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奧巴馬,從凡人到總統,經歷了什麼?

奧巴馬,前任美國總統,上大學曾經特別迷茫,甚至藉助毒品麻醉自己。作為一位美國人,不瞭解美國文化,作為一名黑人,他又似乎不屬於那個群體。轉變發生在他畢業後,在一個芝加哥貧困社群的工作中,他努力去幫助別人,為社群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終於找到了人生方向。

改變自己,然後去改變這個世界。

奧巴馬,從凡人到總統,經歷了什麼?

但在現實生活中,改變自己並不是一件易事。當你辦好了健身卡,總有各種原因讓你邁不出家門,於是健身卡只能躺在角落裡吃灰;要求自己要早睡早起,可是在睡覺前,你又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機,一刷就是半夜;你決定要和愛人好好溝通,可是小小的一個矛盾,就讓你頭腦瞬間失去理智,開始了新一輪的家庭戰爭。

一 為什麼改變如此困難?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全職太太,她認為總是伸手向丈夫要錢,缺乏尊嚴,想要出去工作。但是因為孩子太小沒有人照顧,所以一直沒有能如願。

但實際情況是,這位太太內心是不願重新開始工作的,她懼怕改變現狀,因為改變後有可能有很多的風險,例如重新找工作的奔波,被公司拒絕的挫敗感,也有對職場中人際交往的恐懼。這種恐懼感和無力感,是她不願面對和解決的,於是找出孩子太小的理由,安慰她內心的糾結。

人有時候害怕改變現狀,因為比起目前的不滿,改變後的世界,有很多未知的坎坷和辛苦,讓人不敢面對。人類的恐懼來源於未知。

奧巴馬,從凡人到總統,經歷了什麼?

二。如何突破內心的堡壘,完成自我的蛻變?

王陽明曾說:“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我們只有在行動中獲取真知,改變自我,提升自我。當你決定要改變,請不要猶豫,立即鼓起勇氣,把計劃付諸行動。

如果決定健身,到了計劃的時間,要立刻穿上跑步鞋;希望改善與愛人關係,不要猶豫,立刻起身給她一個不需要理由的擁抱,或者買一件她心儀已久的東西,作為禮物送給他;到了上床時間,立刻把手機關掉,安心睡覺。行動然後改變,就這麼簡單。

奧巴馬,從凡人到總統,經歷了什麼?

三。一時的改變,自己有信心堅持下去嗎?

在《蜥蜴腦法則》這本書中,說人腦有兩套不同的思維方式:自動式和反射式思維繫統。自動式思維繫統構成了潛意識。人類、蜥蜴以及所有的脊椎動物都具有這種古老的大腦構造。

這套系統對我們影響巨大,有時候在我們都意識不到情況下,它已經幫助我們做出了決定。比如說,即使受肥胖這類問題的困擾,人類總是選擇甜食這類高熱量的食物,這套系統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模式。它有一個特點:只關注行為,卻忽略行為動機即態度。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你的態度和行為不一致的時候,你會改變自己的態度,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這種感覺。如果領導讓你做一件你非常抗拒的工作,一旦你開始行動,你的態度就開始改變。當工作出現困難的時候,就會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如果有同事不願合作,你會勸說他,以儘快完成工作。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有兩件很有吸引力的物品,人們只能選擇一樣當作禮物帶回家。當人們選擇了一件禮物以後,相比於選擇之前,他們對自己的選擇的禮物會更有好感,而對自己未選擇的禮物更為排斥。他們一旦做出選擇並行動後,立刻會調整態度,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讓行為和態度相符。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如果你認準了方向,就立刻行動起來,準備好行囊,穿上旅行鞋,邁出第一步。當這樣做的時候,你離成功就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