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內在資源”的豐富,決定了人生的難易

小時候總覺得長大後就可以遊刃有餘,但成年後發現,人生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所有沒應付過的事兒總是在未來。對於世界的複雜多變,你可能會說“也還好啦”。但另一部分人和你的看法或許截然不同。他們應對生活的起落總是疲於應對,甚至陷入一種無力般的無助。

“內在資源”的豐富,決定了人生的難易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名叫“內在資源”的概念。內在資源,有文獻記載為“本我力量/資源”,本質是人在對應痛苦、壓力和衝突時可以保持自我意識,能夠自我整合的能力。可以說,因為擁有一定內在資源,我們才可以區分自我和他人、想象和現實,適應一直變化的心境和外在環境。內在資源越是充裕,就越能輕易做到這些。

可以自我主宰:內在資源充裕的人,擁有更穩定的自我概念。這代表,至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主導自己的人生,為自己做出選擇。能夠意識到行為對他人的影響。行動之前,除了會為自己考慮,還會考慮到其他人的利益,能夠很好地在兩者間做好平衡和取捨。

“內在資源”的豐富,決定了人生的難易

較高的修復力:可以在逆境中和自己共處。他們能夠接受人生和自己都是不完美的,允許自己遭受失敗和挫折。會主動去探索遇到的困擾,思考可能的解決辦法,不會選擇放棄和逃避。能很好地解決情緒變化。即便遇到危機,也會比較冷靜,心態不會大起大落,不會陷入長時間或嚴重的恐慌。因為對於自己有能力解開困境,有天然的信心。

內在資源的豐裕程度,決定著我們有多少能力應對世事變遷。《天氣預報員》有句臺詞說的是:“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見識得越多,越會明白,生活的起伏是沒有規律否認,關係是繁瑣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也能讓我們在其中自處;明白我是完好的、有能力去處理這一切,不管外界怎麼變化也不會陷入混亂。

內在資源怎麼形成的?精神分析學家克萊因及比昂認為:“人們最初獲得內在資源的起點,在於年幼時和養育者的溝通中。”

“內在資源”的豐富,決定了人生的難易

內在資源,歸根到底,就是在發生一些無法理解的痛苦時;我們可以有信心、透過自己的摸索和努力,去理解這些情緒,並對這些情緒進行處理,得到應對情境的具體策略。最初的時候,是養育者做了這件事,在養育者的示範下,我們吸收了這種能力,學會了處理的方式。

在一個人年幼的時候,如果養育者無法接納孩子的情緒,甚至反過來將自己的痛苦投射給孩子,就會對孩子內在資源的形成影響。而耐心不足或者很容易焦慮的養育者,在因對孩子“莫名其妙”的無理情緒,會強行解釋成:是累了、餓了、尿了,還會對孩子傳遞自己的憤怒。孩子感受到的是成倍增加的痛苦和困惑。同時,養育者如果沒有將孩子的情緒加以體驗理解、用語言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孩子可能會陷入“無名的恐懼”中,因為對孩子來說,他既不知道這些感受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代表什麼。

“內在資源”的豐富,決定了人生的難易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內在資源形成的關鍵起點是我們的童年,但童年不能完全決定一生。在以後的成長環境中,我們還可以透過其他的一些途徑攝入一定內在資源。因為有可能會在一些地方遇到一些人,而這些人的內在資源會比較豐富,可以包容我們的痛苦和破碎的內心,可以用我們能理解的方式傳達給我們,幫助我們發展屬於我們自己的內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