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我們太想要肯定和認同,以至於常對自己苛刻。總覺得有些事還可以完成得更好,總覺得有些遺憾還未填平,總覺得,好像別人的看法更重要。

一個個“總覺得”,讓我們離自己本來的樣子越來越遠。

如果盤點我們每天的快樂和煩惱,你也許會發現:

帶給我們幸福感的,往往是別人的感謝、鼓勵和肯定,讓你充滿激情與動力。反過來,帶給我們煩惱的,常常源於跟別人“不愉快的交集”。

比如:

室友對你的迴應沒有往日熱切,讓你感覺:“她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意見?”

戀人不贊同你的生活安排,讓你犯嘀咕:“他是不是在生我的氣?”

同事否決了你的方案,讓你鬱悶:“大家一定覺得我能力不行。”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在理性上,你也許很清楚對方並非有意,就事論事而已,但感性上還是容易“走窄”,沉溺其中憂思過度。

這些“自己和自己的拉扯”,讓你備受“情緒疲勞”的折磨。是時候,改變了。

01 保持最大的善意去相信

橫看成嶺側成峰,換個角度看問題!放下認知濾鏡,儘量以善的心思去理解對方,相信對方是積極的、正面的,是想要解決問題的。

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與其認為“他故意為難我”,不如認為“他對我的誤解源於資訊交流不暢”,然後想辦法去解開這個結兒。這會是一個比“胡亂揣測”更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更何況,你為之神傷的那些人,大都不會出現在你接下來的生活裡。所以,能用客觀事實解釋的,儘量不要上升到意圖。自己輕鬆,別人同樣輕鬆。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02 一個評價≠全部的你

一個人的價值,是由多個方面構成的。也就是說:所謂的“你”,包括工作中的你、家庭裡的你、戀人眼中的你、朋友眼中的你……這些你很可能都是不同的。它們加起來,才構成了“你”的全部。

任何一個時候,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判斷,都只涉及到當下的場合,都只是“一部分的你”,而不是“全部的你”。

這意味著:你在某一方面可能達不到標準和要求,但在另一方面又可能十分出色。在受到攻擊和否定時,要把別人的看法放進一個特定的區域,不為此否定整體的自我。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03 鈍感是另一種聰明

同樣的境遇,兩個人的敏感度不同,影響也是天差地別。

敏感的人,會關注到許多細微的地方,並且容易對外界的波動,產生強烈的“內心感受”,是特別容易被情緒淹沒的一類人群。

而鈍感的人,更擅於從容應對變化傷痛。鈍感有五項“鐵律”,分別是:迅速忘卻不快之事;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挑戰;坦然面對流言蜚語;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面對表揚,不得寸進尺,不得意忘形。

只有不被繁雜和瑣碎的小事左右,從各種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才能拿出更多精力推進事情發展。 以職場來說,你會發現,真正走得穩,走得遠的人,一定是那些精於業務,而鈍於瑣事的人。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04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身邊不少人,從童年時期就有刻板印象,即要成為大人眼中所期待的“別人家的孩子”。長此以往,也就逐漸形成了以別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試圖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心理。

比如:不能“輸給”別人,既丟面子,還會被別人恥笑;不能出醜或做錯事,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能拒絕別人,否則就可能被記恨被疏離……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扔掉這些“完美人設”的標籤吧,你只需要做你自己。所謂接納,就是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足,不苛責、不自貶;就是與自己“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和解,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是我真實的一部分。

而且,經歷得越多,你越會發現:大家都忙於自身而力有不逮,你的身邊真的沒有那麼多觀眾,你不需要“演”給假想的人看,踏踏實實做自己就很好。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05 什麼是你想要的生活?

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歸根結底還在於內心不夠堅定,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確定當下的方向和選擇是否正確。出於某種怯懦,我們把自己隱於人群,在別人紛亂的意見中擺盪,從而逃避個性化的主見帶來的風險。

想要活出灑脫,你需要一個人安靜下來,重新審視眼前的航向和道路,重新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是否沉穩、堅定。

知道哪種生活是自己嚮往的,就義無反顧去追尋、去靠近、去實現。別人怎麼說,且隨風去。

夜航船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好巧啊,我也是”

圖片/攝圖網

責編/田園黃蝶

審籤/志飛

監製/席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