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共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何為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

從《共情的力量》這本書瞭解到,共情是有兩面性的,既有好的共情,也有壞的共情。或者說共情也就是說透過觀察和外在不斷了解一個人的內心。

這樣看來共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它有助於我們放下自己的判斷力,去理解對方。逐漸擁有對他人特有的經歷做出迴應的能力。

共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01 共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都會產生共情。

例如:孩子今天做錯了一件事情。他本來已經很內疚,自責了。這個時候,你就不要去指責他了。而要去理解他,與他產生共情。

這時候父母要站在他的角度,站在他的立場去考慮,來幫他解決問題,並多予以鼓勵,理解和安慰。

這樣做的目的瞭解到他當時做這件事情時候的想法,為什麼會那樣做,要感同身受地去體會他當時的心理狀態。

也就是了解到當時他做這件事情的出發點,要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要理解他的感受。

就像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中,當蛤蟆回憶起自己童年的遭遇時,是那麼悲傷,難過。 這種悲傷,難過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心理醫生蒼鷺。

他靜靜地坐著,盡力走進蛤蟆的回憶,去體驗蛤蟆的悲傷——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

這便是所謂的共情,也可以說共情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02 共情適合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有一次,孩子生病了,連著幾天高燒不退,滴水未進,我看到這種情形,心裡是又著急又難受,看到孩子痛苦難受的樣子,恨不得替她生病,哪怕是自己少活兩年呢,都不願看到孩子受這樣的罪。

這種感受看似是母親本能的愛,其實就是共情。換句話說能感同身受地去體會對方的感受,為他人考慮。

共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室友養的寵物貓死了,當時室友特別傷心,難過。

這時,另一個室友就去勸她說,不要難過了,再重新領養一隻貓呀。

這樣一說,室友更加難過傷心了,不但不領情,還生氣的說:死的又不是你的貓,你當然覺得無所謂了,你說領養一隻就領養一隻了嗎?說的那麼輕鬆,你能理解我和它的感情嗎?這是領養一隻貓的事嗎?

你看,本來室友是好心來安慰她的,不但沒有安慰到她,反而又讓她很生氣,好心辦了壞事。

這就是沒有產生共情的結果,就是沒有領會到她當時的心情,其實安慰她的室友 是把關注點放在對方的貓死了,她會損失什麼。

這時候她肯定會傷心,她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沒有了,最重要的是跟她的貓肯定是有感情的,因為陪伴她很久了,現在相當於她失去了一個陪伴者。

這樣看來,她難過的其實是因為感情上的失去,而室友如果想要產生共情,就不能把關注點一開始就放在這隻貓死了,重新領養一隻貓這件事情上,不能一開始就想給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就是沒有產生共情,所得到的結果。

03共情無處不在

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了共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影響人際關係的不和諧。

對於人與人交往來說,就是將心比心,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回饋你的。

共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如果缺乏共情力,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沒有做到換位思考,導致無法做到理解他人感受,而產生出很多誤會。

所以說, 沒有共情,無論是親子關係或夫妻關係,都不會太和諧的,也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共情是必不缺少的。

正是因為有了共情,社會會更和諧,人與人的關係會更融洽。