫權的妹夫付俊,因忍受不住蜀軍的辱罵,而負氣出戰,結果中計,丟失了數座營寨,被陸運下令斬殺。

一個喜歡生氣的人,度量狹小,是不能夠成大事的。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5、不在意

忍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做人做事,要內在有激情,但還要從容不迫,即使手頭上有一千根線,一次也只能穿過一個針眼,不要過於在意,過於的患得患失!

詩人席慕容說: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地走了,揮一揮衣袖,帶不走一片雲彩。

人生於天地間,應當持有一顆坦坦蕩蕩的胸懷,對任何事情盡心,盡力就好,不要過於在意結局,因為人生無常,有些事情是人力無法掌控的。

看開,看淡不在意,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灑脫。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6、不討好

隨緣、惜緣、不攀緣!

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與皇帝同席,能夠與乞丐同行。永遠讓自己平視這個世界,不攀上,不欺下,永遠讓自己不卑不亢!

不要卑躬屈膝地去討好一個人,哪怕是你的上司,你的衣食父母,因為你的卑躬屈膝,換來的永遠是廉價的東西,最終得到的只能是拋棄與鄙視。

任何人,從心裡只會尊重一個他看得起的人,這就是人性。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結束語:

活著是需要學問與智慧的,否則我們也不可能從開始懂事起,就要不停地學習,成長。

如何讓自己成為人中的俊傑,讓自己的生活有聲有色,不落於人後,讓自己幸福常在,衣食無憂。就需要我們有過人的智慧與修養,來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意外與挑戰。

一切都是浮雲,強大自己是根本,能做到以上的六點,就是一個瀟灑自如,內心強大的自己,就沒有什麼能夠把自己擊倒了。

不解釋,不強融,不在意,不強求,不討好,不生氣。

做最好的自己!

2022。5。14

道法自然——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