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一個人越來越有錢的方法:借雞生蛋

01

有兩個窮人在財主家打工。

過年時,財主送給他們一人一隻雞。

窮人甲把雞熬成湯,全家人過了一個好年;窮人乙把雞養起來,還到處尋找蟲子給雞吃,全家人使勁摳門,過了一個窮年。

第二年春天,窮人甲繼續去給財主打工;窮人乙家的雞下了蛋,還孵出了小雞,他開始謀劃養雞的事業。

若干年之後,兩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

一個人越來越有錢的方法:借雞生蛋

作家曹雪芹說過:“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每個人都想發財,可是很多人卻一直抱怨“沒有發財的命”,然後就坐享其成。

要相信,誰都有發財的命,只是不懂得借力而已。因此,我們可以學一學“借雞生蛋”的方式,把“風口浪尖”請到自己的生命裡來。

一個人越來越有錢的方法:借雞生蛋

02

勤學苦練,提升“借雞”的本事。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

當你年輕的時候,不會覺得讀書有多好,不會認為讀書就是創造財富。

等你到了中年,就會明白,讀書多的人,不一定能發大財,但是發展的機遇多一些,並且在網路時代,知識是可以直接轉換成金錢的。

比方說,新東方的老師董宇輝,一開口就能說出很多的道理,把英文和中文都說得很溜,吸引了很多人,也賺到了人生的一桶金。

還比方說,古時候,很多讀書人,一舉成名,進入了官場,也改變了生活的狀況。

人與人交往的時候,有一個規則,叫“趨炎附勢”。

人們討厭“趨炎附勢”的人,但也是可以利用這一規則的。如果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別人對你刮目相待,你一開口就能借到錢、物資,從而輕輕鬆鬆成為別人的合作伙伴。

勤學苦練,本就是築巢引鳳的過程。

03

冷靜觀察,抓住“借雞”的機遇。

有道是,禍福相依。

機遇和陷阱,也是並存的。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在花草茂盛的地方,也有毒蛇在潛伏。”

只要你冷靜觀察,就能有效做到“趨利避害”。

你要藉助別人的經濟實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肯定要選擇最佳的時機,而不是盲目去求人。要知道,別人幫你一次是一次,不會一次次幫你。

作家高啟國記錄了一件事:新加坡剛剛獨立的時候,百廢待興,關鍵是本地的淡水資源非常匱乏。

他們找到荷蘭著名經濟學家溫斯敏,在周邊進行了考察。然後決定購買馬來西亞的水。

令人驚訝的是,新加坡的淡水淨化技術超前,把買來的水淨化之後,一部分自己用,另一部分轉賣給馬來西亞。因此,在解決了用水問題的同時,還賺了一筆錢。

借來的雞,可以源源不斷地生蛋,也可以變成養殖場。這就是真實的見證。

借,不僅是智慧,並且要在最佳機遇來了的時候,開始行動,這樣的話,可以達到利潤的最大化。

一個人越來越有錢的方法:借雞生蛋

04

提升人品,擁有“還雞”的信譽。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借錢方式。

如果你做了一個老賴,那麼就不要談“借雞生蛋”的事情了,別人看到你,就會趕緊躲開。

清朝富豪胡雪巖說過:“要請別人幫忙,就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別人憑什麼借錢、借物給你?

究其根本,就是想得到利潤,想要和你結盟,或者希望你藉此機會,一躍而起。

胡雪巖在困難的時候,伸手向外國商人史密斯借錢。史密斯開始不太樂意。

為了取得史密斯的信任,胡雪巖多次向史密斯借錢,並且準時還錢,把利息一併還上。從而,借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彼此都不擔心還不起。

一個人要發大財,可能在很多地方要開口“借雞”。如果你一次就把規則搞亂了,人品也弄丟了,以後的人生路,仍舊會很難走。

人品是最硬的底牌,比金錢本身更硬。

用金錢作為做人的底氣,但是你還要用人品來撐起金錢。在一借一還之間,你就能樹立形象,千萬別當老賴。

05

放大格局,創造“雞生雞”的迴圈。

有一個詞語,叫“睡後收入”。

也就是說,一些發大財的人,就是在睡覺、休息的時候,仍舊有人在幫他賺錢。

比方說,家裡有門面,每個月可以收取租金;有存款的人,可以得到利息。

也有一些人,想盡辦法,實現了“錢生錢”。正所謂,“30歲以前人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後要靠錢賺錢。”

孟子也說過:“勞心者治人。”

單純的體力勞動,能夠賺到的錢是有限的,唯有用智慧去撬動金錢,用金錢去博取財富,或者想辦法讓一群人為自己賺錢,就能發財。

作為普通人,可以投資興業,也可以和靠譜的人合作共贏。不要一直摳住自己的每一分錢,不懂得規劃未來,不給自己留後路。

一個人越來越有錢的方法:借雞生蛋

06

古人說:“命中十錢,難求百金。”

賺不到錢的時候,就把一切都推卸給“命運”,認為自己的命裡,不應該有那麼多錢。

其實,我們要善於分析古人留下的話。

命裡有十錢,就可以賺到十錢——如果命裡有千錢、萬錢呢?結局又怎麼樣?

想要打破“窮命”的困境,你就得要藉助外力,讓自己變成一個力量無窮的人。關鍵時候,別人給你一塊錢,也可以成為資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做人,不要給人生設限,跳出圈子,外面的世界,海闊天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