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常清醒而不知飽足,故愚鈍而經年喜樂

太敏感的人

很難

過好這一生

撰文:生生

編輯:生生

敏感的人像玻璃球,周圍環境左右它的顏色

鈍感的人像石頭子,任你踢踩,它都會無聲地告訴你

“關我什麼事兒?”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江潮就是我一個極度敏感的朋友,我常形容他為“容易受驚的兔子”,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瘋狂給我發信息

“剛迎面走來一個大姐,盯我好幾眼,我都不好意思抬頭”

“今天老闆進來沒有和我打招呼,難道是我做錯什麼事情?”

“完蛋,同事讓我影印資料,但我忘記了!”

一丁點小事,都能激起他心間的萬丈狂瀾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對此,我不甚理解,因為我是一個相當遲鈍的人

小學時候,常常有人因為我的木訥捉弄我,給我背上貼紙條,文具盒裡塞垃圾、嘲笑我的近視眼等等

這些事情,我笑笑就過去了,完全不會放在心上,更別提感受到他人情緒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成人之後,無意間讀到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鈍感力》

一書

其中談到

鈍感

一詞,令我後知後覺

原來自己的這份木訥和遲鈍亦有它專屬的形容

鈍感,它並不全然是敏感的反義

它更多是在強調,人們需要把放在外界的注意力、精力、情緒重新取回,用來照見自身,感受自我

更直白些的翻譯大致就是

“別想那麼多”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這世界沒有那麼多雙眼睛一直注視著你)

放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對年輕人來說,鈍感或許在生活中是一種

相當受用

的能力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浮躁的網際網路環境,

催熟

了一大批成年人

他們認為似乎每一場談話,每一個動作都有其深意,稍不謹慎,就會招來白眼、仇視、嘲諷

江潮如是,或許更多人也是這樣,頻繁地思考,調動有限的心理資源來管理自己,

當心理資源匱乏時,便有了精神內耗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圖源網路)

但實際上,

大部分的上位者根本沒有心思來跟你玩一些曲折複雜的“語言藝術”

他們秉信的觀點在於,“事在人為,能者先上”

鈍感會讓你保持一個

“不動如山”

的狀態

面對他人的負面評價,一笑置之,半個字都不會溜到心裡去

面對工作中的失誤,第一反應是找問題,抓矛盾,處理情況,而不是擔憂老闆和同事對此的態度

面對旁人對你的觀察,自審一遍,無甚瑕疵之後,那便挺胸抬頭繼續往前

他強任他強,清風過山崗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即便這可能會讓人覺得你很木訥,但是要明白,

周遭環境頻繁傳遞給你的資訊,大機率是無價值且無意義的

就像網上那些吵得火熱的話題,又或者工作中一些來自於他人的日常抱怨

只有敏感的你,會堅持耗費大量心神去理解、去接受,這樣的行為像是在沙漠上找一粒金子

從無價值中找價值,在過度關注別人的過程中,逐漸失去自我

然而時間,可不會因為你的迷惘而停留,它依然在一去不返地轉動

為什麼太敏感的人很難過好這一生

當然,敏感的價值也不能全盤否定,它對於提升人們的同情心、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只是過於敏感的人,

情緒被無限放大

,以至於這些優點也淪為管理自我的阻礙

敏感是人性不可缺失的部分,但同樣也要用鈍感武裝自己,抵禦外界紛擾,才能認識真我,堅守真我,不會隨大流而迷失

結語

敏感和鈍感

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矛與盾

而是江河與大地的共生關係

有承載,亦有滋潤,有峰巒如聚,有波濤如怒

正因如此,才有平和、平衡、自然的生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